红外滤光片

搜索文档
研判2025!中国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行业产业链、产需情况、市场规模、重点企业及未来展望: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市场前景广阔,国内企业竞争力逐渐加强[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20 09:30
行业概述 -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PIR)利用热释电材料的自发极化强度随温度变化的特性,以非接触形式检测人体辐射的红外线能量变化并转换为电信号,由红外滤光片、热敏感元和信号处理电路三部分组成[3] - 传感器工作步骤包括红外辐射接收、吸收与温度变化、电荷分布变化、电信号放大与处理,其中滤光片可选择性透射9-10μm波段的人体红外辐射[5][6] - 产品分为传统型(场效应管电路)和智能型(集成电路),后者能实现更复杂功能[3] 市场规模 - 中国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市场规模从2015年3.65亿元增至2024年15.99亿元,CAGR达17.84%[1][15] - 产量从2015年2.17亿只增至2024年9.65亿只(CAGR 18.03%),需求量从2.09亿只增至9.37亿只(CAGR 18.14%),供需基本平衡[14] - 全球红外滤光片市场2024年销售额达14.26亿美元,预计2031年达39.27亿美元(CAGR 15.57%),中国占全球40%份额[9][10] 产业链 - 上游为锆钛酸铅陶瓷、钽酸锂等原材料及红外滤光片、半导体元件;中游为传感器制造;下游应用包括安防监控(占比最高)、智能家居、自动驾驶等[7] - 智能家居领域市场规模从2019年4817.7亿元增至2024年7848亿元(CAGR 10.3%),传感器用于人体检测触发灯光/门窗控制[12] 竞争格局 - 国内企业在中低端产品具成本优势,代表厂商包括森霸传感、尼赛拉、炜盛电子等,森霸2024年传感器收入2.51亿元(+5.91%)[18][21] - 上海尼赛拉为中日合资企业,产品获ISO9001/14001认证并出口欧美日,郑州炜盛覆盖200多类气体/红外传感器[20][23] 技术趋势 - 微小化:MEMS技术推动传感器体积缩小,适配可穿戴设备等场景[25] - 智能化:AI算法提升环境感知能力,物联网实现远程监控[26] - 系统化:整合无线通信/电源管理模块,提供即插即用解决方案[27] - 多功能化:集成光照/气体传感等功能,柔性基底材料拓展应用场景[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