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美术

搜索文档
三大目标引领产业升级 工美博览新约再续
消费日报网· 2025-07-28 10:33
今年5月30日至6月2日,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倾力打造的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CACE2025)在福建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盛大绽放。全国31 个省市自治区,50余个特色展团,2000余家顶尖工美企业与大师工作室,携12万件匠心之作跨越山海,共赴这场东方美学的巅峰之约。4天展期,8 万观众现场流连,680万人次云端共赏,1.45亿元意向订单如潮涌动……数字背后,是博览会持之以恒奋斗的三大目标:一个互学互鉴、共荣共进 的建功立业大舞台;一方大师工匠兴业、工美文化强国的奋勇争先大平台;一座中国工艺美术声播神州、名扬世界的高光亮丽大展台。 □ 本报记者 王薛淄 互学互鉴大舞台: 百工争鸣 共绘锦绣中华 步入5.5万平方米的展馆,仿佛踏入一部立体的中华工艺百科全书。 在这里,北地雄浑与南疆灵秀的对话得以实现。山西展团携"尧造围棋"惊艳亮相,古朴造型与优秀品质令福建省围棋协会下单百套作品,成为两项 重要赛事官方指定用棋。云南展团"民族风·匠心造"主题下,建水紫陶温润细腻、鹤庆银器錾刻生辉、腾冲根雕灵韵天成。斑铜匠人与浙江铜艺传 承人、福建畲族银器师深入切磋,民族元素与锻造技艺在交流中碰撞出合作火花。河南平顶山汝瓷之都馆内 ...
浙江历史经典产业“绽放”大阪世博会
中国新闻网· 2025-07-13 09:16
行业动态 - 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浙江周"系列活动在日本大阪启幕 以"诗画浙江"为主题展示融合传承与创新、绿色与发展、开放和包容的浙江画卷 [1] - 浙江历史经典产业展览成为焦点 丝绸、木雕、青瓷等产业展品同台亮相 汇集多位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代表作及20余家品牌创新产品 [1] - 非标造物局展出"青猿听香"龙泉青瓷香插 采用古法烧制 造型捕捉悟空"顿悟破执"瞬间 兼具实用性和文化内涵 [1] - 佛光寺斗拱积木将中国唐代建筑技艺精华浓缩于方寸之间 展现榫卯结构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思 [1][2] 产品创新 - 历史经典产业推出茶胶囊、咖啡黄酒、青瓷潮玩盲盒等创新产品 融入生活场景、顺应时代潮流 [1] - 积木产品赋予传统建筑便携性与可玩性 使建筑之美可触可感 在英国、意大利等海外市场受欢迎 [2] - 创新产品满足年轻人对健康疗愈生活方式和精神文化消费的双重需求 [1] 文化传播 - 东方建筑美学与工艺智慧通过创新载体展现超越国界的感染力 [2] - 传统文化通过创新形式成为连接不同文化、激发情感共鸣的桥梁 [2] - 活动期间将举行人机共创书法艺术展演、"两山"理念实践案例发布、科技创新发展宣介等系列活动 [2]
“工美杯”北京工艺美术创新设计大赛媒体发布会举行
环球网· 2025-07-07 14:16
大赛概况 - 2025年"工美杯"北京工艺美术创新设计大赛以"凝聚匠心 创意工美"为主题 由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产业发展促进中心、北京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北京工艺美术学会共同主办 旨在发掘优秀工艺美术设计人才、推动行业创新发展 [1] - 大赛首次向赵健、高源分别颁发公益宣传大使和星推官证书 以提升品牌影响力并促进北京工艺美术技艺和文化的传播 [1] 政策与行业意义 - 大赛对落实《北京市时尚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具有重要意义 将促进北京工艺美术产业高质量发展并擦亮北京文化金名片 [2] 大赛创新特点 - 聚焦时代主题 鼓励作品融入现代元素展现北京文化新风貌 本届优化参赛规则以丰富艺术载体、提升作品质量、激发创作热情 [2] - 注重跨界融合 推动工艺美术与科技、时尚、文旅等行业深度融合 从技术创新、场景创新等角度探索新路径 [2] - 强化市场导向 促进优秀作品市场转化和产业升级 通过艺术创作与生活审美互动、艺术产品与文化消费衔接 实现供需平衡 [2] 品牌推广策略 - 聘请"公益宣传大使"和"星推官" 通过他们讲好北京工美故事、传播工美文化 助力作品从赛场走向市场 [2]
