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针灸
icon
搜索文档
岐黄妙手 方寸焕新
河南日报· 2025-07-28 07:29
中医药行业发展现状 - 三伏期间中医外治疗法如针灸、推拿、刮痧、艾灸、拔罐、敷贴等需求旺盛,因其简、便、廉、验的特点深受欢迎[1] - 中医药学被定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和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国家层面强调需做好守正创新、传承发展工作[1] - 中医外治疗法正与现代医学协同、与现代科技交融,焕发新生机[1] 针灸技术传承与创新 - 河南邵氏针灸流派传承人胡斌团队通过"五神针与腹四针联合"方案治疗失眠,疗效显著[4] - 针灸治疗结合智能睡眠监测设备采集生理指标数据,实现治疗效果量化评估[4] - 团队获批"穴药协同系列安眠贴与数智辅助设备研发"项目,构建"文献发掘—临床循证—科学基础—智能转化"四位一体研究范式[7] 推拿技术应用拓展 - 推拿科针对脊柱侧弯问题,结合传统手法与新研发手法有效改善患者症状[9] - 中医运动医学中心成立,融合中医导引(如八段锦)与现代运动康复理念,提供个性化健康解决方案[9] - 教学上结合中医经络理论与现代解剖学、影像学技术,提升学生实操感知能力[8] 中医外治技术革新 - 刮痧技术通过观察皮肤反应综合判断身体状况,兼具诊断与治疗功能[10] - 创新"益元灸"融合经络、腧穴、灸法、药物技术,对神经源性膀胱治疗总有效率达82%[13][14] - 督灸、火龙罐、耳穴压豆等改良技术广泛应用,适应症从慢性病扩展到运动损伤等领域[15][17][18] 中医外治疗法市场表现 - 中医特色疗法如刮痧美容、埋线减肥、智能艾灸等形成"创新工坊"模式,满足多元化健康需求[12] - 中药外治技术从传统内服方药扩展到熏蒸、外敷、泡浴等形式,公众认知度显著提升[12] - 督灸等季节性疗法形成稳定消费群体,患者反馈冬季感冒频次明显减少[12]
(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海拔4500米的中医坚守
中国新闻网· 2025-07-25 15:57
在西藏农牧区,民众对藏医之外的中医药(以下简称"中医")认知度较低,生病就医倾向于选择藏医或西 医。中医师要想打开局面,面临不小的挑战。张霞所在医院的中医科就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20世纪 70年代,辽宁省首批援藏医疗队在那曲市人民医院开设中医科,后因人员调走等原因,中医科关闭。 2015年,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开始后,医院重新组建中医科,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以"院包科"机 制援助中医科的发展。目前该院中医科有2名医师、1名康复治疗师和1名对口援藏中医专家。 近年来,张霞和同事们以仁心仁术得到了越来越多患者和同行的认可。他们采用中药、针灸、理疗等疗 法,治疗当地高发的风湿关节炎、中风后遗症、胃病、失眠及常见妇科病症等,受到患者欢迎。医院其 张霞(右一)为患者看诊。 罗辉 摄 他科室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经常请张霞去会诊。张霞说,她2019年刚来医院时,每天中医科只有一 两个病人,现在一天少则七八个,多则十几个,大部分是当地牧民。 当天来找张霞复诊的患者旺堆,是那曲市聂荣县的牧民。前段时间,他因眼科疾病在医院五官科就诊, 住院期间出现双膝关节严重疼痛。五官科同事请张霞去会诊,张霞提出可以针灸治疗,旺堆很抵触 ...
