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下滴灌技术

搜索文档
通讯|“一带一路”上的田间课堂——中国棉田膜下滴灌技术“西行记”
新华社· 2025-06-16 20:25
新华社塔什干6月16日电 6月,中亚阿姆河和锡尔河流域的广袤大地上,覆着白色地膜的棉田如棋盘般 向远方延展。晶莹的水珠从滴灌带中渗出,浸润着翠绿的棉苗。 来自中国新疆的棉农张育新俯身查看滴灌设施,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他直起身,熟练地指着滴灌带渗 水的位置,通过翻译向围拢过来的几位当地棉农讲解着水肥配比和滴头间距的调整技巧。这位扎根中亚 的"新农人",正通过一场跨越国界的"田间课堂",把中国的棉花种植技术传授给当地棉农。 "困难?当然有!"这位新疆汉子笑道,"但热爱农业的心是相通的。"他团队里的中方技术人员、乌方翻 译和当地棉农,常在星光下讨论如何提质增效,如何根据中亚碱性土壤调整施肥方案。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中国的技术和服务更好更稳地在乌兹别克斯坦落地、生根发芽。"张育新凝望 棉田中纵横的滴灌带,眼中充满期待。 近年来,农业领域正成为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中的重点方向之一。随着农业现代化 步伐加快,乌兹别克斯坦需要更多先进农业技术为现代化发展提供支撑。在此方面,越来越多先进适用 的中国农技手段进入该国田间地头,膜下滴灌作为其中的一个代表逐步落地推广,为当地农业发展注入 新的活力。 这不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