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种植与加工

搜索文档
这颗“全能豆”,是新疆献给吃货的又一惊喜!|疆品上新⑦
南方农村报· 2025-09-20 12:05
这颗"全能豆" , 是新疆献给吃货 的又一惊喜!| 疆品上新⑦_南 方+_南方plus 在新疆,油莎豆 从不是冷门食 材,而是能悄悄 融入三餐四季的 "味觉挚友"—— 清晨醒来,喝一 杯热腾腾的油莎 豆浆唤醒身体; 午后闲暇,抓一 把油莎豆细细咀 嚼,清甜爽脆的 口感中带着椰子 和坚果混合的醇 香; 下厨烹饪,金黄 透亮的油莎豆油 与细腻的油莎豆 粉都是不可或缺 的好帮手; 好友小聚,举杯 共饮油莎豆酒, 谈笑间尽是浓郁 的坚果芬芳…… 油莎豆原产于非 洲及地中海沿岸 国家,是莎草科 一年生油料作 物。考古研究发 现,早在古埃及 时期,油莎豆就 已被广泛种植和 食用,被誉 为"沙漠黄金" 。 它生命力顽强, 能在沙地、盐碱 地等各类恶劣土 壤环境中扎根繁 衍。更难得的 是,它富含优质 蛋白质、不饱和 脂肪酸、膳食纤 维等营养成分, 具有降低胆固 醇、预防心血管 疾病等多种健康 功效。 漫步在第三师图 木舒克市五十四 团兴安镇的油莎 豆种植基地,绿 意扑面而来—— 很难想象这里曾 经是风沙肆虐的 不毛之地。由于 土壤贫瘠、有机 质匮乏,传统作 物难以存活,农 业生产面临严峻 挑战。转机发生 在2017年,当地 ...
辣椒地里的援疆故事:广东企业带动种植户亩均利润达两千
南方都市报· 2025-09-19 21:57
红彤彤的小辣椒缀满枝头,种植户梁林海来到地里查看。他与广东援疆企业新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达成 相关供应协议,每年收获的辣椒都有了销路。9月18日,南都N视频记者随"跨粤山海 奔赴疆来"主流媒 体采风活动,来到第三师图木舒克市,了解辣椒地里的援疆故事。 目前,新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开展二期建设。叶嫣介绍,计划建成一个精品辣椒干车间,对车间内的 设备进行了升级,增加了用于杀菌的机器,以及检验细微杂质的设备,"例如像毛发这类杂质,都可以 分选出来。" "公司成立至今接近10年,通过开展育苗、种植、加工全产业链的带动,从2023年至今,公司营收实现 了从5000多万到7000万的增长。"她介绍,公司还带动了当地的种植户参与生产,目前已有175户种植 户,"他们每年每户的利润,达到平均每亩地2000元。" "好多客户开玩笑问我,广东人怎么会种辣椒。"虽是一句玩笑话,但叶嫣的选择背后有深入的考 虑。"辣椒浑身是宝。"她告诉南都记者,目前,公司从事辣椒种植和粗加工,销售辣椒干或辣椒粉、辣 椒颗粒等产品。但据她了解,辣椒的应用场景广泛,经过深加工后,还能应用于美妆、医药等多方面。 今年,公司的辣椒种植面积约13000亩,每亩地 ...
电商赋能“链”式发展 乡村特色产业向“新”而“兴”
搜狐财经· 2025-09-19 19:28
记者从农业农村部获悉,"十四五"期间,我国加快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支持各地建设21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50个现代农业产业园、1098个农业产业 强镇项目。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营收达到18万亿元左右。随着农村电商等新业态发展及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农业特色化、标准化、品牌化 不断提升,乡村特色产业正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眼下,山东省蒙阴县岱崮镇井旺庄村的"秋甜"蜜桃进入大量上市期。村民们忙着采摘、分拣、装箱,订单不仅覆盖本地商超,还通过电商平台发往全国 各地。 在"中国蜜桃之都"蒙阴,每年5月至11月,蜜桃购销都是这里的"主旋律",也成为蒙阴很多网红的"主战场"。71万亩、年产量超20亿斤的蒙阴蜜桃,要 在此时完成从生鲜果品到百亿销售的整个流程。去年蜜桃旺季时,日最高网络订单量超过了100万单。 蒙阴县果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滕德富告诉记者,电商平台全面提升了"蒙阴蜜桃"这一品牌的知名度。网络销售蜜桃价格也普遍较高,还直接带动了线下 市场价格提升。据综合测算,网络销售为每斤蜜桃提高了0.5元的售价。 电商不是简单的网上开店,而是带动农业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整体提升。"要在网上卖得多、口碑好,就要打造 ...
