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香港长者医疗券
icon
搜索文档
【世相百态】 香港老人北上养老 大湾区一体化再进阶
证券时报· 2025-10-17 06:42
北上养老趋势的驱动力 - 截至2024年已有近10万名65岁及以上香港老人选择北上广东省定居 [1] - 广州、佛山、中山等大湾区内地城市成为香港老人首选的养老目的地 [1] - 核心吸引力在于广东养老的高性价比与生活适配性形成的双重优势 [1] - 香港中档养老院月费普遍超3万港元 而广东同类养老院费用仅为香港的三分之一 [1] - 广东养老院多为单人间或双人间 配备花园及文娱活动室等设施 每日提供三菜一汤的膳食 [1] - 在广东能轻松找到说粤语的同伴 无需应对语言与饮食的适应难题 [1] 政策支持体系 - 香港社会福利署推行的"广东院舍照顾服务计划"已覆盖大湾区8个内地城市的24家认可机构 [2] - 通过该计划入住的老人 其食宿、护理、基本医疗等费用均由香港特区政府承担 [2] - 香港的"广东计划"提供每月最高4060港元的津贴 [2] - 香港长者医疗券可在广东指定医疗机构使用 [2] - 内地港澳居民居住证为北上养老者带来公共服务便利 [2] 现存挑战与短板 - 医疗保障衔接不畅是最突出的问题 香港长者医疗券每年2000港元额度对慢性病患者而言杯水车薪 [2] - 两地医疗信息未互通 老人的既往病史和用药记录无法共享 [2] - 部分港人因担忧诊疗质量仍需往返港深就医 单程两小时的奔波加重身体负担 [2] - 部分广东养老院中熟练掌握粤语且了解香港养老习惯的护理人员占比不足30% [3] - 香港长者津贴与广东实际生活中的药品及亲友探望等支出相比仍有差距 偶尔会形成资金缺口 [3] 未来发展建议 - 关键举措在于推动大湾区养老服务的深度一体化 让政策红利覆盖更多细节 [3] - 可扩大香港长者医疗券的额度与使用范围 将常用慢性病药品纳入报销清单 [3] - 建议加快建立跨区域医疗信息共享平台 实现连贯诊疗 [3] - 针对护理人员缺口可开展粤港联合培训 提升护理团队的粤语沟通能力与服务专业性 [3] - 佛山部分机构推出的"港味膳食"和"粤语文娱活动"是精准适配需求的有益尝试 值得推广 [3]
新一批“香港长者医疗券”大湾区服务点启用
人民日报· 2025-07-22 06:47
政策核心内容 - 香港长者医疗券大湾区试点计划于7月21日在广州番禺广东祈福医院正式启用 [1] - 该计划允许符合资格的香港长者使用医疗券支付大湾区内地城市试点医院的指定医疗服务费用 [1] - 计划旨在为年满65岁的合资格香港长者提供每年2000港元的医疗券,累计上限为8000港元 [2] 服务网络与覆盖范围 - 大湾区内地城市可使用医疗券的服务点增至15个 [1] - 2024年计划将适用范围扩展至大湾区9个内地城市,7月新增4个服务点 [2] - 超过178万名合资格的香港长者从该计划中受惠 [1] 试点医院选择标准与运营 - 新增的4个服务点为广东祈福医院、中山市中医院、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 [2] - 筛选试点医院时重点考察服务区域港人聚集较多、医疗服务与香港接轨的医疗机构 [2] - 广东祈福医院设有40个指定科室可接受医疗券支付 [1] 实施进展与初期效果 - 启用首日,多名在内地居住的香港长者前往广东祈福医院咨询,数十人开通“医健通”账户并成功结算 [1] - 有长者体验整个就医流程(从挂号、候诊、问诊到开具处方)用时15分钟,费用直接用医疗券抵扣 [1] - 香港特区政府代表在启用日抵达医院检查系统,确保长者就医体验顺畅无阻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