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Bioprocessing equipment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医疗保健 - 直接受益于研发需求的生命科学工具企业将蓬勃发展-China Healthcare-Life Science Tools Players with Direct R&D Demand Exposure to Thrive
2025-09-12 15:28
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中国生命科学工具行业 公司为Acrobiosystems(简称Acrobio)和Tofflon Science & Technology(简称Tofflon)[1][4][8] 核心观点与论据 **行业进入新一轮看涨周期** * 中国创新资产对外授权(out-licensing)浪潮强劲 研发活动蓬勃 国内生物科技融资复苏 共同为中国生命科学企业创造了结构性上升期[2] *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预计将于2025年9月开始降息周期 这将改善全球生物科技融资的贝塔环境 从而驱动下一轮研发计划 进而催生对生命科学工具和服务提供商的需求[2][26][27] **偏好直接服务于早期创新药研发需求的公司** * 此轮行业上升周期由相对早期资产的全球化所催化 从盈利增长和可见性角度 更偏好其产品和服务直接与早期药物发现和开发需求绑定的生命科学耗材供应商 而非提供与后期商业化生产相关产品和服务的药物制造设备提供商[3] * 药物制造设备领域海外需求有限 国内需求复苏仍面临挑战 行业整合和设备更新周期可能更长[3] **Acrobio(优于大市评级)的投资亮点** * 公司拥有独特的平台壁垒和能力 目标客户为工业客户 在其深入耕耘的重组蛋白领域拥有顶尖的全球影响力 受益于其对创新药研发需求上升的直接敞口 订单和盈利复苏迅速 增长潜力被低估[4][11] * 2024年毛利率达90.9% 在同行中最高 得益于其在重组蛋白领域的专业聚焦 全球业务部署的前瞻性 以及利用中国基础设施优势建立的深厚产品、技术和科学人才基础[31][81] * 2024年来自北美、亚太和其他地区的收入占比分别为44%、41%和15% 展现了强大的全球品牌认可度和平衡的收入地域组合[31][76] * 交易估值具吸引力 基于2026年预期市盈率为34倍 2026年预期市盈增长比率(PEG)为0.7倍 预计2024-27年盈利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55% 显著低于中国生命科学同行平均1.2倍的2026年预期PEG[11][32] **Tofflon(中性评级)的投资观点** * 看好其在生物工艺设备等领域的国内领导地位 但认为其未来12个月估值合理[4][14] * 面临温和的终端市场需求(国内新药) 行业产能过剩导致定价复苏路径艰难 设备更新周期更长 以及更复杂的国产替代进程[4][14] * 2024年毛利率为29.2% 受生物工艺设备固有较低利润率及国内定价压力制约[31][81] * 基于2026年预期市盈率为22倍 2026年预期PEG为0.85倍 预计2024-27年盈利CAGR为42% 但高增长率部分源于2024年的低基数(2022-24年CAGR为-52%)[15][33] * 其最接近的国内同行(Truking)2026年预期市盈率仅为8.6倍[15][33] **关键投资风险** * 下行风险:1)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如关税) 2)意外的监管重置 3)价格竞争 4)国产替代进展滞后 5)知识产权风险[5][42] * 上行风险:1)国产替代加速 2)研发药物管线激增带来更强需求 3)地缘政治担忧缓解带来估值提升[5] 其他重要内容 **行业驱动因素与市场规模** * 全球药物研发支出预计从2024年的6440亿美元增至2031年的8790亿美元(CAGR 4.5%) 中国药物研发支出预计从2024年的1000亿美元增至2031年的1600亿美元(CAGR 6.9%)[46] * 中国抗体药物市场预计到2031年达到620亿美元 2024-31年CAGR为19.2% 远快于全球市场同期8%的CAGR[47] * 全球生物试剂市场2024年达250亿美元(2021-24年CAGR 6.2%) 预计2031年达370亿美元(2024-31年CAGR 5.9%) 中国生物试剂销售额2024年为28亿元人民币(2021-24年CAGR 15.8%) 预计2031年达84亿元人民币(2024-31年CAGR 16.7%)[56] * 全球重组蛋白市场2024年达30亿美元 预计2031年达86亿美元(2024-31年CAGR 16.2%)[57] **国产替代进展因产品类型而异** * 生命科学耗材(如Acrobio的重组蛋白和抗体产品)因知识产权壁垒较少、更换周期较短、全球市场认可度较强 更有可能在上升周期早期实现有意义的国产渗透率提升和增长[29][68] * 一些高端大型生物工艺设备的国产替代往往面临更多挑战 包括更长的更换周期、复杂的质量壁垒和更高的转换成本[30][69] * 国内领先药企反馈:恒瑞医药(Hengrui)上游材料国产化率约40%+ 翰森制药(Hansoh)对国产产品质量总体持积极态度 但某些高端设备(如冻干机)质量仍存差距 中国生物制药(Sino Biopharma)耗材约80%国产化 大型设备仍主要进口[69] **财务数据摘要(Acrobio)** * 营收:2024年6.45亿元人民币 2025e 8.45亿元 (+31.0%) 2026e 11.29亿元 (+33.6%) 2027e 15.04亿元 (+33.2%)[12][99] * 毛利率:2024年90.9% 2025e 90.3% 2026e 89.6% 2027e 89.4%[12][99] * 净利润率:2024年19.2% 2025e 23.3% 2026e 26.4% 2027e 28.0%[12][99] * 每股收益(EPS):2024年0.74元人民币 2025e 1.17元 2026e 1.77元 2027e 2.50元[12] **财务数据摘要(Tofflon)** * 营收:2024年50.10亿元人民币 2025e 52.55亿元 (+2.7%) 2026e 56.53亿元 2027e 62.41亿元[16] * 每股收益(EPS):2024年0.25元人民币 2025e 0.36元 2026e 0.50元 2027e 0.73元[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