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现场信息化执法平台

搜索文档
陕西生态环境执法有“新招”
中国环境报· 2025-08-05 09:37
科技赋能智慧监管 - 陕西省通过数智化执法体系提升执法精准性、规范涉企检查、打击数据造假,推动生态环境执法数智化转型 [2][12] - 整合国、省、市三级24个信息化系统,打通底层污染因子数据库,搭建全省非现场信息化执法平台 [3][13] - 平台对近5万家排污企业实现24小时信息化监管,通过AI算法动态画像,以红黄绿三色码分级管控 [3][14] 非现场执法平台成效 - 平台试运行后精准评定绿码企业4.8万家、黄码企业631家、红码企业127家 [3][14] - 累计下发预警2550次,推动企业自查1279次、学法39069次,完成闭环133次 [4][14] - 建立覆盖在线监控等11类提醒服务规则,开通学法积分等企业服务功能 [3][14] 锚点体系创新 - 以排污许可证信息为依据,确定10大类物理实体为执法关键"锚点" [6][15] - 通过数据建模实现亚米级精准定位导航,使执法过程可规划、可记录、可复现 [6][15][17] - 研发污染源非现场监管电子取证系统,通过超高频数据采集打击数据造假 [6][16] 技术应用拓展 - 研发VR执法教学系统搭建虚拟执法场景,提升执法人员业务能力 [6][16] - 未来将继续拓展执法应用场景,强化感知数据汇聚接入 [6][16] - 通过物联感知和模型输出线索,实现高效精准执法 [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