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鉴查局

搜索文档
新规落地!AIGC标准重构,南都三招“亮明身份”
南方都市报· 2025-09-02 17:36
新规实施与合规响应 - 国家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发布的《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于9月1日正式施行 要求所有AI生成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必须添加显式和隐式标识[1] - 多家互联网平台包括抖音、快手、微博、百度等已初步打通隐式标识的跨平台识别通道 南方都市报后续将与各平台对齐隐式标识数据源以实现全链条规范化管理[3] - 配套强制性国家标准《网络安全技术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方法》同步施行 针对技术实现方式给出细致指引 例如视频显式标识要求文字提示高度不低于画面最短边的5%且持续时间不少于2秒[5] 公司技术落地与内部管理 - 南方都市报自研AI创作工具"N+智绘平台"已覆盖平面设计、视频后期、音频处理、虚拟场景、数字人及文案生成等多个内容制作环节 并提前布局落实新规要求[1] - 公司自今年上半年起主动为AI生成内容添加显式和隐式标识 包括数字水印和元数据形式 写入模型名称、版本号、生成时间、平台编码及内容编号等可溯源信息[3][5] - 通过超50场内部培训进行AI创作场景演练 提升员工使用意识 并计划建立可审计责任链 从生成、审核到分发每一步留痕加密且保存不少于6个月[5] 内容鉴查与技术升级 - 公司于今年7月推出"用AI打假AI"的《AI鉴查局》栏目 上线AI分析模型 收集AI视频造假方式数据库 从文字特点、数据比对、画面分析等多角度识别AI生成内容[6] - 后续将在数据库筛查基础上上线"数字水印和元数据"倒查功能 升级图片和视频鉴别准确率 对平台内容进行自检测以识别遗漏标识的AI内容[8] - 在算法识别基础上引入专家评估机制 构建人机协同的闭环监管体系 增强AI技术应用的合规性与可信度[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