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花瓷
icon
搜索文档
将好书带给世界读者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26 06:21
展会概况 - 第31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图博会)于6月18日—22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主题为"促进文明传承发展,推动交流互鉴共赢" [4][5] - 展会规模:80个国家和地区的1700多家展商参展,22万种中外精品图书亮相,近30万人次观众入场参观 [4] - 主办方为国家新闻出版署,承办方为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 [4][5] 新书发布与主题图书 - 中国作家馆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为主题,展示抗战题材作品并发布"中国文学地图"大数据成果 [6] - 人民日报出版社与晨光出版社联合出版儿童叙事诗《号角》,中译出版社与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美的多元:古希腊的艺术与生活》文物图录 [7] - 福建美术出版社出版"人工智能艺术设计新逻辑"丛书,探索AI创作逻辑与人机协同模式 [7] - 浙江文艺出版社推出春秋历史主题随笔集《我在春秋遇见的人和神》,浙江摄影出版社发布鄂温克文化摄影集 [8] - 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冰花瓷》,系统展示陶瓷技艺与冰雪文化 [8] - 团结出版社推出《中国古代读书故事》,挖掘古代读书精神以推动全民阅读 [9] 数字出版与融合趋势 - 番茄小说与近400家出版机构合作,上架38万册电子书(同比增长60%),包括44部茅盾文学奖作品 [9] - 数字化阅读趋势显著,近八成成年国民通过手机阅读 [9] - 行业论坛聚焦出版业数字化转型与国际化传播,探讨数字化版权交易平台建设 [9][13] 主宾国马来西亚活动 - 马来西亚作为主宾国设立500平方米特色展区,展示多语种图书并举办"马来西亚50佳国际版权推荐图书"特别展 [10] - 新华出版社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签约输出《近镜头:温暖的瞬间》马来文版权 [11] - 马华文学作家黎紫书分享创作经验,分析马华文学特点与突破方向 [12] - 马来西亚城市书苑提出AI驱动翻译、数字化版权走廊等创新机遇 [13] 中外版权合作成果 - 展会达成中外版权贸易协议(含意向)2826项 [14] - 长江出版社输出《长江这10年》英文版权,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与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合作出版集成电路技术丛书 [15] -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中国种子——我在哈萨克斯坦种小麦》实现多语种版权输出 [15] -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推动宁肯作品海外传播,英国查思出版公司强调题材独特性是"走出去"关键 [16] - 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托卡尔丘克作品系列丛书(11种已出9种),中译出版社"DK英语"系列销量破百万 [16] - 中意经典著作互译项目启动,首批含史铁生《我与地坛》等4部作品 [17] - "中缅当代文学互译丛书"已出版7种图书,入选"十四五"国家重点规划 [17] 线上延续活动 - 中国出版集团举办为期6个月的全球云展销大会,构建图书全球展销生态圈 [17] - "阳光阅读计划"联合多家出版社展销4000余种产品,打造国际中文学习产品展销季 [17]
全国首批,北京唯一!红星入选“首批中国消费名品”的三重密码
搜狐财经· 2025-06-12 09:39
