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防蚊液
icon
搜索文档
夏季,常见蚊虫如何应对(服务窗)
人民日报· 2025-05-21 06:02
蜱虫一旦咬人就会释放麻醉物质和毒素,引发局部瘙痒、红肿、溃烂和发热等症状,严重时可能让人淋 巴结肿大、面瘫、四肢麻木,甚至死亡。 入夏,气温上升,蚊虫进入活跃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少麻烦。被蚊虫叮咬,轻则皮肤发痒、红肿、 起疙瘩,重则可能导致皮肤溃烂、发热、淋巴结肿大,患上传染病甚至死亡。 蜱虫、隐翅虫、蚊子都是夏季常见蚊虫,如何防范它们的叮咬,若被叮咬又该如何处理?记者采访了医 疗专家。 蜱虫叮咬后,别硬拉硬拽 每到夏季,户外运动者或经常从事园林绿化工作的人总会特别注意防范蜱虫。 蜱虫,在一些地方又叫"狗豆子""草爬子",主要呈圆形或卵圆形,背腹扁平,只有2至10毫米长,一般 呈红褐色或者灰褐色,它们腿短、不会飞,因此活动范围不大。 目前,全球已发现的蜱虫有800余种,我国有记录的蜱虫就有100多种,它们喜欢生活在林木、草地、灌 木丛等地方。 武汉市中心医院皮肤科主任高英在坐诊过程中就发现有患者被蜱虫叮咬。"好在患者没有硬拉硬拽它, 而是到医院寻求帮助。"高英回忆。 为什么被蜱虫叮咬后不要硬拉或硬拽?高英介绍,因为蜱虫的头和口器较小,被咬后如果硬拉或硬拽, 容易将蜱虫的口器和头部残留体内,引发感染。 "如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