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修音服务
搜索文档
打工人的“避难所”,快被AI搞疯了
36氪· 2025-08-14 20:27
AI在娱乐内容生成中的应用现状 - AI生成内容在短视频平台泛滥,例如“切万物”视频在海外走红,以及AI制作宠物视频可实现单月收入50万元[2] - 音乐行业采用AI制作MV以降低成本,例如周杰伦《告白气球》MV拍摄成本超过300万元,而AI制作成本可降至数百至数千元[17] - 知名艺人如关晓彤、五条人及林肯公园在新歌中采用AI生成MV,利用其独特视觉风格吸引观众[19] KTV行业采用AI生成MV的动因与问题 - KTV行业面临严重经营压力,过去9年倒闭近7万家门店,属于“夕阳产业”[8] - 版权成本是主要压力来源:中国音像著作权集体管理协会2021年版权收入近3亿元,2024年预计达5亿元,且MV版权需额外付费[28][31] - 为规避MV版权成本(连锁KTV全年可能多出数百万元),行业选择AI生成MV替代正版内容[31][35] - AI生成MV存在质量缺陷:画面与歌曲主题脱节(如《又见炊烟》配沙皮犬武装队伍)、画面切换突兀(如小羊突然跳舞)、元素混乱(如人物一秒切换多个物种),导致消费者体验下降[12][14][21] KTV行业经营策略与AI应用误区 - 行业盲目追逐风口,曾引入火锅、剧本杀、元宇宙等概念,但未能聚焦核心唱歌体验[37][39][41] - AI技术在本可提升体验的领域未被充分利用,例如AI修音服务、AI打分系统、AI换脸MV及修复古早MV等[45][47][49] - 当前AI生成MV仅为成本削减工具,而非体验优化手段,可能进一步损害行业口碑[43] AI生成MV的技术局限性 - 大模型无法根据整首歌词一键生成高质量MV,需依赖人工拼接片段[21] - KTV直接输入歌词与基础信息至AI,因训练数据不足导致输出内容混乱(如方大同歌曲配腰鼓画面)[21] - 生成素材高度重复,常见元素如猫狗、战舰、巨石强森等随机组合,反映AI“已读乱回”的技术瓶颈[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