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核能
icon
搜索文档
上大股份:近期研制并向下游客户成功交付“BEST”聚变实验堆用特种合金材料
第一财经· 2025-10-20 21:00
上大股份在互动平台表示,在核工程领域,目前公司已成功研制并交付核工程用超高纯不锈钢TP316H 和TP316L锻棒件等多型技术要求高、性能指标突出的高端产品,应用于国内部分三、四代核工程项 目;同时,公司近期研制并向下游客户成功交付"BEST"聚变实验堆用特种合金材料。 ...
辽宁省与部分中央企业举行工作会商
新浪财经· 2025-10-20 13:21
10月18日至19日,辽宁省与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 团有限公司在北京分别举行工作会商。辽宁省委书记许昆林,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新伟,中核集团党组 书记、董事长申彦锋,党组副书记、总经理张涛,兵器工业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周治平,党组副书 记、总经理马云双,中国石油党组书记、董事长戴厚良,党组副书记、总经理周心怀出席。许昆林说, 希望中央企业继续把辽宁放在战略布局中的重要位置,创新合作模式,提升合作层次,加快推进重点合 作项目建设,围绕国家"十五五"战略导向和支持重点,进一步加大在辽投资力度,布局落地更多重大项 目,带动配套产业协同发展,拓展科技创新、新兴产业等领域合作,实现更高水平的互利共赢,携手为 国家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我们将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以"政府所能"匹配"企业所需",全力提供 及时、精准、高效的服务保障,助力广大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辽宁日报) ...
Is Oklo Stock a Millionaire Maker?
The Motley Fool· 2025-10-20 07:32
The nuclear energy start-up's stock has gone on an incredible run over the past year. Can it continue to deliver for investors?The global energy landscape is being redrawn, with nuclear power front and center. In recent years, numerous countries have signed the Declaration to Triple Nuclear Capacity by 2050. Major banks and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are lining up behind this shift, viewing nuclear as an essential component for decarbonization and energy security.Realizing this vision requires a vast expansion ...
《华尔街日报》:能源股正形成最狂热的 AI 泡沫 --- The Frothiest AI Bubble Is in Energy Stocks - WSJ
2025-10-19 23:58
/18 01:45 2025/10 《华尔街⽇报》:能源股正形成最狂 热的 AI 泡沫 --- The Frothiest AI Bu This copy is for your personal, non-commercial use only. Distribution and use of this material are governed by our Subscriber Agreement and by copyright law. For non-personal use or to order multiple copies, please contact Dow Jones Reprints at 1-800-843-0008 or visit www.djreprints.com. https://www.wsj.com/tech/ai/ai-bubble-energy-industry-stocks-f83f68af TECHNOLOG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HEARD ON THE STREET Follow The Frothiest AI Bubble ...
记者手记:集群星之力“造太阳”
新华社· 2025-10-19 17:39
行业合作与共识 - 全球首个国际原子能机构聚变能研究与培训协作中心宣布落地中国,表明聚变能领域的国际合作已成多国共识[2] - 来自全球6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0名政府高官、国际组织负责人、专家学者和行业领袖齐聚大会,显示出广泛的国际参与度[1] - 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表示,各国应探索更多样化的合作模式,分享技术与监管等多样化见解以建立深入合作[4] - 小组讨论中,不同国家的代表表达了强烈的合作和技术互通愿望[4] 行业发展阶段与路径 - 聚变能正经历从科学研究向工程实践转化的关键阶段[2] - 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全球聚变能研发已进入多路径并行、快速迭代的新阶段[4] -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项目自2006年启动,中国在其中承担了第一壁项目[2] - 中国自主的“中国环流三号”装置于2020年12月4日首次放电成功[2] 技术成果与产业链发展 - 在路演活动中,“沿途下蛋”的成果集中亮相,聚变产业链的“底气”正层层累积[2] - 通过参与ITER项目等国际协作,中国在一次次攻坚克难中积累了宝贵的技术成果并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2] - 行业认为已经能够看到聚变商用的曙光[4]
聚变能的研发,走到了哪一步?
