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I
搜索文档
乔布斯将登上美国创新1美元硬币
36氪· 2025-10-16 10:17
美国创新纪念币计划 - 美国铸币局于2018年启动美国创新1美元纪念币计划 旨在铭记在科学、技术、工程、数学、人文创意等领域作出开创性贡献的个人与成就 [3] - 计划为长期滚动式发行 每年发行多枚不同主题的硬币 主题从初期聚焦硬核科技逐步拓展至人文创新和社会进步创新 [3] - 入选者需满足两大核心条件 成果在所属领域实现从0到1的突破或彻底改变行业格局 且创新成果对美国乃至全球产生长期积极影响并经过历史检验 [3] 史蒂夫·乔布斯的入选与成就 - 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将出现在2026年美国创新1美元纪念币上 [1] - 乔布斯于1976年联合创立苹果公司 推出Apple I个人电脑 开启了个人电脑普及化的先河 [5] - 1984年问世的Macintosh是第一款广泛应用图形用户界面并商业化普及的个人电脑 彻底改变了人机交互方式 [5] 乔布斯对科技产业的深远影响 - 乔布斯带领苹果推出iPod、iPhone和iPad等一系列划时代产品 iPhone重新定义了智能手机并开启了移动互联网时代 [6] - 其对设计的极致追求 对用户体验的深刻理解 以及坚持科技与人文融合的理念 对全球科技产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6] 计划中的其他创新者 - 该计划此前已致敬多位创新者 包括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 他拥有超过1000项专利 电灯和留声机等发明极大改变了人类生活 [4] - 航空先驱莱特兄弟因成功试飞世界上第一架飞机而被铭记 电子游戏之父拉尔夫·贝尔和万维网发明者蒂姆·伯纳斯-李也曾入选 [4][5]
一个25美元的芯片,如何引发计算革命?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8-31 12:36
公众号记得加星标⭐️,第一时间看推送不会错过。 如果一台个人电脑的大脑,其价格比一顿晚餐还便宜,会怎么样?1975 年,一群前摩托罗拉工程师 证明了这是可能的,并因此永远改变了计算产业。他们推出的 25 美元 MOS Technology 6502 处理 器,不仅为 Apple II、Commodore PET 和 Atari 2600 提供了动力,其设计理念也至今仍在新一代 精简指令集(RISC)CPU 中回响。 装在 DIP-40 塑料封装中的 MOS 6502。日期代码显示它制造于 1985 年 11 月。图片由 Dirk Oppelt via Wikimedia Commons 授权使用 (CC BY-SA 3.0) 撼动业界的廉价芯片 来源 :内容来自 allaboutcircuits 。 1975 年 6502 处理器广告。图片由 MOS Technology via Wikimedia Commons 授权使用 (公共领域) 1975 年在 WESCON 展会上,6502 首次亮相,立刻成为了行业传奇。由于场馆内禁止现场销售, Peddle 的团队在附近的一家酒店套房里摆摊,从装满芯片的罐子里以 ...
外媒:75岁的苹果联合创始人称快乐比成就更重要
环球网资讯· 2025-08-18 14:07
来源:环球网 外媒称,沃兹尼亚克的人生轨迹与硅谷盛行的亿万富翁神话形成鲜明对比。他将快乐和符合伦理道德的 科技放在首位,强调真正的创新应以对人类的影响来衡量。(青云) 据悉,沃兹尼亚克并非首次公开这一立场。1980 年苹果公司上市时,他向早期员工派发了数百万股股 票,这一行为与许多科技巨头的敛财倾向形成鲜明对比。 外媒称,沃兹尼亚克的反物质主义立场根植于他的工程伦理。作为电子工程师和发明家,他独自设计了 Apple I 和 Apple II,始终将创新视为其自身的利益。据 TheStreet 估计,沃兹尼亚克的净资产在 2025 年 约为 1 亿美元,远低于他本应达到的水平。他选择将财富用于慈善事业,包括资助教育和科技项目。 此外,沃兹尼亚克还对行业人物进行了更广泛的批评。在 2025 年 3 月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 上,他严厉批评了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暗示极度财富可能会"冲昏头脑"。他此前也曾表示,自 己为苹果估值过万亿美元感到自豪,但并不痴迷于衡量成功的标准。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8月18日消息,据外媒webpronews报道,苹果联合创始人史蒂夫·沃兹尼亚克 (Steve Wo ...
