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胎犀皮漆瓶

搜索文档
“我喜欢漆艺,从不觉得寂寞”(为梦想奔跑)
人民日报· 2025-06-26 06:21
杨细容在工作室里展示漆器。 陈锴跃摄 桌子上工具、颜料碟一字排开,一只漆器手镯被砂纸反复打磨后,逐渐显露漆层下的纹理。广东省级非 遗项目漆器髹饰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杨细容就是在这个普通的工作间里,成功制作出有"漆器之首"美誉的 犀皮漆器。 杨细容在浓厚的漆艺氛围中长大。耳濡目染下,她从小就对这项技艺"喜欢得不得了"。1980年,刚满16 岁的杨细容进入工艺厂工作,开始真正接触这项技艺。 关于犀皮漆的文字记载很少,杨细容找到王世襄所著的《髹饰录解说》等资料,反复学习。经过一段时 间的认真揣摩,杨细容着手寻找相关制作材料,开始试制。 一件漆器从最基本的漆器胎骨做起,需经过裱布、打磨、髹饰等繁杂工序,制作周期需几个月或更 久。"我喜欢漆艺,从不觉得寂寞。"杨细容说。通过一番刻苦练习,她熟练掌握了贴金、打磨、推光等 一系列工序。 推光是在已经打磨好的漆器上,用手掌或手指肚沾上瓦粉,来回推磨。"这样的反复推磨需要上千遍, 直到可以'以漆为镜'。常常坐下一推就是一天。"杨细容说。 推光从白天推到天黑,而为木雕贴金箔,有时又要从黑夜到天明。杨细容介绍,"大漆贴金很讲究时 机,金箔早贴则不亮,晚贴又不牢,大漆达到合适的黏度才能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