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牵挂》

搜索文档
十二代学子接力演绎乡村支教故事
中国青年报· 2025-05-14 10:00
话剧《牵挂》演出概况 - 华中农业大学原创志愿服务主题话剧《牵挂》时隔11年再次赴京演出,在中央团校上演 [1] - 该剧2013年曾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演出,当时以5万元制作费获得专业戏剧界高度评价 [1] - 本次演出吸引中央团校领导、团中央机关干部及全国进修学员等500余人观看 [2] 创作背景与内容 - 剧本由一级编剧习志淦创作,以徐本禹、赵福兵、张瑜三位华农优秀学生为原型 [1] - 主线讲述主人公"张福禹"放弃保研赴湖北恩施支教的故事,展现青年奉献精神 [1][2] - 通过四个家庭冲突、三代人命运起伏、两份情感取舍等戏剧结构呈现主题 [1] 演出效果与社会反响 - 120分钟演出获得全场观众起立鼓掌,新疆团干部评价其为"生动教材" [2] - 该剧已在全国公演70余场,参与学生演员达六七百人 [8] - 中央团校此次邀请演出是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 [8] 剧社传承与学生成长 - 历经12代演员传承,成为华农新生入学教育及毕业季固定活动 [4][7] - 演员周靖琰为塑造角色苦练恩施方言,反复练习数十遍发音 [5] - 学生刘柏亨从话剧"小白"成长为能精准传递角色情感的演员 [7] 现实影响力 - 多名参演学生受剧情感召成为支教教师、基层选调生或投身乡村振兴研究 [8] - 编剧习志淦指出该剧让青年"在角色中寻找使命"是其核心价值 [8] - 剧中经典台词"我愿是一滴水"成为华农学子精神信条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