行业趋势与政策背景 - 全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红星等十余家白酒品牌入选,品牌价值与品质内涵成为企业竞争力核心要素 [2] - 消费迭代与行业分化驱动下,国家通过名单发布肯定"品质立企、文化兴企"的发展路径 [2] - 中国酒类市场正经历从渠道驱动向品质驱动的战略转型,品质力成为核心竞争力关键要素 [3] 红星品牌核心竞争力 - 构建品质力、产品力、文化力"三位一体"的体系,76年发展历程实现从老字号到国家级消费名品的蜕变 [2] - 作为唯一北京白酒品牌入选名单,代表国家对"守正创新"发展模式的认可 [2][9] - 坚持纯粮固态酿造,全系光瓶酒产品通过"纯粮固态发酵白酒标志"认证,行业新国标出台前已前瞻性布局 [5] 品质与技术升级 - 智能制造赋能传统酿造,建设智能化基地,45道工序、102个环节、398项工艺标准的量化体系确保酒体风味稳定 [7] - 通过"工厂开放日+24小时透明工厂直播"实现品质透明化表达,打破行业宣传模糊性 [9] - 传统技艺与智能酿造深度融合,数字化精准控制生产全流程,支撑"高质价比"优势 [7][9] 产品矩阵与市场表现 - 覆盖全价格带产品矩阵:光瓶酒布局十几元至六十几元价格带,中高端盒装市场推出蓝花瓷系列和钰玺系列 [10] - 核心产品如大小二系列(国民口粮酒)、蓝瓶系列(优化饮后舒适度)、纯粮兼香产品(差异化赛道)满足多元化需求 [10] - 屡获国际大奖(比利时布鲁塞尔烈性酒大奖赛大金奖)及国内权威奖项("青酌奖"、国家评委感官质量奖) [12] 文化传承与创新 - 北京二锅头传统酿造技艺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司获"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称号 [15] - 打造三座二锅头酒博物馆,2019-2024年线下接待游客超百万人次,推动酒旅融合新生态 [15] - 融合传统与现代传播方式(影视植入、短视频),将"北京风味"拓展为"国民风味" [16]
青年消费账单里藏着文化认同:近九成受访大学生表示“非遗+”消费物有所值
中国青年报· 2025-06-09 08:17
非遗消费市场现状 - 74.89%受访高校大学生曾为非遗相关产品或服务买单 [1] - 非遗消费场景多元化,包括体验非遗技艺(71.59%)、观看或参与非遗表演(55.56%)、购买非遗元素品牌产品(54.59%)等 [2] - 89.95%受访青年认为非遗相关消费值得,主要满足情绪价值(77.20%)和文化体验需求(70.05%) [5] 非遗产品吸引力分析 - 75.94%受访者被非遗产品或服务的文化内涵吸引 [6] - 艺术价值(66.38%)、礼品价值(49.47%)、外观精美(47.34%)是购买主因 [7] - 非遗具有历史记忆和民族身份认同价值,形成市场溢价潜力 [6] 青年消费行为特征 - 大学生平均花费不到100元即可获得非遗技艺体验和实体产品 [3] - 消费者愿意为稀缺性非遗产品支付溢价,认为物有所值 [3] - 倾向于购买融合现代元素的非遗产品,如游戏联动皮影戏、动漫主题泥人等 [7][10] 行业发展挑战 - 价格过高(51.30%)、实用性不足(35.45%)、缺乏创新设计(21.61%)阻碍消费 [8] - 部分非遗产品面临"看不懂""买不到""用不上"的三重困局 [9] - 传统非遗产品在特定景区销售,市场覆盖面有限 [6] 创新发展趋势 - 00后传承人通过短视频平台获百万点赞,建立"赛博戏台"新传播模式 [10] - 与茶饮品牌合作开发联名产品,如皮影角色奶茶杯等 [10] - 采用VR/AR技术创造沉浸式体验,电商平台精准推送非遗产品 [11] - 将传统技艺与现代IP结合,如《黑神话:悟空》皮影作品 [10] 商业模式创新 - 设计赋能激活传统美学,文旅融合创造活态传承场景 [11] - IP化运营打造非遗品牌矩阵,如塑造惠山泥人网红品牌 [10][11] - 通过社会实践项目记录非遗传承人故事,增强文化传播 [10]
六月,带你嗨玩河南
河南日报· 2025-06-04 07:21
这里非常适合亲子出游,是户外两日游的不二之选。大峡谷内有刺激的玻璃栈道,长度和惊险程度都堪称一绝,还有别具特色的云上牧场。伏羲山大峡谷的 红色岩石地貌十分独特,适合结伴游玩。在炎炎夏日,这里的山路因有树荫遮挡而不觉炎热,山下的沙滩和溪流更是孩子们的乐园。 雨林秘境—墨西哥玛雅文明大展。河南博物院供图 制图/王伟宾 核心提示 山水有清音,舞台传雅韵,展览观世界,银幕造奇境。6月的河南,正以热情姿态迎接八方来客。仲夏伊始,热浪初临,无论是深入峡谷,感受飞瀑流泉, 还是走进剧院,体验艺术沁润,这片古老而充满活力的土地,总能为您的夏日增添别样精彩。 河南日报特别梳理避暑胜地、精品文艺展演、展览及电影院线动态,为读者奉上一份6月"嗨"玩河南指南,邀您共度一个文化浸润、山水相伴的活力夏日。 豫游记 蝉鸣序章启,炎夏悄然临。当骄阳倾洒热情,人们便开始寻觅一方清凉,与酷热暂作别离。河南,这片古老而灵秀的土地,山水悠悠间,藏有不少避暑胜 地。愿这些避暑胜地,能为你的夏日时光带来一抹清幽、一缕惬意,带来一场畅快的山水之旅。 郑州伏羲山 洛阳白云山 白云山是中原地区集观光旅游、度假避暑、科研教学等于一体的复合型旅游区。这里林深谷幽 ...
