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腰站子系列农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麦田里崛起“亿元村”
人民日报· 2025-09-12 08:52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腰站子村,初秋的阳光洒满广袤田野。蓝天白云映衬下,拖拉机正来回穿 梭,金黄色的麦茬被翻入地下,露出黑色的沃土。 和面、搓条、盘条……有机手工拉面车间,工人们正在忙碌,2.5米长的挂面整齐悬挂在架子上,等待 切面、包装。"师傅们每天一大早就开始和面,经过三拉三挂,才拉出这长度。"刘长会说,经过42道工 序,面粉才能变成拉面,"这面筋道着呢!" 绿色产业链串起农民增收链。"去年,我家领了土地流转费8万元,加上工资,年收入超20万元。"高琦 说。 地处天山脚下,毗邻江布拉克景区,腰站子村四季风光不同,拥有深厚的农耕文化。微风吹过大片金黄 色的麦田,麦浪如潮,让游客流连忘返。村道上绿树成荫,房前屋后干净整洁。发挥生态环境优势,腰 站子村积极布局文旅产业。 腰站子村的小麦刚刚收完,眼下正在备耕。再过几天,冬小麦将在这里生根发芽,等待来年的丰收。 "这上万亩地,都是我管的!"指着面前的一大片土地,村里的种植能手、小麦种植管理"大片长"高琦 说。 十几年前,村里的土地分散耕种,小麦产量低,村民收入微薄。2009年,村里成立了奇台县丰裕农业服 务专业合作社,将全村的土地流转整合成"一块地",统一种植, ...
麦田里崛起“亿元村”(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
人民日报· 2025-09-12 06:21
农业现代化转型 - 土地流转整合实现规模化种植 全村443户村民加入合作社 统一种植管理[2] - 应用北斗导航播种和无人机飞防技术 实现全程机械化作业 16万亩农作物绿色种植[2] - 小麦单产达680公斤/亩 新疆粮食单产524.8公斤/亩跃居全国第一[2] 产业链延伸与增值 - 成立农产品加工公司 构建从田间到餐桌完整产业链 开发4大类40多个品种的系列产品[3] - 面粉日加工量达36吨 通过42道工序生产有机手工拉面 实现就地加工转化增值[3] - 绿色产业链带动农民增收 土地流转费达8万元/户 年收入超20万元[3] 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 依托农耕文化和麦田风光发展乡村旅游 建设小麦博物馆展示520平方米展陈[4] - 前7个月接待游客15.39万人次 可同时接待300人住宿和1000人用餐[4] - 超过1/3村民参与乡村旅游 特色民宿和旅游打卡点带动闲置房屋改造升级[4] 区域农业经济成效 - 2024年村总产值达5.1亿元 村集体经济收入504万元[4] - 2022-2024年新疆粮食净调出1417万吨 成为全国7个粮食净调出省份之一[2] - 建成全国首个百万亩玉米"吨粮田" 水产品产量西北五省区第一 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全国第二[5]
新疆着力培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麦田里崛起“亿元村”(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
人民日报· 2025-09-12 05:56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腰站子村,初秋的阳光洒满广袤田野。蓝天白云映衬下,拖拉机正来回穿 梭,金黄色的麦茬被翻入地下,露出黑色的沃土。 腰站子村的小麦刚刚收完,眼下正在备耕。再过几天,冬小麦将在这里生根发芽,等待来年的丰收。 "这上万亩地,都是我管的!"指着面前的一大片土地,村里的种植能手、小麦种植管理"大片长"高琦 说。 十几年前,村里的土地分散耕种,小麦产量低,村民收入微薄。2009年,村里成立了奇台县丰裕农业服 务专业合作社,将全村的土地流转整合成"一块地",统一种植,全村443户村民成为专业合作社社员, 既有土地流转费,年底还有分红。 土地整合了,现代农业技术也在不断推广应用。利用北斗导航系统播种、无人机飞防等技术,腰站子村 实现从种到收全程机械化。16万亩小麦等农作物实现绿色种植,今年小麦单产达680公斤/亩。 推行规模化、集约化、科学化种植,新疆粮食生产实现了从人力到机械化再到智能化的演变。2024年, 新疆全年粮食单产524.8公斤/亩,跃居全国第一。2022年至2024年,新疆粮食净调出量累计达1417万 吨,成为全国7个粮食净调出省份之一。 在小麦规模化种植的基础上,如何实现优质高效?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