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抗硫采气工具与仪器
搜索文档
一批大国重器与“工业地标”化身“文化会客厅” 科普范儿扮靓“工业游”
央视网· 2025-10-05 17:21
三峡大坝旅游区转型与运营 - 三峡大坝从生产现场转变为热门的“文化会客厅”和“活态课堂”,吸引游客触摸工业遗存并体验智能脉动[1] - 三峡工程博物馆作为全球最大水电专题博物馆,汇集2000余件展品,通过声光电技术全景展现世界最大水利枢纽建设征程[3] - 旅游区通过“三维立体景观”多媒体展区、智慧讲解系统等科技赋能,提供沉浸式体验,展示大坝选址、截流施工等历史性瞬间[4][6] - 好奇水电研学中心开展动手实践活动,如拼装小型水力发电机模型,将抽象科学原理转化为可触摸的实践[4] - 自2023年起,三峡大坝旅游区年接待量持续突破320万人,2023年达到330万人创历史新高,未来将继续深化“工程+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模式[8] 涪陵页岩气田工业旅游与技术展示 - 涪陵页岩气田作为我国首个商业开发页岩气田,通过压裂平台和智慧课堂让公众近距离感受“中国制造”打破国外技术壁垒[9] - 国庆中秋假期期间,气田工业旅游项目预计接待游客超2000人次,游客可观摩全国产全电驱智能压裂装备,亲手触摸开采工具[9][15] - 室内智慧小课堂通过科普视频和趣味实验,如“白棉花”消失实验,向孩子们普及能源科学知识[11][13] - 气田内的首台国产化压裂车、页岩岩心标本、功勋井平台等成为“明星展品”,展示中国能源开发硬核实力[15] 高抗硫装备国产化与技术创新 - 国内首座高含硫气田主题科技展览馆展示了核心装备自主可控的逆袭之路,从受制于人到形成全链条国产化的“中国样本”[16] - 王红宾团队研发的新一代流量计精准破解毫米级管线堵塞难题,故障处理效率比传统流量计提升24倍[16] - 团队针对传统管钳易损坏部件的问题,研发出专用工具,仅需3分钟就能精准拆卸,效率提升数十倍,推动国产工具进入高端设备维护领域[18] - 高抗硫系列化采气工具与仪器及455台(套)大型高抗硫装备实现100%国产化,使采购成本降低62%[21] - 王红宾“学习创新工作室”攻克技术难题300余项,国产抗硫管材设备广泛应用于元坝、川西等大气田,每建成10亿立方米产能可节约资金2.3亿元[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