这颗芯片,开启苹果帝国
36氪· 2025-08-05 10:41
核心观点 - MOS Technology 6502芯片以25美元低价颠覆市场,显著低于英特尔8080和摩托罗拉6800的200美元定价,推动个人电脑革命[3][5] - 该芯片采用精简指令集和高良率制造工艺,晶体管数量达3510个,尺寸仅4.27mm×4.65mm,成为Apple II等经典设备的核心[5][14][23] - 由前摩托罗拉工程师团队耗时1年多开发,采用创新耗尽负载NMOS工艺,良率比竞品高10倍[5][23][32] 技术突破 - 首创耗尽负载NMOS工艺,通过连接栅极与源极实现更高性能和小型化设计[23] - 制造采用7层光掩模和50步工序,在3英寸晶圆上生产,缺陷控制技术提升良率[14][32] - 设计团队手工完成逻辑转换,使用Calma GDS工作站辅助布局,实现晶体管级优化[25][30] 市场影响 - 1975年WESCON展会首秀后,被Steve Wozniak用于Apple I,后续驱动Apple II等数百万台设备[3][37] - 迫使摩托罗拉将6800价格从175美元降至35美元,并引发专利诉讼最终以20万美元和解[38][39] - 成为Commodore 64、任天堂娱乐系统等8位设备的标配处理器,市占率领先[9][41] 行业意义 - 开创低价高性能微处理器商业模式,使个人电脑从工业领域向消费级市场普及[3][37] - 验证精简指令集(RISC)设计理念,为后续处理器架构发展提供范本[5][23] - 展示小团队创新潜力,核心团队仅8名前摩托罗拉工程师[8][25]
这颗芯片,开启苹果帝国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8-05 09:37
文章核心观点 - MOS Technology 6502芯片以其低成本和高性能推动了个人电脑革命,成为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多款标志性计算机和游戏系统的核心处理器 [4][6][8] - 该芯片的成功源于其创新的耗尽负载NMOS工艺、精简指令集设计以及比竞争对手高10倍的良率,售价仅25美元,远低于英特尔8080和摩托罗拉6800的200美元 [4][6][28] - 6502的开发团队由从摩托罗拉离职的工程师组成,他们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通过手工设计和计算机辅助技术快速完成了芯片设计,仅用一年多时间实现量产 [10][11][31][43] - 芯片的普及直接影响了早期个人电脑市场格局,被Apple、Commodore、Atari、任天堂等主流厂商采用,累计应用设备达数百万台 [8][47][51] 芯片技术突破 - 采用N沟道硅栅耗尽型5伏工艺,包含3510个晶体管和1018个电阻,芯片面积仅4.27mm×4.65mm,使用7个光掩模和约50个制造步骤 [20][25] - 率先应用投影对准系统和spot-knocking缺陷修复技术,使良率显著高于摩托罗拉的接触掩模工艺 [38] - 设计团队通过保守的设计规则提升工艺容错率,采用两相时钟发生器简化电路,相比摩托罗拉6800减少30%晶体管数量 [28][32] - 创新性地将寄存器结构、ALU和指令解码器集成在紧凑布局中,通过手工绘制原理图完成晶体管级设计 [31][34] 市场竞争与行业影响 - 6502面世后迫使摩托罗拉在1975年10月将6800价格从175美元降至69美元,次年5月进一步降至35美元 [48] - 芯片引发专利诉讼导致MOS Technology放弃6501型号并支付20万美元和解金,1976年被Commodore收购 [49][50] - 在WESCON 75展会上通过非正式销售渠道吸引Steve Wozniak采用,直接促成Apple I/II系列开发 [47] - 截至1980年代初期,6502及其衍生型号占据8位计算机市场主导地位,应用于Commodore 64等销量超千万台的产品 [51] 制造工艺创新 - 使用3英寸晶圆生产,采用NMOS耗尽型负载工艺,通过硅栅技术实现更高集成度 [20][28] - 制造流程包含沉积、光刻、蚀刻等50余步骤,关键层包括多晶硅、铝金属和钝化涂层 [19][20][25] - 引入过程控制监视器(PCM)实时检测晶圆参数,测试结构占晶圆面积约5% [40][42] - 相比摩托罗拉6800的缺陷密度降低80%,单位晶圆产出芯片数量提升3倍 [1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