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膜蛋白研究
icon
搜索文档
勇敢的科学追梦人(弘扬科学家精神)
人民日报· 2025-07-08 06:28
深圳医学科学院建设进展 - 深圳医学科学院(SMART)建设进展超预期,已从最初仅有1位PI(潘孝敬)发展到设备齐全、多位国际知名资深PI加入的状态[3][5] - 2023年5月至今已成功招募包括睡眠研究专家丹扬教授在内的5位资深PI(陈宙峰、王彦庄、杨建、陆伟),未来将持续引进资深PI发挥传帮带作用[5] - 与深圳湾实验室形成"一体两翼"协同发展模式,后者已拥有60多位全职年轻PI[5] - 基建工程快速推进,2025年将完成一栋大楼封顶,2026年交付使用[11] 科研战略与学科布局 - 核心战略聚焦"顶天立地":基础研究追求科学史突破(顶天),应用研究瞄准生命健康转化(立地)[9][10] - 学科建设重点布局两大方向:继续深化膜蛋白/离子通道结构研究(完成度自评60%),同时开拓糖类/脂类等"生命暗物质"新领域[8][9] - 目标通过10-20年发展使深圳成为全球生物医药版图重要一极[6] 科研管理机制 - 实行"行政不加班、科研不限时"制度,创始人采用白天行政+夜间科研的时间分配模式[10] - 建立"科研无忧"支持体系:提供生活保障解决后顾之忧,配备行政助理处理琐事[10] - 采用"专业的人干专业事"原则,创始人主要参与学术规划与PI招聘[4] 区域协同发展 - 与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深圳理工大学、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等机构形成集群效应[11] - 计划打造生物医药"东方大湾区",整合生命科学、新药研发与临床应用链条[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