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能源自持式流动型电化学海水提铀装置
icon
搜索文档
电化学海水提铀关键技术攻克
科技日报· 2025-08-13 08:05
核心观点 - 西南科技大学开发出协同配位—还原界面一体化电极新材料,可从海水中电化学提取二氧化铀,为全球铀资源开发提供新思路 [1] - 该技术解决了电化学海水提铀中杂质共沉积的问题,电极新材料在实际海水中提取能力达每克每天2.65毫克铀,处于国际最高水平 [1] - 团队搭建国际首台能源自持式流动型电化学海水提铀装置,利用太阳能实现无外加电场提铀,并在海南完成海试验证 [2] 技术突破 - 研究团队提出将铀酰捕捉位点与还原位点空间统一,构筑协同配位—还原位点,确保四价铀原位形成和保存,防止碱共沉积 [1] - 电极新材料在实际海水中电化学铀提取能力为每克每天2.65毫克,是目前同类型电极的国际最高水平 [1] - 能源自持式装置在自然光日照下可稳定输出3—5伏电压,首次实现电化学海水提铀海试验证 [2] 应用前景 - 核能作为高效低碳能源需求增长,但陆地铀资源稀缺,电化学海水提铀技术可弥补铀资源空缺 [1] - 该技术突破杂质共沉积制约,推动电化学海水提铀工业化进程 [1] - 能源自持式装置利用太阳能直接转化电能,实现无外加电场提铀,具有实际应用潜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