河南展团满载收获 信心倍增“下届还来”
消费日报网· 2025-06-19 10:50
河南工美展团参展成果 - 河南工美展团在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上展示了涵盖玉雕、陶瓷、刺绣、烙画、铜艺礼器、砚台等各大品类的优秀工艺美术作品,充分展现河南工美技艺的博大精深和深厚文化底蕴 [1] - 展团荣获多项荣誉,包括"优秀组织金奖",并在"百鹤杯"大赛中获得5个"百鹤金鼎奖"、4个"百鹤奖"和11个"百鹤新锐奖" [1] - 参展规模显著扩大,展团面积比上一届增加40%,汇集近70家企业、超千件展品,打造行业发展的工艺美术盛宴 [2][5] 参展作品与技艺亮点 - 平顶山市作为"中国汝瓷之都"组团参展,汇集24家陶瓷企业和22位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展出2000余件(套)展品,茶器类产品和文创饰品深受客商青睐 [5] - 密玉俏色雕刻作品《一篮富贵》重48公斤,采用上等俏色密玉,融合镂雕、俏雕等技法,荣获"百鹤金鼎奖" [8][9][10] - 河南华夏铜艺成型技术研究院策划"阳燧取火"文化宣讲活动,设置印章免费体验区,展示古代青铜科技魅力 [6] 行业影响与发展前景 - 博览会已成为展示河南工艺美术发展成就的重要窗口,为省内大师与作品"走出去"和传统工艺创新传承带来新理念 [5] - 参展活动有力推动平顶山市汝窑陶瓷产业创新发展,并为行业带来新思路 [6] - 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打通南北艺术界地域壁垒,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非遗技艺的对话与互鉴 [6]
创意牡丹瓷 涌动“新国潮”
消费日报网· 2025-06-19 10:45
公司发展 - 洛阳牡丹瓷将唐白瓷烧制技艺与牡丹文化融合,打造出经典国礼彩绘花盘、小板壁系列、东方妞妞系列及国潮"小花匠"饰品系列 [2] - 公司拥有牡丹瓷发明专利19个、实用新型专利上百个、外观专利千余个,构建了文化创意新兴产业 [7] - 团队组建16人创新小组负责市场考察与产品开发,未来计划推出陶瓷材质唐朝侍女造型AI机器人 [7] 行业交流 - 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为全国工艺美术人才提供交流平台,促进河洛文化、牡丹文化与其他多元文化碰撞 [2] - 公司与专家学者探讨技艺创新、材料研发、市场推广等关键问题,为行业注入新活力 [2] - 博览会推动中国传统工艺走向世界舞台,提升洛阳牡丹瓷品牌形象 [2] 市场表现 - 洛阳牡丹文化节期间接待游客1033.7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82.9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9%和5.72% [3] - 产品覆盖从瓷盘、花瓶到项链、耳坠等饰品,研发上千个品种,国潮系列瞄准年轻消费者 [7] - 牡丹瓷作为国礼赠送给190多个国家贵宾,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7] 文化传承 - 牡丹瓷学名洛阳白瓷,融合千年牡丹文化与唐白瓷技艺,创烧于2009年 [3][4] - 公司坚持守正创新,组建年轻设计团队,推动非遗文化IP年轻化 [7] - 未来计划通过AI联动等科技手段增强非遗文化科普互动性 [7] 战略规划 - 以博览会为新起点,持续提升制瓷技艺,创作更多优秀作品 [8][9] - 目标将牡丹瓷打造为洛阳、河南乃至全国的文化品牌 [7] - 通过多角度创新模式推动传统非遗在多元化潮流中传承 [7]
收官犹见千重锦 展望更期万里春
消费日报网· 2025-06-11 10:39
博览会总体表现 - 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交易额与观展量均创新高,展现工美行业守正创新的勃勃生机[1] - 全国50个特色区域展团参展,涵盖雕塑、漆器、陶瓷等十大门类,非遗绝技与当代设计碰撞生辉[5][24] - 数字化传承、国际IP打造、年轻匠人培养成为行业未来发展方向[1] 温州展团成果 - 温州展团以"中国工艺美术之都·温州"创建三年成果展为核心,展出300件涵盖十大门类的精品[5] - 打造六大主题特色展区,构建沉浸式体验空间,开幕式获"突出贡献奖"[6] - 黄杨木雕、瓯塑、瓯绣等产品销售额走高,获4个百鹤金鼎奖、6个百鹤奖、6个百鹤新锐奖[7][10] - 