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秀拾光街区
搜索文档
身边的经济故事·我的“十四五”丨老厂房赶上“新潮流”
人民日报· 2025-10-23 09:52
项目背景与转型契机 - 长沙锦纶厂建于上世纪80年代 曾是长沙重要的轻工业生产基地 后于2006年停产[1] - 厂区经公司化改造为长沙博达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负责后续资产管理与产业模式探索[1] - 转机发生在2020年 "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城市更新 改造提升老旧厂区等存量片区功能[1] 项目定位与改造方案 - 项目被列为长沙城市更新重点和试点工程 定位为"都市新型潮集大市场"[2] - 改造方案包括产业出新 集工作、生活、教育、休闲于一体 新建区与旧改区相结合[3] - 方案强调形象出新 通过引入知名品牌使街区变身潮流中心 以及空间出新 融合工业元素和现代设计打造消费新场景[3] 改造规模与经济效益 - 项目改造物业约6万平方米 招商率达到90%以上[3] - 市场年交易额近10亿元 管理方年收入从379万元增加到4000余万元[3] - 项目每年为区域所在地带来税收近5000万元 并提供就业岗位约4000个[3] 全国城市更新行业概况 - "十四五"时期 全国累计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4万多个 惠及4000多万户、1.1亿居民[5] - 行业在基础设施更新方面成效显著 包括加装电梯12.9万部 增设停车位340多万个 更新改造地下管网84万公里[5] - 中央政策支持力度大 "十四五"时期中央预算内投资累计安排超过4700亿元支持相关基础设施建设[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