“茶和天下·雅集”活动在墨西哥举办
新华网· 2025-05-24 10:00
5月22日,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主办方和来宾在"茶和天下·雅集"活动后合影留念。新华社记者 李梦馨 摄 新华社墨西哥城5月23日电(记者吴昊 翟淑睿)"茶和天下·雅集"活动22日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举办。中墨各界嘉宾以茶会友,在馥郁茶香与 悠扬笛声中共品东方韵味,感受中华茶文化的深厚底蕴与人文精神。 当天活动在中国贸促会驻墨西哥代表处举行。墨西哥中国文化中心主任石岳文在致辞中表示,在国际茶日之际,中墨各界人士相聚,共品中国云 南的滇红茶。以茶为媒,架起两国文化交流桥梁;以茶会友,共话人类文明美好未来。 5月22日,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来自中国的茶艺师在"茶和天下·雅集"活动上泡茶。新华社记者 李梦馨 摄 5月22日,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一名当地乐手在"茶和天下·雅集"活动上演奏中国竹笛。新华社记者 李梦馨 摄 活动现场还设置茶文化展示区,展示从唐代到现代各式风格茶具,包括紫砂壶、青花瓷等。 2019年12月,联合国大会宣布将每年5月21日定为"国际茶日"。2022年11月,"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 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本次活动由墨西哥中国文化中心与中国贸促会驻墨 ...
艺献八闽 “豫”见美好
消费日报网· 2025-05-23 10:51
博览会概况 - 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将于5月30日在福州开幕,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主办 [1] - 河南展团展览面积较上届增加近40%,展示品类覆盖玉雕、陶瓷、刺绣、烙画、铜艺礼器、砚台等 [1][2] - 展团目标包括"摘金夺银"和借助博览会平台进行多角度宣传 [2] 河南工艺美术行业特色 - 河南工艺美术承载华夏文化基因,以深厚底蕴、独特艺术魅力和匠心传承著称 [1] - 形成平顶山汝瓷、禹州钧瓷、洛阳唐三彩、开封汴绣等特色区域品牌 [4] - 通过区域品牌建设推动产业升级,形成20余种工艺美术特色品类 [4] 代表性艺术家与作品 - 王冠军大师独创密玉俏色雕刻技法,作品《唐宫夜宴》获"百鹤奖",工作室培养600余名人才并带动4万从业人员 [5] - 韩玉琴带领的韩氏女红汴绣继承北宋技法,开发现代元素作品,形成独特艺术风格 [7] - 柴战柱守护绞胎瓷非遗技艺,企业获"中华老字号"等称号,成为传统技艺现代化转型标杆 [8] 参展策略与行业影响 - 博览会成为河南工艺美术"走出去"的重要窗口,促进传统技艺创新传承 [2] - 展团获得省内各级大师和知名企业支持,展出作品涵盖国家级、省级大师创作 [2] - 通过博览会平台展示中原文化底蕴,推动工艺美术事业繁荣发展 [1][8]
“江西风景独好”推介走进摩洛哥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23 08:56
文化和旅游合作 - 江西省与摩洛哥在文化和旅游领域开展开放合作,重点推介江西的茶叶、陶瓷和非遗文化 [1] - 活动现场发布5条经典入境旅游线路,包括"诗韵江西"和"人文江西",并推出针对摩洛哥游客的优惠政策及配套服务 [1] - 活动纳入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品牌"茶和天下"·雅集全球联动活动,展示江西茶文化与摩洛哥的互动 [2] 陶瓷文化展示 - 江西陶瓷文化展精选昌南陶瓷的青花、玲珑、粉彩、色釉四大名瓷系列,通过图文和影像展示江西陶瓷的传统与现代传承 [2] - 展览追溯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图泰的足迹,呈现江西陶瓷作为东西文化交流使者的历史 [2] 茶文化交流 - 中摩两国茶艺师同台展演,展示江西茶文化在不同文明土壤中的异趣,体现中摩文明交流互鉴 [2] - 江西作为中国茶文化重要发祥地,通过"青花兰韵·遇见江西"板块让观众品茗互动 [2] 经济合作潜力 - 江西省在航空工业、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业、传统医药、新能源和新材料等领域具有优势,有望与摩洛哥拓展合作空间 [1] - 江西省省长叶建春邀请摩洛哥朋友到江西旅游度假投资,体验江西的自然和文化资源 [1]
从“中国游”到“中国购”(市场漫步)
人民日报· 2025-05-21 05:51
围绕文旅消费,一场新的"中国热"正在全球兴起。与产业投资、到中国去建厂不同,这场"中国热"走进 了更多国外普通民众的视野 最近,两则消息成为国内外社交平台的热点。 "中国制造"正在向"中国创造"转变,品质和创新成为其核心竞争力。近年来,外国游客的购物清单不断 拓展丰富,从服装、食品到手机、翻译器,从智能家居到小家电,凭借着创新创造和高性价比,中国商 品深受全球消费者的喜爱。 这轮"中国游""中国购"还带来了新的变化,在文旅消费融合带动下,中国文化吸引了更多外国游客关 注。中式礼服、缂丝团扇、青花瓷茶具等带有中国文化符号的特色商品,装满了不少外国游客的行李 箱,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爱上穿着汉服在中国旅游。 中国文化与中国制造的融合碰撞,正是"中国购"的魅力所在。 当外航的航班穿越云海,当退税商店的灯光点亮夜色,当"中国制造"闪耀国际舞台,这些生动的场景共 同勾勒出中国作为开放大国的自信与担当。在全球化遭遇逆流的今天,中国正以"游在中国""购在中 国"为纽带,书写着开放共赢的新篇章。这是中国的机遇,也是世界的机遇。 何以"中国热"?与近年来的开放政策有很大关系。 5月13日,在中拉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中国 ...
