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中性策略产品

搜索文档
量化中性策略到底是怎么赚钱的?买中性产品还要择时吗?
雪球· 2025-06-29 14:45
量化中性策略的核心逻辑 - 通过多头端买入股票和空头端做空股指期货对冲市场风险(beta),仅获取选股超额收益(alpha)[3] - 实际收益需扣除基差成本(股指期货与现货价格差值),贴水状态(期货价格低于现货)会增加对冲成本,升水状态则降低成本或增厚收益[5][8] - 基差收敛特性决定期货与现货价格到期时必然趋同,建仓时的基差水平锁定成本,短期净值波动不影响最终收益[5][8] 历史表现与市场环境分析 - 2019-2024年连续六年正收益,但分化显著:2019-2020年两位数收益(14.50%、10%+),2024年受极端行情影响仅3.05%[9][10] - 2019年基差收敛降低对冲成本,市场波动率提升带动多头超额收益;2020年结构化牛市推动多头端表现,基差波动温和[12] - 2024年2月小微盘流动性危机导致多头溃败+贴水扩大,9月股指期货罕见升水引发强制平仓,两次回撤达-10%[13] - 2025年小市值风格强势+贴水历史极值推动中性策略领先,5月收益居各策略之首[14] 策略适用性与择时关键 - 收益公式为“超额收益-基差成本”,最佳环境为高成交量/波动率(多头)与低贴水/升水(空头)[15] - 极端贴水时新建仓成本过高,短期净值上涨不可持续;贴水收敛至10%左右为较佳入场时机[15] - 已建仓产品受基差短期变化影响净值,但到期收益由建仓成本锁定[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