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讲真
icon
搜索文档
量子之歌的转型征途
经济观察网· 2025-07-22 09:48
公司转型与战略布局 - 量子之歌在上海MINISO LAND全球壹号店线下首发潮玩原创IP SIINONO(赛诺诺),单日销售数千个盲盒,拉动店铺销售额环比上涨31.3% [1] - 公司以2.35亿元现金完成对深圳熠起文化(Letsvan)61%股权的控股收购,后者业绩及现金流自4月1日起并入合并报表 [1] - 转型潮玩领域采取"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策略:Letsvan负责IP设计,合资公司负责明星推广,量子之歌聚焦资源效率与全球化布局 [2] - 公司已储备逾15个潮玩IP,2024年计划重点运营2~3个IP以夯实品牌根基 [9]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国内潮玩市场预计2026年总价值达1101亿元,年均增速超20% [2] - 行业竞争维度扩展:品类从盲盒向毛绒玩具、可动玩偶等多元化发展,跨界IP融合加速 [6] - 供应链技术进步使新品打样周期从6个月压缩至72小时,智能排产与模块化生产技术提升行业壁垒 [6] - 潮玩IP热销周期通常不超过3个月,企业需快速迭代设计以应对市场变化 [9] 公司运营模式创新 - 潮玩IP推广方式转变:从依赖影视内容转向明星代言直接建立情感纽带 [7] - 与乐华娱乐合资成立公司,利用明星资源推动WAKUKU IP走红,并入驻名创优品等渠道扩大覆盖 [8] - 搪胶毛绒工艺创新提升产品质感与情绪共鸣效果 [7] 收购标的与IP表现 - Letsvan成立于2020年,旗下原创IP包括"又梨"(销量超300万只)、PIDOL和WAKUKU [4] - Letsvan创始人战绘宇注重团队协作设计,强调IP对民众情绪诉求的表达 [5] 资本动态与行业参与 - 万达电影子公司与儒意星辰共同投资1.44亿元入股52TOYS,阅文参与投资毛绒潮玩品牌"超级元气工厂" [2] - 产业资本介入推动行业全链条竞争,需构建供应链韧性、运营深度、渠道广度和工艺精度四大核心能力 [10]
断货的WAKUKU,救不动主业崩塌的量子之歌? | BUG
新浪财经· 2025-07-08 08:20
WAKUKU市场表现 - WAKUKU凭借"小野孩"形象和明星营销策略成为Z世代追捧的新宠,线上和线下渠道均显示缺货,部分款式断货半个月且补货数量仅5-6盒[2][3] - WAKUKU二手市场价格相对平稳,成为预算有限玩家的"平替"选择,但6月中旬个别款式价格明显上涨,如"甜心兔"吊卡二手价从150元涨至320元,较发售价129元翻1.5倍[2][5] - WAKUKU与LABUBU设计相似但价格更低,营销策略对标LABUBU,通过签约泰国艺人Faye Peraya和明星带货快速提升知名度[4] 量子之歌收购Letsvan - 量子之歌2025年3月完成对Letsvan约61%股权的收购,切入IP潮玩赛道,股价今年至今涨幅近350%[3][7] - 收购Letsvan被视为开辟"第二增长曲线"的战略举措,中国潮玩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的1742亿元增长至2029年的3357亿元,人均玩具消费仅为美国的1/5[7] - WAKUKU对量子之歌的业绩贡献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公司仍面临主营业务恶化的挑战[7] 量子之歌主营业务恶化 - 2025财年第三季度营收约5.71亿元,同比下滑39.6%,在线学习服务收入同比下降43.6%至4.672亿元,企业服务收入下降26.1%[8][9] - 付费学员数量从2024年6月末的170万锐减至2025年第一季度的30万,不到一年流失近150万用户[10] - 公司面临大量用户投诉,黑猫投诉显示启牛学堂和讲真学堂累计投诉量分别超过5100条和8000条,退费率居高不下,2021至2024财年分别退还2.497亿元、2.924亿元和4.34亿元学费[10][13] 量子之歌战略调整 - 公司大幅削减市场与销售费用,2025财年第三季度该项开支同比下降45.8%至3.95亿元,净利润由1460万元增至4114万元[9] - 创始人李鹏计划以潮玩IP为核心拓展多元消费场景和全球化布局,但需解决教育业务信任危机和潮玩业务规模效应不足的问题[13] - 公司经营模式曾引发监管关注,国内运营主体因虚假宣传和公示信息不实被罚款并列入经营异常名录[13]
互联网真是换了一批人了:刘宇宁,这条锦鲤的奇幻漂流!
