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精神

搜索文档
广东实现21地市信访志愿服务全覆盖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8-25 16:04
日前,广东信访春雨志愿服务队成立一周年座谈会在省信访局召开。自成立以来,该志愿服务队累计开 展暖心接访服务174批230人次,覆盖广州、湛江、佛山等多市,成功化解了一批信访矛盾纠纷。 如今,在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进程中,信访志愿者已成为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近一年间,广东信 访春雨志愿服务队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拓展阵地下沉接访,努力做细群众的思想疏导工作,用心做 实解决群众诉求工作,将信访问题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比如,"春雨志愿服务队黄埔工作 室"协调肇庆市广宁县与广州市黄埔区联动,一周内解决了某公司跨区域经济纠纷,既保障了企业合法 权益,又推动工人工资及时兑现。 打造信访志愿服务特色品牌 一名志愿者就是一面旗帜,一次志愿服务就是一次文明的传递。座谈会上,朱广建、梁小克、禤国明等 队员讲述了参与信访志愿服务以来的所思、所想、所感。 据悉,为健全完善全省信访志愿服务体系,加快推进社会工作与信访工作深度融合,省信访局在全国率 先组建信访志愿服务队。去年8月16日,广东信访春雨志愿服务队正式成立并举行了授旗仪式。自此, 广东信访志愿服务进入了体系化、规范化、品牌化建设的新阶段。 近一年来,广东有力推动信访 ...
陕西省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座谈会召开
陕西日报· 2025-08-24 06:24
志愿服务发展现状 - 陕西省志愿者数量达750万人 志愿服务组织超过5万家[1] - 志愿服务在基层治理 民生服务 生态保护及重大活动服务保障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1] - 陕西省10个先进典型入选2024年度全国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 覆盖全部类别[1] 政策支持与发展方向 - 省委社会工作部将完善激励嘉许机制并强化资源支持[1] - 加快提炼形成可复制的模式和典型案例"教材" 推动志愿服务规范化 专业化 常态化发展[1] - 引导志愿服务深度融入中心工作 提升服务大局贡献度[1]
青春华章·豫你同行┃青春不一定轰轰烈烈 微光成炬也有动人的温暖
中国青年报· 2025-06-25 09:03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青年志愿者活动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子孟瑞鹏为救两名落水儿童牺牲 生命定格在23岁 其精神成为激励他人的温暖光芒 [1] - 孟瑞鹏在日记中强调理想与良心的坚守 这成为华水学子的共同座右铭 激励他们投身志愿服务 [2] - 自2012年起 华水连续13年派遣60名青年志愿者赴贵州黔西南安龙县支教 通过教育帮扶改变当地孩子命运 [2] 支教团具体行动 - 华水第二十届研支团团长刘帅冶向山区孩子承诺"知识改变命运" 团队成立临时党支部开展红色教育 播撒爱国种子 [2] - "孟之舟"志愿者服务队以孟瑞鹏命名 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精神 开展敬老院陪伴、防艾宣传、留守儿童关爱等公益活动 [5] - 志愿者通过"以爱抗艾"等公益活动普及健康知识 同时参与社区服务 用点滴善举汇聚社会暖流 [5] 精神传承与影响 - 孟瑞鹏生前笔记中"施与受是硬币两面"的观点被志愿者奉为座右铭 强调付出与快乐的辩证关系 [5] - 华水通过塑像等形式纪念孟瑞鹏 其舍己救人事迹和精神持续影响校园文化 [3] - 支教团在贵州与学生合影留档 体现教育帮扶工作的延续性与团队凝聚力 [5]
在“无树之城”的荒芜中,感受“扎根”的力量
中国青年报· 2025-06-18 06:48
根据提供的文档内容,该文章主要围绕个人奉献精神和在艰苦环境中的坚守与成长展开,并未涉及具体的公司或行业信息。因此,按照任务要求,无法提取与公司、行业相关的投资分析要点。以下是文章核心内容的非商业性总结: 精神奉献与坚守 - 谈海玉在那曲市人民医院(2018年前为"那曲地区人民医院")坚守19年,克服海拔4500米的高寒缺氧环境与医疗资源匮乏等困难 [2] - 通过抄写药方、学习藏语、心理疏导等方式突破医疗障碍,被牧民尊称为"曼巴"(藏语医生) [2] - 高原环境最终影响健康被迫离开,但转至拉萨那曲第四高级中学继续服务高寒地区学生,并考取心理咨询师等资质拓展服务能力 [3] 教育领域的类比 - 支教经历与医疗奉献形成镜像:同样面临环境适应(黄土高原沙尘/高寒风沙)、知识传递障碍(学生理解困难/牧民治疗依从性低)等挑战 [1][2] - 通过课程本土化(融入"土壤与作物"等乡土内容)与持续改进教案实现教育价值,激发学生职业理想 [2] 精神传承体系 - 新一代志愿者杨鑫芳接棒那曲市人民医院岗位,形成奉献精神接力 [4] - 那曲市人民医院从土坯房发展为全国海拔最高三甲医院,体现集体坚守成果 [4] - 个人短暂奉献(如一年支教)与长期坚守(19年)共同构成西部开发的"精神星图" [4] (注:根据任务要求,未包含风险提示、免责声明等非相关内容)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央广网· 2025-05-23 09:17
