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纯陨铁1:1金箍棒微缩版
icon
搜索文档
专访上海天文馆刘健:陨石编磬为何在深圳文博会如此受宠?
新浪财经· 2025-05-24 19:27
深圳文博会概况 - 第二十一届深圳文博会于5月22日开幕 汇聚6280家政府组团 文化机构及企业线上线下参展 覆盖全国及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的305家海外展商 吸引110个国家和地区的专业观众参与 [1] - 上海展区凭借核心主题 场馆设计和沉浸式互动体验成为焦点 以上海天文馆展陈为例 通过陨石编磬和纯陨铁金箍棒等创意展品吸引大量观众打卡 [1] 上海天文馆创新实践 - 上海天文馆与上海市计算机技术研究所合作推出《行走的天文馆》项目 基于元宇宙技术整合超高清建模 天文垂类大语言模型 XR路径规划等技术 打破物理空间限制 重构数字化科普体验 [2][5][6] - 项目一期运行半年已推广至学校 社区及全国科技场馆 覆盖上海 云南 广东等地 未来计划开发更多版本以满足不同人群需求 [6] - 公司计划2024年7月推出"大器星成——上海天文馆陨石文化展" 展示全球首套大型陨石乐器 强化文化科普融合 [4] 科普教育模式转型 - 通过VR AR 互动装置等技术实现"技术沉浸与知识传递"的平衡 开发科普游戏 艺术装置及文化临展如《敦煌星空》《宇宙考古》等 [7] - 构建"两个中心一个平台"教育体系(天文教育资源研发中心 公众参与科学学习中心 天文教育工作者研修平台) 与中小学课标衔接 助力科学教育加法 [10] - 采用巡回展览 教育项目 讲座等形式将优质资源输送至偏远地区 因地制宜设计内容 如路边天文观测活动吸引近千名市民参与 [8] 数字化与区域战略 - 数字项目延续"多感官 超现实"体验 通过技术融合将晦涩天文知识转化为沉浸式内容 形成"知识探索+沉浸娱乐"双驱动模式 [11] - 公司正与头部企业合作推进元宇宙天文馆建设 探索天文数据可视化技术 提升数字化展示与教育能力 [11] - 作为长三角科普龙头 计划将"行走的天文馆"推向国际 加强临展输出与科普人才培养 提升行业引领力与国际影响力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