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人蕉
icon
搜索文档
精雕细琢水生植物群落,水果湖今夏镶上了“绿裙边”
长江日报· 2025-08-03 15:15
水果湖生态治理成效 - 水果湖通过生态治理实现景观提升 水面清波荡漾 水生植物茂密 形成翠绿"裙边"效果 [1][6] - 沿岸补种800米绿植形成生态环 清理水草1200吨 铺设四季常绿铜钱草 栽种美人蕉 鸢尾等植物 [12] - 水质稳定在地表水Ⅲ类 构建了水下生态体系 [7] 治理前存在问题 - 湖岸存在泥巴滩岸 杂草丛生 裸土岸滩最宽达20米 被形容为"湖畔疤痕" [8] - 生态景观与群众期望存在差距 市民反映希望提升湖泊景观 [7][8] 治理措施与过程 - 采用"微改造 生态化 强治理"方式 打造立体生态空间 [10] - 划分"试验田"进行植物种植试验 通过喷淋保湿解决干旱导致的成活率问题 [14] - 养护人员每日巡查维护 观察植物生长状况 及时修剪清理 [17][21][22] 治理效果反馈 - 市民对改造后景观表示满意 形容"好像一幅装饰画" [13] - 居民反映改造后"花草围湖"的景象让人心情畅快 [1]
三阳路“垂江绿廊”升级为“垂江花廊
长江日报· 2025-05-27 08:35
核心观点 - 武汉市三阳路"垂江绿廊"升级为"垂江花廊",打造四季花开不断的景观道路 [1][3] - 该路段通过多层次花卉组合和绿化带设计,提升视觉冲击力和景观层次感 [3] - 项目是武汉市"道路景观引导城市功能复兴"规划的一部分,借地铁施工契机率先建成 [4] 景观设计 - 路段全长1.1公里,串联解放大道、京汉大道等五条主干道 [3] - 解放大道至京汉大道路段西侧采用金丝桃盛花绿篱+红黄角堇草坪花带组合 [3] - 京汉大道至中山大道路段西侧采用杜鹃花与超级凤仙组合花带 [3] - 沿江大道路段采用红紫色超级凤仙双色花带+剑麻/芙蓉菊点缀 [3] 花卉配置 - 每年更换花卉4-5次,选用天竺葵、超级凤仙等花期长/适应性强的品种 [3] - 三阳路与沿江大道路口采用花带+鱼纹花箱组合,增加花卉品种丰富度 [3] 项目背景 - 2016年11月启动"9条垂江通道绿化景观提升"规划 [4] - 原绿化带以绿篱草坪为主,升级后形成"四季有花赏"的复合型景观 [4]
武汉这条“纯花路”月季很“出彩”,170杯鲜花邀你“干杯”
长江日报· 2025-05-24 15:36
城市绿化工程 - 楚汉路全长1.4公里,通过创新设计实现全程有花景观,克服了交通繁忙和绿化带缺失的困难 [4] - 地下通道中分带种植500米月季花带,搭配繁星花塔和千日红花箱,形成核心景观节点 [7][11][13] - 采用定制170个酒杯状花坛解决无绿化带区域的种植难题,当前种植超级凤仙与常春藤 [11][16] 花卉种植策略 - 沿线每年换花5-6次,按季节轮换角堇、天竺葵、矮牵牛、美人蕉等品种,保持持续开花效果 [18] - 渠化岛采用组合式种植,如沙湖大道路口搭配美人蕉与千日红,歌笛桥头使用超级凤仙与月季形成三角形拼图 [14][20] - 行道树区域因遮阳问题改种樱花和紫薇,实现春夏交替开花 [18] 景观联动设计 - 与沙湖大桥中分带花卉景观无缝衔接,形成超长连续花路,提升整体视觉效果 [23][24] - 藤本月季"光谱"品种因多色花朵和长花期成为摄影热点,增强景观互动性 [11]
两种月季交替绽放 武汉机场二通道四季鲜花迎客
长江日报· 2025-05-08 10:33
高速公路景观绿化创新 - 机场二通道打造6公里长花廊 采用"西子烟雨"和"西子伊人"两种月季 花期覆盖夏至冬季 [1] - 西子系列月季具备耐湿热、抗寒特性 适应武汉气候 其中西子烟雨花瓣随季节温度变化呈现胭脂色至深粉色四阶段变色效果 [1] - 西子伊人月季具有自洁性花瓣 降低人工维护成本 其饱满花型构建立体花境 [1] 景观设计技术细节 - 收费站区域采用52个花柱密植矮牵牛、四季海棠等 安全岛组合三角梅与美人蕉 形成"车在花中行"立体景致 [2] - 花卉配色设计遵循功能性原则 紫色系舒缓驾驶焦虑 黄色系增强警示 白色系平衡视觉疲劳 排布同时满足抗风要求 [2] - 景观方案通过"四线一口"环境整治覆盖全市22条高速公路、75个收费站及12条普通公路 目前22条高速路域环境已显著改善 [2] 社会效益与用户反馈 - 旅客及司机普遍反映景观提升出行体验 接机乘客主动拍摄花廊 五一期间获多地游客称赞 [2] - 管理部门定位景观为"彰显大城气魄的持久性工程" 强调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设计理念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