中医夜市圈粉中国年轻人
新华网· 2025-07-24 02:30
中医夜市现象 - 中医夜市在中国多地流行 成为夏季特色活动 传统中医药文化吸引大量年轻人参与 [1] - 甘肃省白银市中医夜市设置中药代茶饮品 中药辨识 中医义诊 中医科普等活动区域 每个区域前都有市民排队体验 [1] - 白银区中医夜市日均吸引市民游客超2000人次前来体验 [5] 消费者行为 - 21岁消费者因身体困乏体验中医诊疗 医生开具黄芪 首乌藤 当归等数十种中药饮片用于调理 [2] - 年轻消费者对中医药知识兴趣增长 通过选修课和工作后自学了解中医药 用于自身和家人调理 [2] - 针灸 拔罐 足浴 推拿和耳穴压丸等多种传统疗法在夜市中颇受年轻人欢迎 [5] 行业创新 - 辽宁沈阳中医夜市设有中医药文创产品展示区 中医药传统技艺体验区 青少年中医药文化体验区等特色展区 [5] - 江西南昌中医夜市引入热敏灸机器人 中医四诊仪 3D足测仪等现代科技设备 提供"赛博"养生体验 [5] - 中医夜市采用医护人员化身"摊主"的创新形式 促进中医药文化传播 [5] 行业影响 - 白银市30余家本地医疗机构参与中医夜市 提供免费义诊和健康咨询服务 [5] - 中医夜市活动促进青年中医成长 推动中医药文化在当代传承 [5] - 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瑰宝 全球影响力不断扩大 通过年轻群体体验学习进一步推广 [5]
刷医保“0元”做理疗,打工的尽头是养生?
虎嗅· 2025-07-11 18:34
行业趋势 - 18-35岁年轻人在养生消费人群中占比达83.7%,成为养生消费主力军 [6] - 深圳打工人从"搞钱"转向涌入医院/社康/中医馆进行养生消费,推拿、针灸、刮痧等传统项目需求激增 [2][4] - 年轻人养生方式从"早睡早起"转变为利用医保报销实现"花小钱办大事" [7] 消费行为 - 社康理疗项目因75%医保统筹报销(一档医保可全额个账支付)成为打工人首选,原价上百项目仅需奶茶价格 [16][17] - 三甲医院和社康中医科被开发为养生基地,提供推拿、熏艾、代茶饮等均价几十元的服务 [35][36] - 深圳医保一档普通门诊统筹年度支付额度2025年提高至10478元,二档提高至2619元 [49] 市场需求 - 职业病(肩周炎、颈椎病等)催生即时理疗需求,社康因便捷性和报销优势替代按摩仪/膏药 [11] - 三伏贴、眼部热敷等特色项目通过社交平台传播,形成口碑效应带动消费 [30][36] - 996工作压力下,理疗项目兼具身体舒缓与精神减压功能,需求持续增长 [40][42] 政策合规性 - 医保报销理疗项目符合《社会保险法》,定点机构就诊属于政策允许范围 [46] - 统筹基金不存在"清零"概念,年度支付限额为报销上限而非个人账户 [56] - 医生评估后开具治疗单,与商业按摩店存在本质区别 [60]
丰富消费场景 提高消费热度丨新乡解锁消夏新潮流 中医馆“搬”进夜市
河南日报· 2025-07-09 07:35
中医夜市模式创新 - 新乡各地将传统中医药服务与现代夜市经济结合,通过"专家义诊+疗法体验+非遗展示+食药品鉴"四大板块嵌入居民社区生活圈 [1] - 获嘉县中医院每周五、周六晚7点至9点设置中医夜市,中医专家现场把脉问诊、辨识体质,辨证开方并普及健康知识 [1] - 卫辉市人民医院每周二、周四晚开展"健康夜市"活动,提供中医药传统疗法体验和健脾化食中药汤饮 [2] 中医服务内容 - 特色中医疗法体验区人气最旺,包括针灸、推拿、火龙罐等项目 [1] - 现场展销应季养生茶饮、中药手串、药食同源产品,将中医药融入日常生活 [1] - 封丘县中医院每周五晚提供免费中医特色诊疗服务,讲解四季养生常识及"治未病"理念 [2] 经济效益 - 中医夜市带动周边30余家小吃摊、文创店日均增收超60% [2] - 获嘉县滨河公园烤冷面摊主表示中医夜市使每晚营收翻倍 [2] - 形成"中医诊疗聚人气、周边消费增活力"的良性循环 [2] 社会影响 - 中医夜市成为新乡市民新社交地标,提升群众从"治病"到"防病"的健康意识 [3] - 凤泉区"仲夏夜享康养"活动构建"中医+西医+康复"全链条健康服务体系 [2] - 群众在夜市中练习八段锦、五禽戏等中医养生操,学习养生知识 [2]
