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红色文化智能分析平台
icon
搜索文档
当红色文化遇见AI 江西高校打造思政“智慧课堂”新范式
中国新闻网· 2025-10-04 08:22
核心观点 - 人工智能技术正与红色文化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深度融合,通过虚拟现实、大数据分析、智能学伴等技术激活红色文化资源,创新思政教育形式,提升教学活力与吸引力 [1] 技术应用与平台建设 - 江西师范大学打造“红色江西VR体验馆”,学生可通过VR设备沉浸式体验历史场景,系统根据互动生成不同情境分支,该体验馆已累计接待师生超过8万人次 [1] - 赣南师范大学推出人工智能学伴“苏小红”,为学生研究红色文化知识提供原始影像、语义分析等精准支持 [1] - 南昌大学构建“红色文化智能分析平台”,整合超过120万条文献史料,运用情感计算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提炼红色精神内核 [2] -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开发“红色学习画像系统”,根据学生兴趣推送个性化资源,实现思政教育从“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 [2] 教学成效与参与度 -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红色文化课程在2024年参与度提升42%,满意度高达91% [2] - 南昌大学的“为了可爱的中国”思政宣讲活动通过AI策划与传播,在2024年吸引全国超2800万人次参与,微博话题阅读量突破12亿 [3] -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的“AI红色走读”活动结合AR技术与游戏化任务,学生参与率高达98% [3] 跨学科融合与实践 - 江西理工大学将“土法造枪”历史融入机电课程,学生通过AI建模与分析在专业学习中体悟红色传统 [2] - 江西师范大学的“红色文化创研工坊”集结多专业学生,利用AI工具共创红色项目,成果已纳入思政课程实践环节 [2] 教师发展与行业协作 - 江西师范大学实施“思政教师AI赋能计划”,推动87%的教师熟练使用AI教学工具 [3] - 由南昌大学牵头成立“江西省红色文化智能教育联盟”,联合12所高校共建数字资源池,推动资源共享与标准化 [3] 内容质量与未来展望 - 行业在推进AI赋能的同时坚持“守正创新”,所有AI生成内容均经过党史专家审核,确保红色精神不被技术稀释 [3] - 随着生成式AI、元宇宙等技术成熟,红色文化教育将迎来更具沉浸感与交互性的新形态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