中国证券报· 2025-10-18 22:47
文章核心观点 - 全球聚变能研发已进入多路径并行、快速迭代的新阶段,目标是实现可控核聚变这一终极清洁能源 [5] - 中国在可控核聚变领域取得系列重大进展,国际地位显著提升,正积极推进国际合作以推动聚变能商业化 [6][7][8] 可控核聚变的技术挑战与价值 - 可控核聚变是迄今人类构想的最复杂能源系统之一,需将等离子体物理、核工程、材料科学等领域的难题集于一身 [3] - 实现核聚变需创造超1亿摄氏度的严苛环境,约为太阳核心温度的6至7倍,以克服原子核间的库伦排斥力 [3] - 聚变能成功将从根本上破解人类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并带动超导材料、人工智能控制等前沿领域集群发展 [3] 全球聚变能研发进展与路径 - 主流技术路线分为磁约束(如托卡马克)和惯性约束两大类,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项目于2020年启动组装,旨在为2040至2050年的示范电站奠定基础 [5] - 当前大型托卡马克装置已可短暂实现聚变反应条件,但进一步提高聚变功率增益、维持长时间净能量输出仍面临巨大考验 [5] - 中核集团正按“实验堆—示范堆—商业堆”路径研发,预计2027年左右开展燃烧等离子体实验 [5] 中国在聚变能领域的进展与规划 - 国际原子能机构聚变能研究与培训协作中心落地成都,标志着中国在该领域的国际地位与影响力实现显著跃升 [7] - 中国已形成完整核工业体系及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2025年“中国环流三号”首次实现原子核和电子温度均突破1亿摄氏度 [7][8] - 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EAST)在安徽合肥创造1亿摄氏度1000秒“高质量燃烧”的新世界纪录 [8] - 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主机关键部件安装完成,标志着项目主体工程建设步入新阶段 [8]
摩根大通:为AI供电的“终极方案”?详解SMR(小型模块化核反应堆技术)
美股IPO· 2025-10-18 16:40
文章核心观点 - 小型模块化核反应堆(SMR)被视为满足AI和数据中心激增电力需求的关键解决方案,其核心优势在于小型化、模块化设计及灵活部署能力 [1][3] - 全球有99座SMR处于积极开发阶段,但仅7座在建或运营,若部署顺利,到2040年SMR可占全球核电装机的10% [3] - SMR商业化仍面临技术路线竞争、供应链瓶颈(如HALEU燃料短缺)、监管及经济性等多重挑战 [1][23] SMR技术核心优势与市场定位 - SMR通过小型化设计、模块化建造、离网/并网双重安装模式、长达30年的燃料循环周期及内置被动冷却机制五大特征重新定义核能应用场景 [4][5] - 高温气冷堆可提供750摄氏度以上的工艺热,适用于氢气生产、区域供暖等传统大型反应堆难以覆盖的市场 [5] - SMR开发商总部主要集中在美国、加拿大和欧洲,水冷反应堆占据最大市场份额,数据中心需求正快速增长 [5] 主要技术路线与开发进展 - SMR技术按冷却剂类型分为水冷、熔盐冷却、气冷、热管冷却和金属冷却五大概念,水冷反应堆中的轻水堆最接近近期部署 [6] - NuScale的50兆瓦和77兆瓦压水堆是唯一获得美国核管理委员会标准设计批准的SMR [6][19] - Kairos Power于2023年12月获得第四代SMR建造许可,2024年7月开工,目标2027年投运 [12][20] - TerraPower的Natrium钠冷快堆项目预计2032年投运,热管微堆如Westinghouse的eVinci(5兆瓦)正在开发中 [14][17] 监管环境与部署时间表 - 特朗普政府的行政命令将民用核能列为国家安全优先事项,要求监管审查时间压缩至18个月,目标在2026年7月前实现三座先进反应堆投运 [3][18] - NRC的联合许可方式通过仅审查新设计与已批准设计之间的"增量"进一步缩短审批时间 [18] - 田纳西河谷管理局成为美国首家提交GE日立BWRX-300沸水堆建造许可申请的公用事业公司 [21] 数据中心电力需求激增创造市场机遇 - 超大规模云服务商(如亚马逊、谷歌、Meta)可能为SMR项目提供直接支持,谷歌已与Kairos Power签约,目标2030年前实现SMR上线,2035年达到500兆瓦装机 [22] - 世界核协会追踪的25个SMR项目处于预投资至在建阶段,Kairos Power的Hermes熔盐冷却反应堆是唯一"在建"项目 [22] - 安大略电力公司与GE日立合作的达灵顿核设施1.2吉瓦项目计划2029年投运,将成为西方世界首个落地的SMR项目 [23] 商业化仍面临多重挑战 - 技术路线众多导致竞争激烈,可能阻碍单一技术达到商业临界规模,非水冷和先进设计面临许可不确定性 [23] - HALEU燃料供应有限对许多先进SMR概念构成重大障碍,北美HALEU需求将快速增长但供应能力建设需要时间 [23] - SMR经济可行性仍待验证,首堆成本和规模经济效应是关键考验,不同开发商在融资、监管等维度进展差异显著 [23]
中国同辐(01763.HK)与巴西国家核能委员会签署同位素采购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
格隆汇· 2025-10-17 22:49
合作签约事件 - 中国同辐与巴西国家核能委员会在IAEA第30届聚变能国际大会中国边会上签署《同位素采购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1] 合作内容与目标 - 合作将围绕同位素产品供应、质量管理、信息交流等方面建立长期合作机制[1] - 双方旨在共同提升同位素产品的研发与应用能力,助力巴西核技术应用及放射性药物产业发展[1] 公司战略意义 - 公司作为中国同位素与放射性药物领域的骨干企业,将以此次签约为契机积极拓展国际合作布局[1] - 此举旨在推动公司的技术、产品和服务「走出去」[1] - 合作旨在为促进和平利用核技术和公共健康事业作出贡献[1]
中国同辐(01763) - 自愿性公告 - 中国同辐与巴西国家核能委员会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
2025-10-17 22:33
市场扩张和并购 - 中国同辐(代号1763)与巴西国家核能委员会签署《同位素采购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2] - 签约于成都举行的IAEA第30届聚变能国际大会中国边会[2] - 公告日期为2025年10月17日[2]
中国同辐(01763) - 自愿性公告 - 中国同辐发佈同位素分离新技术,助力高端核医疗和可控核聚变...
2025-10-17 22:27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中国同辐附属中核高通发布同位素分离新技术「吸附捕手」[2] - 「吸附捕手」引入2025年诺奖聚焦的第四代「MOF」材料[2] 其他 - 公告日期为2025年10月17日[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