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尼器

搜索文档
2025年中国建筑减隔震行业产业链图谱、政策、市场现状及未来趋势研判:隔震减震技术应用需求领域愈加广泛,到2026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50亿元[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02 12:44
行业概况 - 减隔震技术通过隔震器和阻尼器等设备降低地震作用,狭义上主要指建筑领域,采用该技术可降低地震能量传导20%-80%[1][2] - 建筑减震技术可降低地震作用20%-30%,隔震技术可降低50%-80%,隔震技术安全储备更大且震后维修成本更低[2][4] - 2024年建筑减隔震市场规模达64.23亿元,较2017年的6亿元增长近10倍,预计2026年将达150亿元[1][11] 技术对比 - 建筑减震技术应用范围广但设计复杂,隔震技术操作简单但适用性受建筑高宽比限制[4] - 隔震技术经济性更优,可减少上部建材用量并提升楼盘均价,减震技术可能增加工程造价[4] - 隔震产品使用年限普遍超过60年,减震产品多为50年,部分阻尼器仅30年[4] 政策环境 - 2021年《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实施,政策从"鼓励"转为"强制执行",覆盖区县从287个扩至648个[6][18] - 高烈度地区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强制采用减隔震技术,装配式建筑鼓励应用该技术[8][10] - 多地出台配套细则,如北京《减隔震技术规程》、新疆《应用管理办法》等,行业立法体系完善[9][10] 产业链格局 - 上游为钢材、橡胶等原材料,中游为震安科技等制造商,下游覆盖学校、医院、商住地产等场景[4][12] - 行业存在技术、服务和品牌三重壁垒,生产工艺复杂且需符合多项国家标准[12] - 主要企业聚焦工艺优化,如震安科技掌握橡胶配方与硫化工艺,天铁科技实现产品系列化覆盖[14][16] 重点企业 - 震安科技2024年营收4.17亿元(同比-39.9%),产能行业领先,产品涵盖全系列隔震支座及阻尼器[14] - 天铁科技2024年营收21.36亿元(同比+41.96%),双主业布局,轨道减振产品类型齐全[16] 发展趋势 - 政策覆盖区县持续扩大,山西、甘肃等地已对学校医院强制使用隔震技术[18] - 技术向高可靠性升级,智能监测系统实现风险预警,主动减震技术逐步应用[19] - 行业加速标准化建设,将建立检测试验中心并推行企业资质分级管理[20]
1.61亿元!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采购大批仪器
仪器信息网· 2025-05-31 21:38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采购意向 - 研究所近期发布24项仪器设备采购意向,预算总额达1.61亿元[1][2] - 采购计划覆盖2025年6月至7月,涉及薄膜沉积、机器人训练、航空器检测等多个领域[3] 主要采购项目及预算 - **多腔溅射沉积设备**:预算450万元,用于新型红外光电功能薄膜研究[4] - **模仿学习移动类人作业平台**:预算120万元,支持复杂移动操作任务研究[4] - **大型构件自动扫描与测量系统**:预算150万元,用于航空器部件三维数据建模[4] - **多功能通用门架非标结构件加工**:预算1350万元,涉及3套设备[4] - **集成式液压站研制**:预算840万元,计划交付3套[4] - **空间环境专用阻尼器**:预算4000万元,采购160套[4] - **记忆合金解锁装置**:预算1200万元,采购400套[4] - **切割器解锁装置**:预算1200万元,采购400套[5] - **SAR天线展开机构结构件**:预算1600万元,交付80套[5] 其他专项设备采购 - **挠性印制板**:预算150万元,需满足超低温环境要求[5] - **侧倾仪组件**:预算150万元,符合航天五院质量体系[5] - **硬收口单元**:预算370万元,用于产品结合收口自动化[5] - **喷漆系统**:预算300万元,支持多漆种间隔喷漆[5] - **跟踪仪**:预算780万元,符合ISO国际标准[5] - **激光成形光学发生器**:预算300万元,输出波长1064nm[5] - **电力设备状态监测传感器**:预算1000万元[5] 辅助设备及服务 - **地面调试辅助线缆组件**:预算170万元,采购177套[5] - **框架式机械手加工**:预算210万元,涉及15台设备[5] - **称量装置**:预算180万元,量程70kg±100g精度[5] - **操控机械臂模拟单元**:预算500万元,负载能力15kg[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