“中医是值得一生体悟和实践的东方智慧”(我在中国·行耕记)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28 06:12
中医药国际化发展 - 德国籍中医马赛丽在中国学习并实践中医超过10年,拥有北京中医药大学学士和硕士学位,能使用多国语言与患者交流,助力中医药服务更具国际范儿 [4] - 中医药已推广到全世界约200个国家和地区,外籍中医在中医药国际化过程中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能够结合所在国家的文化背景和患者需求传播中医价值 [9] - 国医汇集团推出"国际青年中医健康服务团队计划",通过提供资金、品牌、供应链等支持,培养既精通中医又具备跨文化传播能力的中医药人才 [9] 中医药文化传播 - 马赛丽积极向外国朋友普及中医药文化理念,组织中医药文化交流活动,用德语解释中医健康理念,并展示中医养生食疗 [8] - 马赛丽开设中医培训强化班,分为德语班和英语班,已在上海、天津、长春等地举办多次,帮助外国人系统性学习中医 [8] - 一位参与培训班的学员学成后在德国巴伐利亚州开起了中医诊所,将中医带回故乡服务同胞 [9] 中医诊疗特色 - 中医临床注重辨证论治,针对病例的具体情况施以个性化治疗,问诊细节对判断体质对症下药很关键 [6] - 马赛丽在诊疗中充分考虑中外文化差异,用患者听得懂的方式解释中医的抽象概念和诊疗原理,例如通过舌苔照片展示"上火"的表现 [6] - 中医是温和的、润物细无声的,马赛丽曾通过中药汤剂配合艾灸的整体治疗方法,帮助一位长期受免疫性疾病困扰的外国患者症状明显好转 [6][7] 中医教育与学习 - 马赛丽初到北京学习中医时面临语言难题,中医术语晦涩难懂,德语里找不到对应词,她通过向老师和同学请教、泡图书馆等方式克服困难 [5] - 马赛丽通过自身经历感悟到中医不仅是疗法,更是一门与自然对话的古老智慧,每一味草药都承载着医者的良苦用心 [5][6] - 学好中医需要长期的知识积累和深入的临床实践,马赛丽提醒学习者要做好吃苦的准备 [9]
肯尼亚中医博士:我愿做一根联通中非的银针
中国青年报· 2025-06-24 15:44
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 - 非洲中非文化大使、中医博士夏瑞馥访问太仓市中医医院,为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出谋划策 [1][3] - 夏瑞馥提出在非洲合作建立中医药文化海外基地或示范中心,加强学术交流及医疗援助项目 [3] - 建议研发娄东文化创意产品拓宽传播渠道,引进薄荷等特色药材促进中草药在当地应用 [3] 中医药历史与传承 - 夏瑞馥与太仓渊源深厚,620年前郑和船队从太仓起航,2005年她以实习生身份到访,2025年以中医博士身份归来 [3] - 参观太仓中草药种植园了解道地药材种植,拜访带教老师交流针灸技艺传承 [3] - 太仓市中医医院表示将深入挖掘、保护与创新转化娄东中医文化 [4] 中医药文化交流 - 夏瑞馥在"娄东中医文化交流座谈会"上结合非洲需求提出传播建议 [3] - 强调中医是中国瑰宝也是全人类共同礼物,愿联通中非让中医药惠及更远地区 [4]
夏至到!南京“冬病夏治调理季”全面启动
南京日报· 2025-06-23 10:26