西凤酒再喊三年200亿!“隐藏”营收的张正,又画“大饼”?| 酒业内参
新浪财经· 2025-04-23 08:58
公司发展目标与现状 - 西凤酒提出"三年突破200亿"的发展目标,但2021年提出的"十四五末实现保底200亿"目标因2023年营收仅103.4亿元而难以实现[2] - 2023年公司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3%至103.4亿元,但2024年未公布具体营收数据,为六年来首次[6] - 公司面临经销商诉讼事件和舆论风波,如"黄渤诉讼事件"和"司马南夹头酒风波"[2][18] 产品与渠道问题 - 产品线混乱,除红西凤和老绿瓶外,其他产品辨识度低,开发品多达二十种,利润率40%-50%[7] - 包销模式导致产品矩阵臃肿,同价位产品如国花瓷、华山论剑与自营产品竞争,影响消费者选择[8] - 开发品规模达二十亿,剔除困难,且削弱公司对市场和渠道的控制力[10][11] 高端化与市场表现 - 公司推行"高端化+全国化"战略,红西凤定位千元价格带,但市场调货价仅700元,终端成交价780-820元,价格倒挂严重[13][16] - 红西凤省外认知度低,消费者更倾向选择青花郎或八代普五[16] - 老绿瓶因版本不同导致价格差异,影响终端市场[18] 营销与品牌形象 - 国花瓷西凤酒邀请司马南营销引发负面舆论,导致品牌形象受损[18] - 公司新增10万家终端网点并建设体验店,但高端化与全国化仍需时间沉淀[16] 行业与竞争环境 - 白酒行业2024年营收增速仅5%,头部企业转向"降速保质"[22] - 公司需保持年均14.87%的增速才能实现200亿目标,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22] - 公司基础网络建设、终端服务等方面存在不足,经销商质量把关不严导致价格不稳定[21]
西凤酒再喊三年200亿!“隐藏”营收的张正,又画“大饼”?| 酒业内参
新浪财经· 2025-04-23 08:58
文 | 酒业内参 张奥 作为游离在主流外的老四大名酒,西凤酒又开始"画大饼"了? 此前召开的西凤酒 2024 年度全球经销商大会上,西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股份公司 董事长张正明确了"三年突破 200 亿"的发展目标。 但值得注意的是,早在 2021 年末,西凤酒就曾放出过"要在十四五末实现保底 200 亿"的 豪言。如今已是规划的最后一年,虽然西凤酒尚未公布去年营收规模,但按照 2023 年才 刚刚迈过百亿大关的速度看,想翻倍可能性很小。 同时,经销商引发的"黄渤诉讼事件""司马南夹头酒风波"等,也让西凤酒多次陷入舆论困 境。 此时,张正再次喊起了口号,但愿意相信的经销商与投资者可能已经寥寥无几。 6 年来首次未公布营收, 董事长在藏什么? 同样是"老四大名酒",茅台、泸州老窖、汾酒早已迈入高端白酒头部,只剩西凤酒带着名 酒基因跌跌撞撞。 去年同期,西凤酒官宣 2023 年实现销售收入 103.4 亿元,同比增长 23% 。作为跨 过"百亿大关"后的第二年,西凤酒的业绩表现成为了行业关注的焦点。 然而,张正却并未透露具体销售数据," 2024 年公司营收稳中有进,达到了预期目 标。"这也是他上任六年来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