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自膨胀水泥速凝封堵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霍尔辛赫煤业推动绿色充填技术迭代——井下资源“颗粒归仓”
经济日报· 2025-07-22 06:12
技术应用与创新 - 公司采用覆岩离层注浆充填技术,将煤矸石制成浆液注入煤层开采后的离层空间,有效解决"三下"压煤问题[1] - 技术团队创新提出全过程地表沉陷"四区"控制模型,结合分区治理和单孔梯级注浆技术,攻克复杂地形沉降控制难题[2] - 试点工作面4个月成功回收压覆煤炭47.5万吨,消化矿井废水30万吨,地表建筑物损害控制在国家I级标准内[2] - 研发自膨胀水泥速凝封堵材料和帷幕封堵增效技术,试点工作面注浆量减少9万吨,注采比降低0.2[2] - 构建"制浆—注浆—监测"全流程智能监控体系,实现地表沉降毫米级控制[3] 产学研合作与技术升级 - 依托山西焦煤和山煤国际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资源,组建专项科研团队[1] - 联合第三方构建"科技创新+工程设计+第三方数据检测"产学研模式[1] - 持续迭代升级覆岩离层注浆充填技术,形成适用于矿井地质构造的成套工艺[3] - 当前正研究"离层注浆充填技术+110工法",向井下资源"颗粒归仓"目标迈进[3] 经济效益与环保成果 - 累计释放压覆煤量约470万吨,消化煤矸石等工业固废超300万吨[3] - 创造利润约17.3亿元,实现矿井生产布局优化[3] - 建立"采煤不见煤、矸石不出矿、三废零排放"的绿色发展新模式[3] 公司背景与挑战 - 公司井田上42个村落、48处文物点等建筑压覆面积达60%,"封存"约56%的煤炭储量[1] - "三下"压煤问题成为制约公司高质量发展的瓶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