中医药行业动态 - 南京多家医院启动冬病夏治调理季 江苏省中医院组织多科室专家开展义诊 提供免费穴位贴敷体验 [1] - 冬病主要指受寒气侵袭易发作的呼吸系统 消化系统疾病及痛症 夏治利用夏季阳气升发特性进行预防性调理 [1] - 中医认为夏至节气可预示当年夏季气候趋势 今年雨水多湿气重 体质调理应从夏至开始而非仅限三伏天 [1] 冬病夏治疗法发展 - 调理季提供穴贴 中药 针灸 推拿 药膳等多种疗法 其中三伏贴和三伏灸普及最广 [2] - 为适应现代社会 医院创新推出全新穴位贴敷 如针对湿气重和肥胖问题的减脂祛湿贴 [2] - 今年冬病夏治调理季将持续至8月28日 南京各医院将陆续推出更多惠民措施和调理方案 [2]
葡萄牙中医师:“中医改变了我对生命与健康的理解”
新华社· 2025-06-18 13:28
中医药在葡萄牙的发展 - 葡萄牙中医师鲁特·卡鲁若认为中医是真实可用的完整医学体系,关注人的整体状态,包括身体、情绪和心理层面,并针对个体进行个性化治疗 [1] - 2025年4月,10余名葡萄牙中医师前往江西中医药大学进行为期三周的实习,深入临床实践并学习针灸、推拿、艾灸等技术,参与中药处方开具 [1] - 葡萄牙学员们还参观了中医博物馆、中药制剂实验室、产后康复中心及药房,近距离感受中医文化的深厚底蕴 [1] 中葡中医药合作基础 - 葡萄牙是较早完成中医立法的欧洲国家之一,2024年将传统中医学纳入国家高等教育学位体系 [2] - 中葡双方在中医药学科设置、学术研究、校际合作、人才培养和临床诊疗等领域已有扎实合作基础,包括设立"传统医药学联合实验室"和本土中医人才培训学校 [2] - 葡萄牙全国有200余家中医诊所,年服务患者超过50万人次,针灸、推拿、中草药等疗法日益融入当地民众的健康生活选择 [2] 中医药在葡萄牙的接受度与未来展望 - 中医药在葡萄牙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民众基础获得较高接受度和美誉度,已成为葡萄牙医疗体系的重要补充 [2] - 里斯本中医学校校长若泽·法罗希望未来两国加强信息化合作,推动中医智能化平台建设,为临床提供更好支持 [2] - 葡萄牙中医师希望再次前往中国学习,继续精进中医技能,并将中医理念推广给更多葡萄牙民众 [3]
“期待更多南非民众了解中医、爱上中医”
人民日报· 2025-06-07 05:27
中医药在南非的推广与发展 -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主办的"健康丝路·天府有约——2025四川中医药南非行"活动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大学举办,吸引数百名中南民众参与 [1] - 南非居民舒特通过中医针灸缓解了因脊柱骨折手术导致的背痛,并在活动中获得膏药和后续康复指导 [1] - 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杨兴平强调中医药的文化底蕴和健康价值,指出其已成为中南两国文明交流的重要纽带 [1] 南非中医教育与临床实践 - 约翰内斯堡大学于2020年开设针灸课程,是非洲较早开设中医针灸课程的高校之一,目前已成为热门专业 [1] - 该校针灸专业已形成完整本科教育体系,并成为博士学位授予点,正培养大量南非本土中医医师 [1] - 约翰内斯堡大学补充医学系每月接待上百名患者,中医针灸中心通过定期义诊和宣介活动提升当地民众对中医的认知 [2] 中医诊疗的本地化与效果 - 约翰内斯堡大学毕业生塔斯尼姆·帕特尔开设中医诊所,针灸对肩周炎、颈椎病等疾病效果显著,患者症状大幅减轻 [2] - 中医诊疗为南非民众提供多元选择,其效果正被越来越多当地民众熟知和认可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