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面试官——多模态一站式智能招聘系统
搜索文档
 瞄准需求、实践、前沿 武软用数智技术锻造“能引领产业”的新工匠
 长江日报· 2025-10-18 08:52
 AI面试官系统 -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开发的AI面试官系统是一种多模态一站式智能招聘系统,能够快速扫描简历并利用人岗匹配算法评估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最终以数据量化应聘者与岗位的契合度[1] - 该系统旨在解决企业招聘中筛选简历耗时(传统方式处理500份简历需2天)及面试主观性强的痛点,可将简历筛选时间缩短至1小时,实现招人更快、更准、更省[6] - 该系统已通过走访光谷产教联合体10余家企业、优化算法和构建模型等近百个版本的打磨,并被多家合作企业采用[6]   产教融合与人才培养 - 学院推行AI+真实场景项目驱动教学模式,使学生完整参与市场调研、技术攻关、编码实现到测试运营的全流程,确保毕业生能立即上岗[6] - 为匹配湖北省51020现代产业体系及新质生产力需求,学校2025年新增人工智能项目实践、工业互联网运维等29门高质量技能培训课程,课程资源年更新率超30%,以保持教学内容与产业技术同步迭代[7] - 学校建立产业教授+工匠名师联动机制,聘请华为、东风等技术骨干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并通过数智化平台实时捕捉企业技术需求,如快速引入百度APOLLO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及华中数控人工智能数控系统等前沿内容[7]   实践教学与技能竞赛 - 学校积极推行教学工场模式,将企业真实生产场景融入课堂,包括与华中数控共建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开设现场工程师班,并与烽火通信共同开发5G承载网络运维1+X证书标准[10] - 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机制,将竞赛项目转化为教学案例,如在第二十七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全国总决赛中获得1项国家一等奖和2项二等奖,并据此在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中增设短视频剪辑等前沿内容[10] - 实践成果包括陈刚师生团队合著《钳工实践技能》教材、生命健康学院与机械工程学院获得国家专利,以及与华中数控合作的订单班培养65名智能数控系统调试工匠,其中23人获评企业星级工匠[11]   数智化与跨学科创新 - 学生开发个性化声乐训练仪项目,融合声学技术与AI算法,通过数据采集和可视化反馈优化声乐训练,该项目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湖北省复赛金奖,并与3家艺术培训机构达成合作意向[12] - 学校依托跨学科融合平台,组建跨学院团队(如信息技术、艺术与传媒、电子工程等专业)推动数字技术+艺术的创新项目落地[12] - 学校与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合作成立职业教育多模态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中心,作为教育部数字校园建设试点院校,其数字基座建设获评智慧校园成熟度A级,并承办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等国际活动分享经验[13]   职业教育国际化 - 学校通过烽火产业学院在印尼、南非落地,为当地培养通信技术工匠,并通过丝路电商工坊帮助东南亚国家搭建电商人才培养体系[13] - 为乍得开发的《信息和通信工程技术人员职业标准》被该国政府采纳并纳入国家职教体系,推动职教出海战略[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