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Barriegel
icon
搜索文档
Teleflex(TFX)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7-31 21:0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二季度营收7 809亿美元 同比增长4 2% GAAP基础 调整后恒定汇率增长1% 超出此前7 69亿至7 77亿美元的指引范围 [5][6] - 调整后每股收益3 73美元 同比增长9 1% [6] - 调整后毛利率59 7% 同比下降110个基点 主要受成本通胀和物流成本上升影响 [24] - 调整后运营利润率26 9% 同比上升20个基点 得益于运营费用控制和汇率利好 [24] - 2025年全年营收指引上调至7 7%-8 7%恒定汇率增长 GAAP营收指引上调至9%-10% 对应33 22亿-33 52亿美元 [28]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血管通路业务收入1 855亿美元 同比增长1 4% PICC产品实现两位数增长 [9] - 介入业务收入1 7亿美元 同比增长19 3% 主要驱动因素为主动脉内球囊泵和导管产品 [9] - 麻醉业务收入9 640万美元 同比下降7 6% 受军用订单减少影响 [10] - 外科业务收入1 14亿美元 同比增长1 4% 北美市场实现中个位数增长 [10] - 介入泌尿业务收入7 640万美元 同比下降8 3% Barriegel产品实现两位数增长但UroLift持续承压 [11] - OEM业务收入7 870万美元 同比下降12 4% 受客户合同流失影响 [11]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美洲市场收入5 257亿美元 同比增长2% 符合预期 [7] - EMEA市场收入1 662亿美元 同比下降2 1% 略低于预期 [7] - 亚洲市场收入8 900万美元 同比增长1 2% 东南亚和日本表现强劲但中国受带量采购影响 [8]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持续推进2月宣布的业务分拆计划 同时评估NewCo的出售可能性 已与多个潜在买家进行初步接触 [12][13] - 完成对BioTronic血管介入业务的收购 初始现金支付7 4亿美元 预计2025年贡献2 04亿美元收入 [15][19] - 预计合并后的介入业务年收入将超过8亿美元 并带来产品组合的协同效应 [16] - PRESOLVE可吸收支架技术获得CE认证 计划在美国启动关键研究 [17][18]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关税影响预计从原先的5 500万美元降至2 900万美元 通过供应链优化和USMCA合规产品比例提升缓解 [30] - 中国带量采购影响持续但预计下半年将逐步改善 [8] - CMS提出的2026年报销规则若实施将对UroLift和Barriegel产品产生积极影响 [23][72] 其他重要信息 - 净杠杆率季度末为1 8倍 计入血管介入收购后为2 6倍 [27] - 计划在秋季举办投资者日活动 重点介绍血管介入业务 [35] - 外科产品Titan SGS吻合器临床数据显示可改善GERD症状并缩短住院时间 [22] 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关于业绩指引和收购整合 - 生物电子血管介入业务预计下半年中个位数增长 2026年起年增长6%或更高 [40] - 业绩超预期主要来自运营表现(0 2美元)和关税改善(0 5美元) [41][42] - 分拆时间表维持2026年中 出售流程正在进行尽职调查 [50][51] 关于业务表现 - 介入业务全年预计高个位数至低双位数增长 球囊泵产品Q4增长将放缓 [76] - UroLift有望在2026年恢复增长 若CMS新报销规则实施将显著改善医生收益 [84] - Titan吻合器虽受GLP-1影响但仍在抢占市场份额 预计全年两位数增长 [97][98] 关于收购协同 - 销售团队整合将利用生物电子在欧洲的优势和Teleflex在美国的渠道 [94][95] - 产品组合协同包括复杂导管与支架的搭配使用 以及穿孔处理产品的组合 [56] 关于定价策略 - 计划通过合同更新逐步实施价格调整 主要影响将在2026年显现 [91][92]
