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蘑菇点灯
icon
搜索文档
河南濮阳:文旅激活新消费
搜狐财经· 2025-11-06 11:46
文化IP塑造与品牌建设 - 将打造"中华龙源地·世界杂技城"城市IP置于关键位置,依托"中华第一龙"考古发现(距今6460±135年)和悠久的杂技历史[9] - 大型杂技剧目《水秀》通过16年不间断改版升级,融合杂技、舞蹈、3D技术等多种艺术形式,成为对外输出的中坚力量[10] - 推动杂技向全产业链拓展,建设集演艺劳务、杂技旅游、杂技教育、衍生品开发于一体的产业体系,并建成濮阳国际杂技文化产业园等基础设施[10] - 出台《濮阳市"十四五"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等专项文件,并由市主要领导牵头成立工作专班,形成多部门联动的系统性工程[10] 产业跨界融合与乘数效应 - "蘑菇点灯"项目作为全国首个蘑菇主题农文旅项目,通过数字互动技术打造沉浸式体验,将食用菌升级为高附加值文旅商品,拉动文农旅产业协同发展[11] - 南乐西湖国际钓鱼主题公园通过垂钓大赛构建"垂钓+"多元融合模式,集成生态养殖、全国赛事、直播电商等,打造复合型渔业经济业态[12] - 垂钓赛事有效拉动县域住宿、餐饮等业态发展,带动600余名居民就近就业,并将当地特色景点串联成线,实现"跟着赛事游南乐"[12] - 文旅成为串联乡村振兴、赛事经济等多个领域的金色纽带,为城市注入新发展动能[12] 消费场景创新与体验升级 - 通过无人机表演勾勒"中华第一龙"图腾、非遗美食市集、唐宋"鱼龙舞"盛景重现等方式,将古老文脉与现代科技、沉浸体验深度融合[14] - 濮阳市工业设计创意中心利用废弃仓库改造举办"后备厢集市",融合工业风与文艺氛围,成为业态创新的典范[14] - 毛楼生态旅游区的"板桥判案"情景剧和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旧址的实景剧《跟着队长打鬼子》通过观众互动,增强参与感和情感共鸣[15] - 系统培育文旅消费新场景,围绕内容对象、业态模式、消费体验三大维度进行创新,避免同质化竞争[13] 市场表现与影响力 - 今年国庆中秋长假期间,8大主题51项180余场活动吸引498.88万人次游客,带来15.31亿元旅游收入,同比增长7.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