搜狐财经· 2025-06-03 23:45
抖音平台内容生态演变 - 2018年抖音平台涌现出"摩登兄弟"等原生内容创作者 通过街头表演形式获得早期流量爆发 典型表现为安东老街直播《讲真的》获极高互动 [1] - 平台内容呈现南北地域差异化发展特征 南方新兴势力与北方原生网红形成早期竞争格局 这种区域竞合关系推动内容多元化 [1] 艺人IP商业化路径 - 艺人刘宇宁完成从素人到多栖艺人的转型 通过OST(影视原声)领域建立专业壁垒 其演唱的影视歌曲形成"爆款制造机"效应 [1] - 采用"影视+音乐"双轮驱动模式 既参演《折腰》等影视作品 又通过OST强化行业存在感 实现IP价值最大化 [1][5] - 通过直播等新型互动方式维护粉丝关系 包括剧组直播连麦、签名互动等 构建"宠粉"人设提升用户粘性 [5] 影视宣发创新模式 - 在《一念关山》宣发中采用主演主导的"直播圆桌"形式 通过剧组集体直播化解争议 创造单场直播观看量高峰 [3] - 开创艺人深度参与剧集危机公关的新模式 主演直接面对观众沟通 有效扭转舆论风向 [3] 互联网造星机制 - 抖音等短视频平台成为素人崛起核心渠道 典型案例从街头表演者成长为影视歌三栖艺人仅用5年时间 [1][7] - 新一代网红的生命周期显著缩短 但头部艺人通过跨界发展可突破内容平台局限 实现职业生涯延展 [1][7]
量子之歌:创新驱动服务升级 深耕多领域满足多元需求
江南时报· 2025-05-12 14:40
公司业务架构 - 公司作为国内知名综合服务提供商,旗下拥有千尺学堂、启牛学堂、讲真学堂等成熟业务板块,构建覆盖终身教育、健康消费等领域的服务体系 [1] - 采用"线上+线下"融合模式优化服务体验,并在现有业务框架内探索多元化发展路径 [1] - 旗下教育品牌形成多维互补矩阵:千尺学堂面向中老年群体提供传统文化课程,启牛学堂聚焦金融理财教育,讲真学堂提供记忆力提升等知识服务 [1] 运营与技术策略 - 通过智能算法匹配用户学习进度,搭建线上知识库与线下活动联动的服务机制,平衡教育服务的温度与效率 [4] - 课程设计注重趣味性与实用性平衡,采用模块化教学、案例解析等形式增强用户参与感 [4] 业务拓展方向 - 在巩固教育、健康消费核心业务的同时,基于消费市场洞察启动潮玩领域尝试,计划开发面向年轻群体的文化创意产品 [4] 发展愿景 - 未来将以创新为驱动力优化产品服务,通过技术赋能提升运营效率 [4] - 秉持长期主义理念推进可持续发展策略,目标成为"大人们最喜爱和信赖的长期伙伴" [4]
靠教中老年人学钢琴爆赚,量子之歌又盯上了年轻人?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4-13 15:33
公司业务布局 - 业务覆盖用户全生命周期阶段,包括千尺学堂(中老年兴趣学习)、芝秋堂(中老年健康养生)、启牛学堂(成人金融素养)、Letsvan(青少年潮玩)及Kelly's Education(香港在线教育)[1] - 集团官网披露核心业务为千尺学堂、Letsvan、芝秋堂、启牛学堂四大板块[3] - 原核心业务财商教育(启牛学堂、伴财学堂)地位下降,伴财学堂在2022年品牌升级后逐渐边缘化[5] - 终身学习平台"讲真"未列入集团业务,该品牌因大量投诉(黑猫平台累计7841件)可能被边缘化[5][6] 财务表现 - 2025财年Q2营收7.3亿元(同比-25.89%),净利润1.3亿元(同比+17.8%)[1] - 2024全年营收37.95亿元(同比+23.17%),归母净利润3.86亿元(同比+455.21%),实现扭亏为盈(此前三年累计亏损6.58亿元)[1] - 现金储备超12亿元(2025财年Q2),注册用户达1.4亿[12] 业务单元分析 千尺学堂与芝秋堂 - 千尺学堂提供中老年站桩/书法/钢琴课程,衍生品牌芝秋堂主打黄精精粹液(定价199-499元/盒)[5][7] - 芝秋堂线上渠道销量:天猫200+件、京东26件、拼多多13盒[7] Letsvan潮玩业务 - 2025年3月以2.1亿元收购Letsvan 60%股权,切入潮玩赛道[8] - 盲盒售价103.35元(京东),推测生产成本15-30元,通过东莞供应链控制成本至39-69元区间[12] - 收购动机或源于泡泡玛特(2024营收130.38亿元/+106.92%)和TOP TOY(2024营收9.8亿元/+45%)的行业示范效应[9][10][11] 战略调整 - 从财商教育向全年龄段多元化转型,重点拓展中老年(千尺/芝秋堂)与青少年(Letsvan)市场[1][8] - 通过收购实现业务协同,利用1.4亿用户基础导流至新业务[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