产业影响力跃升,消费端认知从传统技艺转向文化生活方式,行业交流双向赋能[10] 泉州主宾城市亮点 - 泉州作为主宾城市展出2000平方米,呈现陶瓷、石雕等30余项技艺,涵盖7000家企业50万从业人员[14][15] - 2024年泉州市工艺美术规模以上企业销售产值达1500亿元,占全国同行业7%[15] - 德化"中国白"融合3D打印技术,安溪藤铁工艺拓展至家居装饰,惠安石雕转型公共艺术[17] - 139家企业参展,万件精品荟萃,获百鹤杯陶瓷专家高度评价[16][19] 青田石雕突破 - 青田石雕展出200余件作品,融合现代艺术元素,印章及文创挂件销量可观[24][25] - 斩获4个百鹤金鼎奖创历史新高,3个百鹤奖,团队获优秀组织金奖[27] - "师带徒"模式推动传承,文化创意与旅游产业嫁接助力产业升级[27][28] 行业发展趋势 - 温州计划拓宽作品征集维度,创新展位设计,强化人才梯队建设[11] - 泉州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战略,构建区域品牌生态[20][23] - 青田石雕推进"以展拓圈"模式,目标打造百亿级产业集群[24][28]
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成果丰硕
消费日报网· 2025-06-05 11:30
博览会概况 - 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于福州举办,为期四天,吸引超8万现场观众和680万云端观众 [2] - 展品数量达12万余件,其中500多件获"百鹤杯"奖项,意向金额1.45亿元,现场成交额突破3000万元 [2] - 线上销售表现亮眼,5个直播间销售额480万元,线上预售金额1530万元 [2] 行业规模与影响 - 全国工艺美术产业年收入达3万亿元,全产业链从业人员超1300万 [5] - 博览会为行业提供展示、交流、合作平台,推动传统工艺繁荣发展 [5] - 福建省德化古越坊陶瓷等展商通过博览会提升品牌知名度,建立意向合作 [5] 展馆与展品特色 - 福建馆以1.1万平方米主场展示"展演销"三位一体模式,包括智能茶具、禅意木椅等创新产品 [6] - 全国31省市50多个特色展团参展,展馆面积达5.5万平方米,涵盖青田石雕、景德镇瓷器等地域特色 [7] - "百鹤杯"大赛评选出127件金鼎奖、188件百鹤奖、230件新锐奖,展现行业创新活力 [10] 创新与传承 - 获奖作品如岫岩玉雕《飞夺泸定桥》、德化瓷塑《蟳花之梦》等体现"题材多样、技法多变"的创新特点 [11] - 紫砂《北斗七印》突破传统工艺,将施釉与紫砂结合,创造全新艺术效果 [11] - 大师工匠非遗精品展展出160余件传世之作,展现传统文化与当代美学的共振 [10] 观众互动与教育 - 特设18项非遗互动体验活动,包括景泰蓝点蓝、陶瓷绘画等,吸引市民参与 [13] - 国际儿童节期间迎来大量儿童观众,通过触摸、观察展品感受传统技艺魅力 [13] - 博览会成为百姓"欣赏美、体验美、接受美"的打卡地,增强文化自信 [14]
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 达成意向订单约1.45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6-04 07:54
博览会概况 - 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展出陶瓷、雕刻、织绣、玻璃、文房四宝、珠宝首饰等全品类工艺美术优秀作品12万余件,其中国大师、省大师、大国工匠作品2万余件 [1] - 博览会吸引8万人次入馆观展,直播观展人数超680万人次,现场成交额约3000万元,意向订单约1.45亿元,直播销售额约480万元,线上预售金额约1530万元 [1] - "百鹤杯"工艺美术设计创新大赛收到2800多件报名作品,评出545个奖项,包括127个百鹤金鼎奖(金奖)、188个百鹤奖(银奖)、230个百鹤新锐奖(铜奖) [1] 福建展团表现 - 福建展团汇聚351家参展单位、586个展位,参展单位数量较上届增长42%,展区面积达1.1万平方米,创历届之最 [2] - 福建展团现场成交额约1400万元,意向订单约5280万元,在"百鹤杯"大赛中获奖总数达151个,占全国27.7%,其中金奖38个(占全国29.9%)、银奖53个(占全国28.2%)、铜奖60个(占全国26%),获奖总数和金奖数量均为全国第一 [2] 福建展区特色 - 福建工美展销推介区设立"工美展销区"、"推介展演区"及"在闽港澳台精品区"三大特色展区,静态展示区陈列4000余件工艺精品,动态展演区日均吸引超1.5万人次参与 [3] - 福州展区以三坊七巷为设计灵感,展示寿山石雕、脱胎漆器等核心品类,泉州作为主宾城市展示12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经典之作,"在闽港澳台精品区"汇聚115件港澳台大师作品 [3] 产业推动成效 - 博览会促成现场签约项目3个,福建工艺美术企业获得银行签约授信4370万元,通过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推动工艺美术产业高质量发展 [4]
