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助手工具

搜索文档
"人工智能+制造"的关键时刻:不是降本,而是重构
36氪· 2025-06-10 18:56
政策导向与行业趋势 - 工信部明确提出实施"人工智能+制造"行动,加快重点行业智能升级,打造智能制造"升级版" [1] - 国家层面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制造"深度融合,为制造业在新一轮技术革命指明方向 [2] - 制造业面临全球产业链重构、劳动力短缺、质量与效率压力等结构性挑战,AI成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变量 [3] AI与制造业融合路径 - 制造业从层级式架构向平台化、一体化、去中心化系统重构,AI深度嵌入制造网络神经中枢 [7] - AI在制造业落地经历五次迭代:感知迭代(从能看见到能理解)、控制迭代(从规则控制到智能生成)、执行迭代(从自动化到智能协同体)、运营迭代(从记录管理到预测优化)、决策迭代(从周期滞后分析到实时智能决策) [8][9][10][11][12] - AI推动制造系统从分层控制走向智能协同,从局部优化走向系统智能 [12][13] 组织能力与人才需求 - 48%制造企业计划通过智能制造技术转岗或新增员工岗位,AI催生对新型技能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15][16] - 制造企业需要构建"AI工程师+业务专家"的复合型梯队,培养具备跨界能力和系统思维的AI通才 [18][19] - 企业需设立跨部门AI应用委员会或数字化运营小组,打破IT与OT、研发与制造之间的壁垒 [20] 数据与模型挑战 - 制造企业仅44%数据被有效利用,数据孤岛、质量参差、缺乏上下文结构是主要问题 [27][28][29][30] - 工业AI模型面临工艺理解缺失、数据稀缺与标签困难、泛化能力不足三大挑战 [32][33] - 制造业需要场景深耕型AI模型,能理解物理行为与工艺机制,适应动态条件与设备差异 [33][34] 未来展望 - 95%制造企业将在未来五年内投资人工智能,AI成为制造业第二增长曲线的起点 [36] - 未来制造企业的核心能力是构建自主感知、持续优化、智能协同的系统,AI将重构生产逻辑与竞争方式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