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露水

搜索文档
家里虽无“化骨水”,但风险也不低
解放日报· 2025-09-25 11:35
文章核心观点 - 家用化学品存在被忽视的“化皮”风险 消费者使用和存放时安全意识不足 需加强防护和规范操作 [1][2][3][4][5][6][7][8] 家用清洁剂风险 - 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 具有强氧化性和腐蚀性 直接用手接触会灼伤皮肤 [2] - 含酸清洁剂如洁厕灵酸性成分会迅速刺激皮肤 引发灼烧感、刺痛感 接触时间较长可能破坏皮肤角质层和深层组织 造成化学灼伤 出现水疱、脱皮 [2] - 家用去污剂如火碱(氢氧化钠)、去渍灵和重油污清洁剂含有强碱性成分和表面活性剂或溶剂 直接接触皮肤轻则破坏皮肤屏障导致脱皮、刺痛 重则引发灼伤 [3] - 碱性疏通剂溶于水时会释放大量热量 若未按说明操作可能导致溶液沸腾、喷溅 高温腐蚀性液体可造成皮肤严重灼伤 接触眼睛可能导致角膜损伤甚至失明 [3] - 含盐酸的洁厕灵与84消毒液等含氯消毒剂混用会产生有毒氯气 吸入后将刺激呼吸道 轻则导致咳嗽、胸闷、呼吸困难 重则引发化学性肺炎 [3] 日化品与制冷剂风险 - 浓度75%的酒精和含酒精免洗洗手液频繁使用会让皮肤失水、干燥 [4] - 酒精易挥发、易燃 给电器消毒需先断电冷却 存放需盖紧瓶盖并远离热源、火源 花露水、驱蚊剂中也含有比例不低的酒精 [4] - 指甲油含甲醛、甲苯等有害物质 卸甲油以丙酮为主 两者都易燃、有刺激性 长时间接触皮肤会导致皮肤脱脂 [5] - 发胶、啫喱水含有大量有机溶剂 易燃易爆 使用时要远离火源 避免与吹风机同时使用 存放需避开阳光直射并避免挤压碰撞 [6] - 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温度约为零下78.5℃ 直接接触会导致“冷灼伤” 低温对深层组织的损伤可能存在延迟反应 接触后出现皮肤苍白、麻木、疼痛需及时就诊 [7] 家用化学品存放要求 - 家用清洁剂、消毒剂等风险相对较高 不建议囤货 可按短期用量购买 存放位置需阴凉、干燥、通风 并远离孩子、宠物、食品和餐具 [8] - 酸性和碱性清洁剂不能混装或放在一起 以防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有毒气体或爆炸 [8] - 存放需保留原包装和说明 尽量不更换容器 原包装有成分和使用禁忌信息 若必须分装需使用耐酸耐碱专用容器并贴上标签 避免使用空矿泉水瓶等瓶壁较薄的塑料瓶 [8] - 未用完或过期的家用清洁剂、消毒剂不能随便倒入下水道 高浓度强酸、强碱类溶剂有喷溅、污染水质风险 还会腐蚀管道 应按照有害垃圾分类投放 [8]
秋天“小毒客”隐翅虫出没,这份防护指南请收好
齐鲁晚报· 2025-09-24 09:04
隐翅虫的生物学特征 - 隐翅虫体长为0.6-0.8厘米,外形类似大蚂蚁,头部和腹部为黑色,前胸和足部呈橘黄色,翅膀不明显 [4] - 隐翅虫喜好光亮和潮湿环境,常栖息于水田、草地及树林中,夜间易被灯光吸引飞入室内 [4] 隐翅虫的毒性作用机制 - 隐翅虫不咬人但体内含有强酸性毒液,其pH值在1-2之间,与浓硫酸相当,当虫体被拍打或碾压时会瞬间释放毒液 [6] - 毒液接触皮肤后伤害具有延迟性,第一天出现红斑和灼热感,第二天红肿加重并伴有灼痛及水疱,第三天可能出现黄色脓疱和剧烈痒痛 [7] 隐翅虫的正确处理与驱避方法 - 当隐翅虫落在身上时应采取“吹、弹、别拍”的方式,即用嘴吹走或借助卡片等物品将其弹飞,避免直接拍打或用手捏 [9][10] - 可在室内喷洒驱虫剂、使用灭蚊器、涂抹花露水或使用风油精香薰以有效预防隐翅虫 [10] 隐翅虫皮炎后的急救措施 - 皮肤沾染毒液后需立即用大量清水或肥皂水进行冲洗以中和毒液 [11] - 针对不同症状需采取相应药物处理,初期红肿可涂抹炉甘石洗剂,出现水疱糜烂可用生理盐水冷敷,瘙痒难耐可遵医嘱口服抗过敏药 [12] - 若出现脓疱、感染或剧烈疼痛等严重情况应立即就医,不可自行挑破水疱以免留疤或加重感染 [13] 隐翅虫的预防措施 - 应清理家中及周边杂草垃圾以减少隐翅虫栖息地,夜晚开灯时关好门窗或拉上窗帘以减少光源吸引 [14] - 在草地公园等户外场所应穿着长袖长裤减少皮肤暴露,可在纱窗窗台喷洒含味虫胺或拟除虫菊酯成分的杀虫剂形成防护 [14]
@大一新生丨入学必备物品清单,速来抄作业!