泉州漆线雕万象 AR数字焕千秋
消费日报网· 2025-06-03 11:04
公司参展情况 - 公司首次参加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 携15件漆线雕作品亮相 [1] - 由国家级高级技师 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 非遗传承人黄培聪带队参展 [2] - 参展作品包括《憧憬》《盛世唐朝 百年好合》等代表作 [3] 核心工艺技术 - 漆线雕以精细漆线为材料 采用"盘 结 绕 堆"等传统技法 实现"以线代画"的艺术效果 [2] - 独创蓝紫色漆线配方 突破传统金线范式 精准还原青花瓷神韵 [6] - 将漆线雕与陶瓷 玉石 木雕等材质跨界融合 拓展工艺表现维度 [6] 代表作品分析 - 《憧憬》以"中国白"瓷雕为基底 采用蓝紫色漆线演绎青花瓷韵味 塑造凝望少女形象 [5] - 《盛世唐朝 百年好合》选用中国红瓷为载体 融合金箔技艺与漆线缠绕技法 展现盛唐气象 [5] - 作品多次获全国展赛金奖 被福建省工艺美术珍品馆等机构收藏 [2] 行业发展策略 - 计划开发AR漆线雕体验程序 实现纹样动态演绎 增强观赏互动性 [7] - 持续开展材料创新 将新型复合材料与传统技艺相结合 [7] - 未来将开发"海上丝路"系列作品 以闽商文化符号讲好中国故事 [7] 非遗传承举措 - 开展"传统手工艺技艺进课堂"公开课 培养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6] - 秉持三大创作理念:坚守文化根脉 传承匠人精神 追求守正创新 [6] - 漆线雕发源于福建泉州 有1400多年历史 是中国漆艺文化瑰宝 [6]
三异绣针融时韵 四赴盛会绽华章
消费日报网· 2025-06-03 10:44
行业动态 - 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在福建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云集全国顶级工艺美术大师和织绣大师,包括苏绣、云锦、缂丝、湘绣、粤秀、卞绣等非遗技艺代表[1][5] - 博览会为传统非遗技艺提供高规格展示平台,促进优秀手工技艺与工艺精品走进大众视野,提升行业整体知名度与社会影响力[5][6] - 博览会吸引众多文化爱好者和收藏家,帮助传统技艺拓展市场,通过作品展示实现销售,创造经济价值[1] 公司表现 - 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卢福英携《狮子 老虎》《雾隐秋林》《白孔雀》等创新苏绣作品参展,作品巧妙融合现代元素与传统苏绣技艺[5][6] - 卢福英第四次参加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其作品《狮子 老虎》采用双面异绣技法,以平绣针法呈现狮虎双面异图,创新诠释东方美学[6] - 《雾隐秋林》运用乱针绣技法,以数十种色阶丝线呈现水墨画般的朦胧意境与西洋油画质感[6] - 《白孔雀》通过多变的针法层层叠加,展现羽毛细腻光泽与层次纹理,体现苏绣技艺的炉火纯青[6] 创新与传承 - 传统非遗技艺在新理念、新技术、新渠道的促进下与时俱进,焕发新活力[1] - 卢福英强调苏绣需保留传统技艺的同时大胆创新表现形式,融入现代生活,创新求变精神成为引领苏绣发展的主要动力[6] - 卢福英积极培养苏绣人才,担任学校刺绣艺术高级指导老师,将刺绣艺术融入学校艺术教学,让年轻一代了解苏绣文化历史[6] 未来展望 - 卢福英表示未来将与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携手共进,在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不断探索,诠释苏绣艺术的魅力与文化价值[7] - 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引领下,苏绣传承人共同努力,苏绣艺术将在新时代绽放更绚丽色彩[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