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上市公司绿色治理(ESG)指数(CGGINK)
搜索文档
2025年公司治理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证券日报网· 2025-09-07 21:13
公司治理指数核心表现 - 2025年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指数评价样本为5368家,其中主板3045家、创业板1359家、科创板581家、北交所262家、金融机构121家 [1] - 2025年度上市公司治理指数平均值为64.94,较2024年的64.87仅增长0.07,提升幅度显著趋缓 [1] - 民营控股公司治理水平继续领先国有控股公司,无实际控制人公司治理水平较高 [1] 公司治理分项表现 - 累积投票等制度推动股东治理水平持续提升,但董事会治理的形式合规尚未有效转化为实质监督效能 [1] - 监事会治理指数持续下降,存在监督"空窗期"的治理风险 [1] - 信息披露指数略有下降,但相关性和及时性有所提升 [1] - 利益相关者治理指数持续提升,但投资者关系质量出现下降 [1] - 金融业公司治理质量提升明显,但自主性治理能力仍需增强 [1] 绿色治理指数核心表现 - 2025年中国上市公司绿色治理指数评价样本为2469家,其中主板1687家、创业板397家、科创板234家、北交所37家、金融机构114家 [2] - 2025年绿色治理指数平均值为59.10,较2024年的58.04提高1.06,增长速度加快但整体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2] - 四大维度中绿色治理责任维度最高,绿色治理效能维度次高,绿色治理架构和机制维度相对较低,各维度较2024年均有所提升 [2] 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对策建议 - 建立审计委员会监督职责衔接机制以防范监督"空窗期"风险,发挥无实际控制人公司的治理优势并构建相应责任体系 [2] - 以数字化手段赋能治理活动以降低成本提升效能,推动民营控股公司建立完善中国特色公司治理制度 [2] - 倡导分类治理理念并建立基于行业特色的差异化治理指引,构建以治理为导向的市值管理体系以提升治理溢价 [2] - 拓展投资者诉讼以激活市场监督力量保护股东权益,引导机构投资者参与治理并发挥"积极股东"作用 [2] 提升绿色治理水平对策建议 - 有序推进绿色治理信息强制披露并形成中国特色标准体系,强化绿色治理顶层设计以推动架构与机制升级 [3] - 推动金融机构绿色治理转型以提升绿色金融,推动民营企业绿色治理水平提升并构建分类分级指导体系 [3] - 推进第三方机构参与绿色治理以降低评级被低估风险,丰富绿色治理股价指数体系并推动其与市值管理深度融合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