人民网· 2025-09-08 10:12
重要证件类 - 录取通知书、高考准考证、身份证为入学必备三件套,缺一不可 [4] - 需准备团员档案和学籍档案,并注意保持密封条完整 [4] - 建议准备1寸和2寸蓝白底证件照各一版,并同步存储电子版至云端 [4] - 需根据学校通知准备户口迁移证明,供需要迁移户口的同学使用 [4][5] 生活用品类 - 衣物准备包括当季衣物、内衣袜、睡衣,在南方上学可加购防潮用品 [5] - 床上用品如三件套和被褥,需提前查清学校是否统一发放 [5] - 个人清洁用品如牙膏牙刷毛巾和洗护套装,可优先选择旅行装,到校后再补货 [5] - 收纳工具如收纳盒和压缩袋,有助于保持整洁 [5] - 建议携带保温水杯 [5] 学习用品类 - 学习工具包括笔记本、草稿纸,用于预习和复习 [6] - 书写工具需准备黑色书写笔、2B铅笔和橡皮,作为考试套装提前备好 [6] - 可配备护眼台灯,作为深夜学习工具 [6] 电子设备类 - 通讯娱乐设备包括手机、充电宝和耳机,被形容为6G冲浪三件套,需认准3C标识 [8] - 建议携带带USB接口的多孔插线板,使用更为便捷 [8] - 可携带小功率吹风机,但需提前确认学校要求和电压限制 [8][9] - 建议选择内存稍大的笔记本电脑,方便存储学习资料 [7] 健康防护类 - 常备药品包括感冒灵、布洛芬,用于应对基础病症 [7] - 应急用品包括创可贴和碘伏棉签,用于磕碰等紧急情况 [7] - 防暑用品如藿香正气口服液,为军训必备 [7] - 个人护理用品包括暖宫贴和蒸汽眼罩,用于生理期和疲劳时刻的自我关怀 [7] - 军训防护组合包括防晒霜、花露水、湿巾和芦荟胶,需做好防晒和晒后修复 [8] 服饰鞋履类 - 需准备正装套装,用于社团面试、辩论等正式场合 [9] - 鞋类包括运动鞋和休闲鞋,满足不同场景需求 [9] 宿舍用品类 - 可准备小礼品,优先选择家乡特产,作为与室友破冰的工具 [9] - 隐私保护工具包括隐私床帘,用于打造私人空间 [10] - 休息辅助工具包括静音耳塞和遮光眼罩,减少宿舍成员间的互相干扰 [10] - 安全用品包括密码锁,用于衣柜抽屉防盗 [10] - 便利用品包括小药盒或药箱,用于药品分装 [10] - 可配备手机支架 [10] - 便利工具包括床边挂篮,便于随手拿取琐碎物品 [10] - 可配备迷你带灯化妆镜,用于日常和熄灯后的护肤化妆 [10] 购物建议类 - 慎买大功率电器如电煮锅等,需提前查阅校规 [11] - 大量洗发水、文具、纸巾等物品,若路途较远不方便携带,建议到校内采购 [11]
美容护理板块走强,嘉亨家化“20cm”涨停
证券之星· 2025-08-26 14:16
公司股价表现 - 美容护理板块震荡走强 嘉亨家化"20cm"涨停 报24.52元/股 [1] - 午间收盘换手率达22.24% 成交额3.02亿元 [1] 公司业务概况 - 主要从事日化产品OEM/ODM及塑料包装容器研发设计生产 是少数兼具日化产品及塑料包装研发设计生产能力的企业 [3] - 与强生/百雀羚/郁美净等多个国内外品牌客户建立长期互利共赢合作关系 [3] - 涉及防蚊业务 聚焦驱蚊液和驱蚊花露水两大品类 通过代工模式为国内外知名品牌提供一站式生产服务 [3] - 驱蚊液产品主打避蚊胺(DEET)配方 浓度覆盖5%至20% 满足户外/日常等不同场景需求 [3] - 驱蚊花露水以乙醇+植物精油为核心成分 兼具驱蚊与清凉止痒功能 部分产品添加薄荷脑等舒缓成分 [3] 公司产能布局 - 现有工厂包括母公司工厂/子公司上海嘉亨和湖州嘉亨工厂/孙公司珠海嘉亨和天津嘉亨工厂 [3] - 湖州嘉亨工厂为新建 一期已具备批量生产能力 可提供护肤/洗护/家居清洁类及塑料包装容器研发生产 [3] - 二期厂房已建设完毕 部分产线已投入使用 [3] 行业动态影响 - 