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蛋壳黑陶高柄杯
icon
搜索文档
校馆弦歌·文博日历 | 4000多年前的可爱小鸟 竟是硬核的“大师级作品”
央视新闻· 2025-10-04 10:14
造型是"软萌可爱的小鸟" 制作难度却是 来自史前工匠的"硬核"手艺 今天一起认识 软硬实力兼具的镂空云纹盖白陶鬹(guī) 01 造型像"软萌可爱的小鸟" 先民把信仰捏进陶土里 前端的长流微微上翘 中间的束颈细细的 搭配高高的脖子、鼓起的袋足 往那一站 就像一只"引吭高歌"的可爱小鸟 更特别的是 小鸟头上还戴着一顶优雅的"小帽子" 镂空盖的造型 像流动的云朵,又像飘出的水汽 △右为镂空云纹盖白陶鬹的线图(图自山东大学考古学系:《章丘市黄桑院遗址发掘简报》)。 这只"软萌可爱的小鸟"其实是 镂空云纹盖白陶鬹(guī) 器壁很薄,应是作为礼器使用的 陶鬹(guī)的使用时间 约为距今5500年前到距今4000年前 陶鬹是山东地区史前文化代表器物,盛行于大汶口文化中晚期至龙山文化时期。长流、束颈、高脖、袋足是其重要特征。 一般用于盛酒、水,或作为礼器 大多为细泥陶胎,也有夹细砂陶胎 有些陶鬹可见烧灼用火的痕迹 现藏于山东大学博物馆的大汶口文化时期的白陶鬹,造型为似鸟、长流、束颈、袋足。 △大汶口文化时期·白陶鬹,山东大学博物馆藏。 山东地区的很多遗址中都出土过陶鬹 数量众多,造型丰富 但是口部为镂空的陶鬹非常罕见 ...
禹会村遗址:淮河文明与夏文化探源|访古
经济观察报· 2025-05-14 17:22
(原标题:禹会村遗址:淮河文明与夏文化探源|访古) 作者 翟德芳 从明中都遗址公园出来,我直奔几十公里外的禹会村遗址。说到禹会村,很多人就会意识 到,这个地名是否同大禹有关?先要肯定,确实有关。由于我自己在十年动乱中基本没有上过历史课, 对于大禹,少年时没有什么印象。最深刻的认知,是鲁迅小说《理水》中的"禹是一条虫"那句话。后来 读《古史辨》,对"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也颇为服膺。进入21世纪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有很多重大 的成果,然而关于大禹、关于夏,还是有不少问题并不清楚,所以对于禹会村的发掘成果,我是很关注 的,这次有机会,当然要实地看一看。 大禹、涂山和禹会村 因为说大禹,就不能不牵涉到涂山。涂山在哪里?汉唐以来认识就不一致,总结起来,竟有洛阳、渝州 (今重庆)、会稽(今绍兴)、当涂(今安徽当涂)、濠州(今安徽蚌埠)五说。20世纪中叶、尤其是 近年来,国内众多知名专家学者通过对历史文献、出土文物和地理地望的考证研究,证明了涂山就是蚌 埠市西郊的那个涂山。 从禹会村远眺涂山 在涂山南麓、淮河东岸,有个禹会村,正得名于"禹会诸侯"之事。《左传•哀公七年》有"禹合诸侯于涂 山、执玉帛者万国"的记载,司马迁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