新华·紫云红芯红薯品牌影响力指数在京发布
新华财经· 2025-09-18 16:49
指数跃升的核心密码:消费者互动驱动品牌价值裂变 品牌影响力总指数的"量级突破",其核心引擎在于消费者从"被动接收"到"主动参与"的深度转变。 2025年第二季度,品牌关注度分项指数环比飙升759.14%,达813.89点,自媒体平台互动量突破5.86万 次。微信端"兵支书"黄恒礼带领村民卖红薯增收的故事,引发大量互动。这种情感联结的深化,使品牌 口碑与热度实现"双爆发"——全平台好评率持续保持100%,央媒报道总浏览量超300万次,其中新华社 单篇稿件阅读量达220万+。尤为可贵的是,品牌传播力与引领力形成"长期韧性":传播力指数同比增长 491.39%,短视频平台直接带动电商转化;引领力指数虽环比微调,但同比仍增长254.56%,央省媒体 刊文量占比超90%,夯实了"地理标志产品+绿色食品"的权威认知。这印证了一个关键规律:当消费者 成为品牌共建者,"小红薯"便能释放大能量。 9月17日上午,由中国经济信息社主办、新华指数研究院承办的"2025新华指数庆丰收秋季发布暨农 业战略风向标大会"在北京市广阳书院顺利召开。会上,新华指数研究院涉及多个省份的农产品指数集 中发布,"新华·紫云红芯红薯品牌影响力指数"首 ...
青海马营乡:土豆串起“金色”产业链
科技日报· 2025-09-17 15:56
科技日报记者 张添福 通讯员 王桂萍 前段时间,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马营乡的马铃薯喜迎丰收。当地马铃薯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科 技的强力支撑。记者了解到,通过使用青海昆仑种业集团有限公司和乐都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推广的新 品种与精准施肥技术,结合当地土壤优势,马营乡马铃薯亩产量连年攀升。特别是脱毒马铃薯种薯技术 的应用,确保了马铃薯量质双升。 今年,马营乡采用"机械+人工"种植模式,高效利用闲置土地,既减少了人力成本,又提升了土地 利用率。"过去种田靠人弯腰弓背,如果有1000亩地,得除半个月草,现在机械开道、人工补漏,3天就 大功告成。"农机手赵师傅开着除草机驶过,道出了现代农业的高效。 村民们心里的生态账越算越清:倒茬轮作的田块,明年能复耕。轮作、倒茬模式能改善土壤,延长 农田生命周期,实现农业与环境的和谐共生。乐都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技术人员蹲在田里,抓起一把 土说:"土壤有机质含量一年比一年高,这才是能传代的家业。" 算完生态账,再算经济账。马营乡粉条加工厂的车间里,蒸汽腾腾。52岁的村民李桂兰站在漏粉机 旁,看着淀粉糊顺着筛孔漏成丝,落入沸水泛起白花。"每月有工资揣兜里,孙子的学费、家里的开销 都不愁了 ...
宁夏固原马铃薯全链条发展 “薯”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中国新闻网· 2025-09-15 16:41
宁夏固原马铃薯全链条发展 "薯"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今年,中河乡丰堡村村民马玉梅经邻居介绍,来到家门口的马铃薯基地从事除草与采摘的工作,日收入 超过了170元。"家离得近,蹬着车子就能来,活也不累,还能每天回家看孩子,我挺满意的。"马玉梅 笑着表达对这份工作的认可。这个曾经被视作"救命蛋"的马铃薯,已然成为村民幸福生活的"金疙瘩"。 工人分拣马铃薯。 鲁治平 摄 现如今,固原市年建设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和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20个,种植马铃薯80万亩以上,年均 产量125万吨以上。产量增大了,村民的收入也提高了。而这背后,也离不开先进技术的有力支撑,种 薯脱毒技术宛如农业的"芯片",解锁了马铃薯高效种植的密码。 中新网银川9月15日电 (李佩珊 鲁治平)九月秋风送爽,田野遍地"金",六盘山下迎来马铃薯的收获季 节。在宁夏固原市原州区中河乡的雪川万亩马铃薯种植基地里,连片的马铃薯田褪去翠绿,伴随着农机 的轰鸣声,一颗颗饱满圆润的马铃薯被挖到地面,农户手持竹筐,快速将散落的马铃薯分拣装袋,一幅 丰收画卷跃然眼前。 村民展示新挖出来的马铃薯。 鲁治平 摄 固原种植马铃薯的历史可追溯至百年之前。早年间,当地农民在沟壑间摸索 ...
科技赋能 链上生花丨科技成果落地生金
河南日报· 2025-09-15 07:19
这两天,在南乐县元村镇古寺郎村家乐种植家庭农场,200亩的高油酸花生"豫花93"开始进入收获期。 农场负责人袁国占俯身,拔起两把花生,但见密密麻麻的果实,颗粒饱满。 "通过省农科院指导,先后攻克速食机制面防粘连、改善水饺素馅出水等技术难题,推广最新农业生产 技术,有效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在福堪镇建立豇豆产后干燥生产线,培育出'福堪干菜'农产品品 牌。"南乐县县长魏志峰说。 "以前种植的花生亩产只有五六百斤,这两年种植了省农科院的新品种,品质好、生长快、成熟早,亩 产达千斤左右。"袁国占难掩内心喜悦,"从种到收,专家盯得紧着呢,怎么选种、施肥、浇水、防病, 比俺们都操心!" 更多的科技成果正在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9月5日,在南乐县召开的省农科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对接 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省农科院发布15项重点科技成果,并与南乐县政府签订《主要粮油作 物整县制大面积单产提升合作协议》。 在成果转移转化方面,省农科院与12家重点龙头企业、合作社等签订技术服务协议,包括小麦大面积单 产提升、高油酸花生单产提升、速冻食品加工技术、低GI烘焙食品加工技术、豇豆干制加工技术等。 事实上,濮阳市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有优势 ...
