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认知测评
icon
搜索文档
守护记忆之门 点亮生命之光
人民日报· 2025-08-22 08:55
认知障碍患者规模与挑战 - 我国60岁及以上人群中认知障碍患者达5300多万,其中轻度认知障碍3877万,痴呆患者1507万 [1] - 人口老龄化加速和人均寿命提高推动患者数量增长,带来个人、家庭和社会挑战 [1] - 当前面临公众认知不足、早期筛查率低和专业照护资源稀缺等问题 [1] 早期筛查与干预措施 - 社区记忆门诊承担筛查和治疗职责,例如北京市昌平区东小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航空总医院联合开设记忆门诊,配备4名医生与3名治疗师及专业设备 [2] -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计划2025年建设超20家记忆门诊,2030年建成不少于100家社区记忆门诊覆盖16个区和经济开发区 [3] - 上海洋泾社区完成认知症初筛逾万例,建档家庭3000多户,形成分层分级预防干预体系 [6] 专业照护服务发展 - 养老机构如椿萱茂(北京双桥)老年公寓中80%老人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且多为中重度,采用团队护理方式分配2-3名护理员 per老人 [4][5] - 北京市海淀区凤凰老年养护院、石景山京康古城养老照料中心等不同档次机构承接失智老人照护工作 [5] - 上海2018年起开展老年认知障碍照护服务,通过养老机构内建专区 and街镇层面建设友好社区构建服务体系 [7] 社会支持与社区建设 - 上海"记忆咖啡馆"品牌由轻度认知障碍老人和中青年志愿者组成团队,已开展数百场活动累计服务近万人次 [6] - 上海2019年9月启动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目前已实现试点街镇全覆盖 [7] - 上海2024年计划改建3000张认知障碍照护床位,截至7月底新增1333张 [7] 政策与公众参与 - 北京市将记忆门诊建设列入2025年卫生健康任务清单,强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为第一道防线的职责 [3] - 上海2024年4月开展"深化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人民建议征集活动,完善服务保障体系 [8] - 各部门推动认知友好型社区建设,整合科普宣传、筛查干预和照料支持等服务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