Teleflex(TFX)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7-31 21: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二季度收入7.809亿美元,同比增长4.2%(GAAP)和1%(调整后恒定汇率),超出此前7.69-7.77亿美元的指引范围 [5][6] - 调整后每股收益3.73美元,同比增长9.1% [6] - 调整后毛利率59.7%,同比下降110个基点,主要受成本通胀和物流成本上升影响 [23] - 调整后营业利润率26.9%,同比上升20个基点,优于预期 [23][24] - 2025年全年收入指引上调至7.7%-8.7%(恒定汇率),GAAP收入增长指引上调至9%-10% [27][28]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血管介入业务收入1.855亿美元,同比增长1.4%,预计下半年增速加快 [9] - 介入业务收入1.7亿美元,同比增长19.3%,主要由主动脉内球囊泵和导管驱动 [9] - 麻醉业务收入9640万美元,同比下降7.6%,主要受军用订单减少影响 [10] - 外科业务收入1.14亿美元,同比增长1.4%,北美市场实现中个位数增长 [10] - 介入泌尿业务收入7640万美元,同比下降8.3%,Barriegel产品实现双位数增长 [11] - OEM业务收入7870万美元,同比下降12.4%,符合预期 [11]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美洲市场收入5.257亿美元,同比增长2%,主要受主动脉内球囊泵推动 [7] - EMEA市场收入1.662亿美元,同比下降2.1%,略低于预期 [7] - 亚洲市场收入8900万美元,同比增长1.2%,东南亚、印度和日本表现强劲 [8] - 中国市场受带量采购影响,但第二季度环比改善,预计下半年持续好转 [8]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持续推进2月宣布的业务分拆计划,同时评估NewCo的出售可能性 [12][13] - 完成对BioTronic血管介入业务的收购,初始现金支付4亿欧元,预计2025年贡献2.04亿美元收入 [15][18] - 预计合并后的介入业务年收入将超过8亿美元 [15] - PRESOLVE可吸收支架技术获得CE认证,计划在美国启动关键研究 [16][17] - 继续扩大Titan SGS吻合器的临床数据支持 [20][21]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关税情况仍高度动态,2025年预计影响2900万美元(0.55美元/股),低于此前预期的5500万美元 [29][30] - 通过优化供应链和增加USMCA合规产品来缓解关税影响 [30] - 外汇预计带来2600万美元的正面影响,较此前预期的500万美元负面影响大幅改善 [28] - CMS提出的2026年报销规则变化对UroLift和Barajel有利 [22][71] 其他重要信息 - 六个月内运营现金流812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的2.045亿美元下降 [26] - 截至第二季度末现金及等价物2.839亿美元,净杠杆率1.8倍 [27] - 计划在秋季举办投资者日活动,重点介绍血管介入业务 [36] 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关于业绩指引和收购业务 - 确认BioTronic血管介入业务下半年收入预期2.04亿美元,2026年起年增长率6%或更高 [40][41] - 业绩超预期中约0.5美元来自关税改善,0.2美元来自业务表现 [41][42] 关于业务分拆和出售 - 如果选择分拆,预计时间为2026年中 [49] - 已与多个潜在买家进行初步会谈,进展顺利 [50][79] - 目标是为股东实现价值最大化,正在并行评估两种方案 [81] 关于介入业务 - 介入业务全年预计增长高个位数至低双位数 [46] - 主动脉内球囊泵增长强劲,但第四季度将面临更艰难的比较 [75] - BioTronic业务三季度预计收入9900万美元,四季度1.05亿美元 [52] 关于泌尿业务 - CMS提议的报销规则将使UroLift在诊所环境报销提高约10% [71][72] - Barajel在诊所环境的报销可能提高40% [71] 关于关税和定价 - 计划通过合同更新逐步实施价格调整,主要影响将在2026年显现 [91] - 已通过中国关税调整和USMCA合规改善关税状况 [42] 关于业务整合 - BioTronic业务50%收入来自EMEA,将与现有业务形成互补 [94] - 预计销售团队整合将带来收入协同效应 [95] 关于Titan吻合器 - 尽管GLP-1药物影响减肥手术量,Titan仍有望实现双位数增长 [96][97] - 临床数据显示可减少GERD和住院时间 [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