木垒“鹰嘴豆”撬动“大产业”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12 20:15
农业银行对鹰嘴豆产业的金融支持 - 农行木垒县支行将鹰嘴豆产业作为重点支持领域 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 包括为种植户及产业化龙头企业提供贷款等服务[1] - 农行通过"农行+农户+产业化龙头企业"经营模式 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截至8月末涉农贷款余额28.5亿元 增幅30%[8] - 农行为鹰哥生物科技公司累计投放贷款1400万元 支持其发展全产业链经营[4] 鹰嘴豆产业发展现状 - 新疆木垒哈萨克自治县是鹰嘴豆主产区 因其独特的光照与土壤条件 所产鹰嘴豆品质优良 营养丰富[1] - 鹰哥生物科技公司已发展成为自治区专精特新企业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经营涵盖鹰嘴豆收购 生产 加工与销售全产业链[4] - 公司收购量占全县总产量80%以上 从3年前不足1000吨增长到目前6000多吨[7] 企业融资与技术进步 - 农行为鹰哥生物科技公司发放"科技e贷"490万元 用于设备更新 技术研发和原料采购[7] - 公司建成自动化生产线 生产豆粉 豆糕 酥豆等30多种鹰嘴豆系列产品[4] - 近三年来农行累计向公司投放贷款1300万元[7] 销售渠道与市场拓展 - 公司通过电商平台和线上直播带货 鹰嘴豆系列产品销售收入占总收入60%以上[7] - 去年仅直播带货销售额就达2500万元[7] - 公司开展出口业务 通过农行跨境结算服务实现国际结算金额70万美元[4] 产业融合与经济效益 - 种植大户张忠智在农行160万元贷款支持下 种植面积扩大到1000亩 今年收入30多万元[4] - 产业从单一生产模式走向"生产+加工+科技+旅游"融合发展之路[8] - 鹰嘴豆产业成为当地乡村振兴主导产业 实现农民增收和产业链延伸[1][8]
新质生产力赋能,专家热议乡村产业转型升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2 17:49
华容的实践,也是我国乡村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莎北京报道地处洞庭湖平原腹地、湖南省北部的华容县,是观察传统农业大县转 型的一个窗口。全县棉花种植面积一度高达50万亩,芥菜总面积达到20万亩,有"中国棉纺织名城""中 国芥菜之乡"之称,是国家或省级粮、棉、油、鱼、猪等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近年来,依托丰富的农 产品资源,华容县进一步发力,已形成3个百亿级特色产业群,总产值突破400亿元。 日前,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在京举办第五期"智荟中欧.企业赋能学习坊",研讨农业现代化转型的创新方 案。在会上,湖南省岳阳市原政协副主席、华容县原县委书记刘铁健以华容县为例,分享了推动乡村振 兴的系统实践。 在刘铁健看来,华容县优势产业规模化背后,首先是政府主导,坚持"有基地、有园区、有品牌、有龙 头企业"的发展路径,以县乡村三级合力,通过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建立村级资产交易中心,推动土地 流转率达65%,芥菜、小龙虾"虾稻套作"等集中连片发展。在此基础上,当地已培育新型经营主体3300 余家,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268家,依托龙头带动,建成了1个省级现代产业聚集区、7个特色产业园。 此外,华容县还建立企业特派员制 ...
麦田里崛起“亿元村”
人民日报· 2025-09-12 08:52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腰站子村,初秋的阳光洒满广袤田野。蓝天白云映衬下,拖拉机正来回穿 梭,金黄色的麦茬被翻入地下,露出黑色的沃土。 和面、搓条、盘条……有机手工拉面车间,工人们正在忙碌,2.5米长的挂面整齐悬挂在架子上,等待 切面、包装。"师傅们每天一大早就开始和面,经过三拉三挂,才拉出这长度。"刘长会说,经过42道工 序,面粉才能变成拉面,"这面筋道着呢!" 绿色产业链串起农民增收链。"去年,我家领了土地流转费8万元,加上工资,年收入超20万元。"高琦 说。 地处天山脚下,毗邻江布拉克景区,腰站子村四季风光不同,拥有深厚的农耕文化。微风吹过大片金黄 色的麦田,麦浪如潮,让游客流连忘返。村道上绿树成荫,房前屋后干净整洁。发挥生态环境优势,腰 站子村积极布局文旅产业。 腰站子村的小麦刚刚收完,眼下正在备耕。再过几天,冬小麦将在这里生根发芽,等待来年的丰收。 "这上万亩地,都是我管的!"指着面前的一大片土地,村里的种植能手、小麦种植管理"大片长"高琦 说。 十几年前,村里的土地分散耕种,小麦产量低,村民收入微薄。2009年,村里成立了奇台县丰裕农业服 务专业合作社,将全村的土地流转整合成"一块地",统一种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