基孔肯雅热疫情使消费者更加关注驱蚊产品 驱蚊贴/驱蚊液/花露水等防蚊驱蚊产品销量暴增 [3] - 公司表示生产经营情况正常 产能充裕且设施先进 [3] 行业趋势展望 - 化妆品行业整体业绩表现较为疲软 但部分公司凭借优秀产品力/灵活营销手法实现营收和归母净利润亮眼增长 [4] - 随着经济逐步复苏/促消费政策陆续出台 期待下半年需求端进一步修复 [4] - 中长期看 部分国货美妆企业提升研发投入 在国潮崛起背景下凭借出众产品力脱颖而出 [4] - 行业监管趋严 利好合规龙头企业 [4] - 建议关注强研发/产品力和营销能力优秀的国货化妆品龙头公司 [4]
“基孔热”令驱蚊产品更受关注,市场已逾百亿
新京报· 2025-08-20 22:00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驱蚊杀虫市场零售额达120.06亿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28% [1][2] - 狭义驱蚊市场规模从2017年51.81亿元增至2022年74.59亿元 预计2027年达101.70亿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7.56% [2] - 电热蚊香液成为最大细分品类 2022年规模达34.93亿元 占整体市场23.5% [11] 增长驱动因素 - 基孔肯雅热疫情刺激需求 京东平台驱蚊产品订单量环比增长60%-80% 叮当快药销量同比增长113%-138% [1][3] - 全球变暖导致蚊子活动范围扩大和周期延长 户外活动需求增加催生真实防蚊需求 [4] - 线上渠道高速增长 2022年线上规模18.27亿元 渗透率24.5% 2017-2022年年均复合增长率22.28% [2] 行业竞争格局 - 行业企业超2.1万家 其中50%成立于1-5年内 市场集中度低 [5] - 头部企业包括朝云集团(综合市场份额第一) 润本(线上占有率19.9%) 上海家化(六神花露水线下份额73.3%) 榄菊(蚊香盘类份额20.33%) [7][8] - 外资品牌庄臣 日本安速 Vape等加入竞争 [7] 产品创新趋势 - 产品形态从传统蚊帐 花露水扩展至电蚊香液 驱蚊喷雾 防护贴等多场景应用 [1][10] - 婴童护理品类线上渠道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5.1% 远高于线下3% [10] - 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如润本2024年研发费用3507.12万元同比增长36.49% 榄菊建立蚊虫观察室研究防蚊方法 [12] 出口表现 - 2025年1-6月蚊香出口量56267.3吨同比增长17.3% 出口额6115.8万美元同比增长15.3% [3] - 主要出口目的地为加纳 柬埔寨 菲律宾 塞内加尔和莫桑比克 [3] - 出口量前五地区为福建 广东 浙江 云南和江西 [3] 行业自律倡议 - 中国日用杂品工业协会呼吁反对恶性竞争 杜绝内卷乱象 [13] - 倡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聚焦产品功能升级和环保配方优化 [13] - 规范广告宣传用语 禁止夸大功效和概念炒作 [13]
与蚊子缠斗的北方居民
虎嗅· 2025-08-12 11:27