精神文明建设实践 - 安徽铜陵翠湖公园举办百对新人集体婚礼 体现婚俗改革成效 新人表示集体婚礼创造共同美好回忆[1] - 陕西宝鸡金台区通过方言小品和景区创意标语推动婚俗改革 红白事宜费用普遍下降[1][2] - 太原市文艺小分队开展巡演 包含快板音乐舞蹈等节目 促进城乡文化交流[2] 文化设施与志愿服务 - 全国图书馆博物馆免费开放 农家书屋文化礼堂等设施建设完善 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2] - 全国实名注册志愿者达2 39亿人 志愿精神广泛传播[4] - 南昌西湖区开展"伙伴计划" 社会组织与街道对接 精准满足居民课后培训及健康文艺需求[4] 文明创建活动 - 全国文明村河南兰衣赵村组织传统节日活动 营造敬老爱老风气[4] -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成为理论宣传文化展示移风易俗平台 服务基层群众[5] - 时代楷模中国好人等评选活动强化榜样引领 群众性创建活动培育健康社会风尚[3]
十二代学子接力演绎乡村支教故事
中国青年报· 2025-05-14 10:00
话剧《牵挂》演出概况 - 华中农业大学原创志愿服务主题话剧《牵挂》时隔11年再次赴京演出,在中央团校上演 [1] - 该剧2013年曾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演出,当时以5万元制作费获得专业戏剧界高度评价 [1] - 本次演出吸引中央团校领导、团中央机关干部及全国进修学员等500余人观看 [2] 创作背景与内容 - 剧本由一级编剧习志淦创作,以徐本禹、赵福兵、张瑜三位华农优秀学生为原型 [1] - 主线讲述主人公"张福禹"放弃保研赴湖北恩施支教的故事,展现青年奉献精神 [1][2] - 通过四个家庭冲突、三代人命运起伏、两份情感取舍等戏剧结构呈现主题 [1] 演出效果与社会反响 - 120分钟演出获得全场观众起立鼓掌,新疆团干部评价其为"生动教材" [2] - 该剧已在全国公演70余场,参与学生演员达六七百人 [8] - 中央团校此次邀请演出是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 [8] 剧社传承与学生成长 - 历经12代演员传承,成为华农新生入学教育及毕业季固定活动 [4][7] - 演员周靖琰为塑造角色苦练恩施方言,反复练习数十遍发音 [5] - 学生刘柏亨从话剧"小白"成长为能精准传递角色情感的演员 [7] 现实影响力 - 多名参演学生受剧情感召成为支教教师、基层选调生或投身乡村振兴研究 [8] - 编剧习志淦指出该剧让青年"在角色中寻找使命"是其核心价值 [8] - 剧中经典台词"我愿是一滴水"成为华农学子精神信条 [7]
“水利”黔乡十三载:用青春做渠浇灌希望之花
中国青年报· 2025-05-10 06:28
支教团队发展历程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研究生支教团自2012年起连续13年派遣60名队员赴贵州黔西南安龙县支教 [1] - 首批3名队员于2013年7月放弃出国和工作机会开启支教征程 [2] - 团队成立临时党支部并开展红色教育,通过升旗仪式、主题班会等形式传播志愿精神 [2] 支教模式创新 - 开发特色教学方法:将地理课与"三疑三探"教学法结合提升成绩,艺术专业队员用连环画讲解课文 [2][3] - 建立20余个特色社团包括梦想课堂、普通话社团等 [3] - 推行"学导课堂"和送教上门服务,引入"守护花蕾计划"提供生理卫生教育 [3] 教育成果转化 - 通过书法课增强传统文化兴趣,航天科普课激发"飞天梦" [4] - 梦想课堂引导孩子树立"走出大山"的信念,有学生描述教师表扬"像照亮心灵的星星" [4][6] - 非师范专业队员成功将"基础最差班"地理成绩提升至重点班水平 [2] 双向成长价值 - 队员收获教学相长体验,如调皮学生因绘画教学产生行为转变 [6] - 学生用作业本留言反馈教师影响,称其话语"像照亮心灵的星星" [6] - 团队总结支教是"用一年时间做终生难忘的事",实现青春价值与社会贡献的统一 [5][7]
“志愿红”绽放“劳动美”
杭州日报· 2025-05-06 10:39
"奶奶您好,需要帮您提行李吗?"5月4日上午,杭州东站自助购票大厅里,15岁的金雨佳正热情地 帮助旅客。她胸前的红领巾崭新,腼腆的脸庞写满认真。这个假期,像金雨佳这样的"学生义警"共有百 余名,他们经过专业培训,在站内开展文明引导、秩序维护、问路咨询等服务。"看到学生们认真的样 子,我们更要全力做好志愿服务工作,做好大家的榜样。"东哥东姐义警队领队王婵表示。从"学生义 警"到"东哥东姐",这场跨越年龄的爱心接力,让城市窗口更加明亮与温暖。 5月5日,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谢以琳站在杭州西站进站口,手持指引牌,声音清亮:"前往候车大 厅的旅客,请往这边走!"这句话,她一天要重复数百遍,却始终面带微笑。 作为杭州的城市"动脉"之一,杭州西站在假日期间迎来客流高峰。余杭区委社会工作部联合团区委 提前部署,分别在志愿者服务台、自助售票机、进出站口等区域设置了10个志愿服务点位,有310名志 愿者坚守岗位,他们不仅提供路线指引、行李搬运等服务,更化身"活地图",为游客推荐特色美食和小 众路线。 志愿服务的温度,不仅体现在熙攘的景区,更藏在社区的角落。"五一"假日期间,东湖街道小林社 区格外热闹——社区志愿者为外卖小哥送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