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A node chips
搜索文档
4 Stocks Riding a Trillion-Dollar Government Spending Spree
Investor Place· 2025-09-22 00:00
政府资金投入计划 - 拜登政府于2022年8月通过《通胀削减法案》授权7830亿美元用于能源和气候变化等领域[2] - 同期通过的《芯片法案》为美国半导体行业拨款2800亿美元[2] - 国防部于2024年7月宣布向MP Materials Corp投资4亿美元以确保稀土材料供应[3] 半导体行业 - 英特尔公司获得政府通过《芯片法案》和安全飞地计划资金购买其10%股份 股价随后上涨50%[3] - 英特尔是美国唯一能生产下一代"18A节点"芯片的先进半导体制造商[8] - 英伟达宣布向英特尔投资50亿美元共同开发定制AI芯片[10] 人工智能行业 - 云计算公司甲骨文和Alphabet正从监管放松中获益[6] - AI芯片设计商英伟达和AMD已成为AI经济的新增长点[6] - 英伟达近期注销了价值45亿美元运往中国的H20芯片库存[8] 能源行业 - 政府承诺十年内向化石燃料行业提供高达179亿美元资金支持[10] - 美国仅有两座商业铀浓缩设施 战略铀储备仅满足反应堆年需求的1%[11] - 能源部长表示正全力重建国内核燃料供应链并扩大铀战略储备[11] 铀矿公司 - Uranium Energy Corp估值50亿美元 是美国按资源量、许可产量和加工能力最大的铀公司[14] - Energy Fuels Inc估值30亿美元 拥有美国唯一运营的传统铀厂 2017年以来生产了全美三分之二铀产量[14] 国防行业 - 国防板块已占联邦预算27% 且份额预计将继续增长[15] - "金穹顶"项目可能在20年内耗资8310亿美元 超过州际公路系统约7200亿美元(现值)的支出[16] - Ondas Holdings提供工业无线网络和商用无人机 其无人机系统获联邦航空管理局认证[17] 财务预测 - Ondas Holdings预计今年收入将增长两倍至2700万美元 2027年达到1.23亿美元[18] - 医疗保健公司股价下跌 政府削减约40亿美元医学研究资金和3500名FDA工作人员[19] 行业分化 - 加密货币行业分化明显 Coinbase等公司受益于监管放松 而Bakkt等公司难以脱颖而出[20] - 大多数加密公司获得政府财务支持较少 需要自主发展[20]
The U.S. Government Just Took a 9% Stake in Intel. Here's Why That's Both Bad and Good News For Shareholders.
The Motley Fool· 2025-09-02 09:00
交易核心条款 - 美国政府将原定88.7亿美元的CHIPS法案补助金转换为英特尔公司股权 [1] - 政府以每股20.47美元的价格获得约4.33亿股,占公司股份约8.85% [1] - 英特尔已收到首批57亿美元资金,剩余32亿美元将根据其履行“安全飞地”计划(为美国军方生产芯片)的承诺后支付 [12] 对英特尔的潜在益处 - 英特尔现在即可获得资金改善资产负债表,无需等待未来项目按不确定的时间表完成 [12] - 公司免除了CHIPS法案中规定的某些劳动力要求,并摆脱了“超额利润”条款的限制,该条款要求将每个受资助项目超过特定阈值的现金流返还给政府 [13] - 政府的持股可能促使犹豫不决的客户在选择代工厂时倾向于英特尔而非台积电 [14] - 软银在政府投资宣布前几天对英特尔进行了20亿美元的股权投资,此举可能得益于政府支持的背景 [17] - 政府的投资可能表明其对英特尔技术的信心,特别是其即将推出的18A制程节点 [22][24] 对股东及公司的潜在挑战 - 将补助金转为股权的做法违背了CHIPS法案的初衷,并在事后稀释了股东的股权 [4] - 政府持股可能使英特尔76%的国际市场销售收入面临风险 [5] - 尽管政府承诺不参与股东投票且不干涉公司战略,但协议规定政府在所有提案和董事提名上将与董事会投票一致,这可能会增强董事会的权力,使外部股东更难反对董事会的决定 [7][8][9] - 英特尔董事会近年来受到批评,部分成员被指应对公司2010年代的衰落负责,且董事会缺乏半导体业务经验 [10] 行业竞争与合作伙伴影响 - 软银持有安谋控股90%的股份,其芯片架构用于智能手机等低功耗应用,安谋据称正考虑自研AI芯片,未来可能使用英特尔代工 [19] - 软银今年还收购了私人AI芯片公司安晟培,其创始人兼CEO为英特尔前高管,并与OpenAI在多个AI项目上合作 [20] - 英特尔18A制程节点计划今年晚些随Panther Lake CPU首次投产,该技术采用了背面供电等新创新,台积电需到本十年晚些时候才会引入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