北京今夏蚊虫密度异常升高 - 北京今夏蚊子数量显著增多、叮咬更狠、活动期延长 主要由于副热带高压带来的潮湿高温和连绵降雨为蚊子繁殖提供了温床[1][10] - 截至7月29日 北京降水量达533毫米 较去年同期328毫米大幅增加 为历史同期第二多 7月共出现5轮暴雨天气过程[13] - 白纹伊蚊占比从2004年的不足4%升至2017年的14% 该蚊种毒性强、反应快、叮咬悄无声息[36] 居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 居民防蚊支出增加 有人购置电蚊拍、电蚊液、雷达喷雾剂等防蚊产品花费达两三百元[22] - 出租车司机因开空调驱蚊导致油耗增加 每月多耗油27升 额外支出196.02元[28] - 睡眠质量严重下降 有居民每晚仅睡2小时 需多次起床打蚊子[54][56] 防蚊产品需求激增 - 陶然亭公园放置共享花露水 60ml装6天内被用完 有人甚至将花露水倒入自带容器[32] - 写字楼加强消杀 保洁员每月人均消耗3-4瓶600ml杀虫剂[18] - 社区开展"无蚊社区"试点 43个社区申报 采用清、杀、挡、避防蚊"四字诀"[33] 蚊媒疾病风险引发关注 - 广东佛山爆发基孔肯雅热蚊疫 累计确诊病例超7000例 多地采取强制防蚊措施[44] - 北京居民担忧蚊媒疾病传播 有家长因担心病毒传播不敢靠近孩子[9] - 历史上蚊子曾导致520亿人死亡 占人类总数近一半 目前仍传播疟疾、登革热等疾病[40][41]
新消费派|清凉“三件套”卖遍全球 避暑消费带“火”清凉经济
新华财经· 2025-08-08 20:52
行业趋势 - "凉感"个护用品因高温天气迎来销售旺季,国货花露水、清凉油等产品通过研发和营销创新激活"清凉经济"[1] - 线上渠道成为关键增长点,抖音商城热门花露水品牌月销量超7万瓶,龙虎清凉油在美团买药平台月售超10万个,京东平台售出超200万个,近30天加购量飙升5倍[2] - 今年上半年香水及花露水出口额达19.28亿元同比增长14.2%,清凉油出口额1.26亿元同比大增50.3%,均价76.6元/千克[15][17] 产品创新 - 国产清凉类个护用品在配方、功效、包装上显著升级,强调天然植物萃取,推出无酒精、无色素、无香精配方,采用滚珠头和便携迷你装设计[4] - 品牌针对户外运动、儿童护理等细分场景推出差异化产品,如六神驱蚊蛋突出8.2小时长效驱蚊,润本等推出儿童专用止痒棒和花露水[5] - 老字号龙虎与七鲜超市联名推出"风油精味儿"软糖、雪糕、香氛套组,通过反差感引发年轻群体热议[5][7] 品牌策略 - 六神品牌将特性提炼为"爽",提供从"爽身"到"爽心"再到"爽神"的体验,构建长期品牌价值[8] - 上海中华药业成立大健康中心打造龙虎IP矩阵,拓展电商版图并自建直播矩阵,探索营销新路径[8] - 品牌方积极采纳消费者"花式用法"灵感,如六神推出买花露水送香薰瓶套装,润本等改用"可倒喷"喷头[4] 海外市场 - 国产清凉油、花露水在海外电商平台价格翻倍,国内20元的花露水售价达10美元(约70元),海外销量从几十到上百不等且好评率高[9][12] - 风油精、清凉油在东南亚、非洲被视为"硬通货",六神花露水成为境外游客高人气伴手礼,海外香水测评评分媲美奢侈品牌[22] - 上海中华药业计划将清凉油按药品分类取得海外销售许可,预计在印尼、马来西亚等市场优先突破[24]
不忍了!多地“以蚊治蚊”,记者实探“蚊子工厂”→
第一财经· 2025-08-07 22:20
行业背景与需求增长 - 蚊子传播疾病达80多种,包括疟疾、丝虫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等 [3] - 广东新增报告2892例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涉及佛山、广州、东莞等十余座城市 [4] - 大众防蚊意识提高,驱蚊灭蚊产品需求增长迅速,社区派发灭蚊片库存消耗快 [6] - 广东胜佳超市驱蚊灭蚊类商品销售量比7月前高出30%,华润万家广东区域驱蚊杀虫产品销量同比提升45% [7] 产品市场现状 - 驱蚊灭蚊产品差异化定位明显,如"婴儿适用"强调植物配方,"户外适用"突出凉感因子 [6] - 华南地区气温炎热时间长,驱蚊灭蚊产品销售周期长,秋季仍有需求 [6] - 防蚊驱蚊类产品主要停留在花露水、香包、气雾剂或蚊香等传统品类,包装沿袭传统,整体体量不大 [8] - 部分驱蚊产品存在"打擦边球"情况,回避"驱蚊"字眼,宣传含糊其辞 [8] - 明确标注防蚊驱蚊功能的产品需按农药标准生产管理 [8] 生物防治技术发展 - "以蚊治蚊"技术通过释放感染沃尔巴克氏体的雄蚊,使雌蚊虫卵无法孵化,降低蚊媒数量 [12] - 该技术成本约为每年每平方米2至3元,体量越大单位成本越低 [14] - 新加坡蚊子工厂对登革热病例控制效果达70%以上 [13] - 中山大学团队培育华丽巨蚊幼虫吞食白纹伊蚊幼虫,佛山尝试"养鱼防蚊"投放5200尾鱼苗 [12] 市场机会与挑战 - 防蚊驱蚊产品面临年龄断层、消费者老龄化趋势,需结合国潮和新消费开拓年轻市场 [8] - 行业可开发新颖香氛、香包、潮流挂件及中医药茶饮等产品 [8] - 生物防治业务具有季节性、地域性和突发性特点,需政府资源介入推动常态化 [17] - 企业期待更多政府合作,扩大技术应用范围和覆盖人口 [13]
暑运服务台 | 五花八门“消暑神器”哪些能带?有什么要求?
央视网· 2025-08-02 16:04
消暑神器携带规定 - 电动小风扇作为普通电器可以在列车上使用 只要不影响他人 [3] - 密封冰袋可以携带上车 但需确保包装完好无渗漏 [5] - 干冰因可能产生高压危及列车安全 严禁携带上车 [5] 防晒及日用品携带限制 - 非压力罐装防晒品如防晒霜、防晒乳可携带上车 [7] - 防晒喷雾等自喷压力容器产品单瓶容量不得超过150毫升 每人限带1瓶 [7] - 发胶、定型喷雾等同类产品总量不得超过600毫升 [7] - 花露水、香水等含易燃成分日用品单瓶容量不得高于100毫升 每人限带1瓶 [7] - 安检以瓶身标注容量为准 即使剩余液体少但标注超限也不允许携带 [7] 其他物品携带规定 - 含酒精、乙醚等易燃易爆成分的化妆品严禁携带上车 [9] - 含有75%酒精的消毒湿巾可以携带 [9] - 不确定物品可通过铁路12306APP、网站或客服电话查询 [9] - 不允许携带物品可通过托运或车站自助快递柜寄送 [9]
驱蚊防蚊产品热销,注意成分和喷洒部位
广州日报· 2025-08-01 10:00
防蚊驱蚊产品市场表现 - 防蚊驱蚊产品销量出现爆发式增长,大参林透露近期需求激增[1] - 大参林片区数据显示花露水月销量同比增长至少45%,驱蚊液月销量同比增长100%,风油精销量也有一定增幅[2] - 美团买药在广东地区驱蚊用品订单量环比增长超150%,线上需求显著提升[4] 产品分类与成分特点 - 花露水分"普通型"与"驱蚊型",普通型含酒精、香精、水,用于舒缓蚊虫叮咬;驱蚊型含驱蚊酯、避蚊胺或派卡瑞丁等成分[2] - 含驱蚊酯的花露水适合幼儿和敏感人群,含避蚊胺的产品驱蚊时效达2-8小时,适用于户外环境[2] 消费者使用指导 - 使用花露水需远离火源,建议点涂于裸露部位,避免面部喷洒及接触伤口、眼周、口鼻等敏感区域[3] - 儿童使用驱蚊产品应避免直接涂抹手部以防误食,婴幼儿使用普通花露水建议喷洒衣物或床周而非皮肤[3] - 花露水与风油精混用易致过敏,皮肤出现严重反应需及时就医[3] 线上渠道与服务动态 - 美团买药上线"防治蚊虫科学用药"专区,提供200多种驱蚊用品及科普、在线问诊、24小时送药服务[4] - 平台整体供给充足,可满足用户按需选购需求[4] 疾病防治相关咨询趋势 - 基孔肯雅热防治的在线问诊咨询量持续增加,专家提示出现高烧、皮疹、关节痛等症状需立即就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