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quanaut®

搜索文档
Nauticus Robotics Announces an Excellent Start to the 2025 Offshore Season
Prnewswire· 2025-07-07 20:13
公司运营进展 - 公司完成2025年第一季度运营季并重申与SeaTrepid合并的愿景 旨在结合传统ROV作业与自主技术推动行业变革 [1] - 第二季度为6家不同客户完成ROV项目 涉及美国东海岸风电行业和墨西哥湾能源领域 [2] - 第三季度将启动旗舰产品Aquanaut®的2025年首笔收入 标志水下自主车辆部署取得进展 [2] 财务与市场表现 - 2025年有望实现创纪录收入和技术里程碑 客户集中度同比下降显示市场渗透与多元化成效 [3] - 当前正为2025年剩余订单储备与现有及新客户洽谈 涵盖多个海上工业领域 [3] - Aquanaut®预计夏季末在2200米超深水执行项目 将创该深度首次收入记录 [4] 技术与产品发展 - Aquanaut®自主系统结合传感器、人工智能与自适应算法 可应对动态海洋环境 [6] - 新一代机器人正在测试认证 目标降低运营成本并提升海底基础设施数据采集能力 [6] - 技术产品线包括传统ROV改造方案及第三方平台升级 扩展商业化应用场景 [6] 行业影响与战略 - 公司推动跨行业海洋作业模式转型 2025年成为客户与利益相关方的标志性年份 [5] - 整合ROV与Aquanaut®的解决方案获市场认可 客户期待实地验证其性能 [3] - 服务模式通过数据采集与分析减少运营碳足迹 改善离岸健康安全及环保指标 [6]
Nauticus Robotics and Open Ocean Robotics Forge Strategic Collaboration to Transform Subsea Asset Management
Prnewswire· 2025-06-06 04:48
战略合作 - Nauticus Robotics与Open Ocean Robotics达成战略合作 结合前者海底机器人技术(Aquanaut®)与后者太阳能无人水面艇(DataXplorer™) 旨在重塑能源行业海底资产管理方式 [1][2] - 合作方案通过自主水下航行器与水面无人艇协同作业 实现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 减少对有人船舶的依赖 [2] - 联合技术可应用于管道、立管、海底管汇等关键基础设施的自动化检测与监控 [2] 技术协同 - Nauticus提供具备AI感知决策能力的自主海底机器人系统 能适应动态环境变化 [5] - Open Ocean Robotics的太阳能USV支持长期自主运行 相比传统船舶大幅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3][6] - 技术整合将创造新的作业范式 显著降低海底检测维护的运营成本 同时提升环境可持续性 [2][3] 行业影响 - 合作响应海洋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与脱碳趋势 解决该领域最迫切的运营挑战 [4] - 方案使能源运营商能够更频繁高效地执行海底检测 并减少环境足迹 [2][5] - 双方技术互补性覆盖海洋研究、环境保护、海上安全及离岸能源等多场景应用 [6] 公司背景 - Nauticus Robotics商业模式包括机器人服务、硬件销售及软件授权 覆盖商业和国防领域 其技术还可改造传统ROV系统 [5] - Open Ocean Robotics通过云平台远程操控USV 为海洋数据采集提供高性价比清洁技术方案 [6]
Nauticus Robotics Announces Participation in May Conferences
Prnewswire· 2025-05-08 09:34
公司动态 - Nauticus Robotics将在本月参加多个重要会议展示其自主水下机器人技术[1] - 在OTC会议上将由Nauticus的重要客户介绍Aquanaut®车辆的技术进展 包括从设计到商业化的测试过程 会议时间为5月8日下午2点[2] - 公司首席技术官JD Yamokoski将参加DeepStar技术研讨会的"机器人数字孪生数据采集"小组讨论 时间为5月9日下午1点[3] - 公司总裁兼CEO John Gibson将参加路易斯安那能源会议的"海上供应船和海洋服务"小组讨论 时间为5月27日下午1:55[4] 公司业务 - Nauticus Robotics专注于为海洋产业开发自主机器人 结合传感器 人工智能和算法实现环境适应能力[5] - 商业模式包括机器人系统服务 车辆及组件销售 以及向商业和国防领域授权相关软件[5] - 公司正在测试和认证新一代车辆 旨在降低运营成本并收集数据以维护海底基础设施[5] - 除独立服务外 还开发了用于改造传统ROV操作的技术产品[5] - 服务帮助客户进行数据收集 分析和海底操作 同时减少运营足迹 成本和温室气体排放[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