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O(现金流投资凭证)

搜索文档
14年以来,港交所最特殊的IPO
华尔街见闻· 2025-07-04 17:56
公司概况 - 滴灌通国际投资成立不满一个月即向港交所主板发起IPO冲击 [2] - 创始人李小加曾任港交所总裁11年,2021年与张高波创办滴灌通,创新推出非股非债的现金流收益投资模式 [3] - 2023年C轮融资后估值达17亿美元,成为独角兽企业 [4] - 截至2025年7月1日累计融资金额达55.73亿澳门元(约49.37亿人民币),其中44亿为自有资金投入小微门店 [4][21] 商业模式 - 采用"现金权投资"模式:按约定比例抽取被投企业每日流水作为回报,避免股权稀释和刚性兑付压力 [30][31] - 分两阶段运作:自有资金直投小微门店→澳交所证券化打包现金流资产形成RBO/CCO等凭证 [20][32][40] - 三类投资方向:生意型(小微门店)、资产型(PE/VC流动性支持)、企业型(科创企业营运资金) [46] - 通过"滴灌之星"AI系统实现资产注册、交易监控、信息披露全流程数字化管理 [51] 上市进展 - 采用港交所《上市规则》第21章上市,为14年来首例该类型IPO [14][16] - 计划发行30亿股,募资全部用于现金权投资,通过标准化证券转换非标现金流资产 [7][9][25][26] - 预计最快2025年9月挂牌,需通过香港证监会及港交所两轮意见审核 [13] - 上市后将成为连接公开市场与底层资产的"转换器",解决非标资产流动性难题 [10][24] 运营数据 - 自有基金MCLF历史回报率:2022年8-12月年化最高27.2%,2023年全年8.4%-12.1%,2024年起出现下行 [46] - 澳交所产品包括RBO/SPV/SPAC/ETF四类,某云贵菜餐厅案例显示融资22.4万元、分成比例11.66% [53][55] - SPV披露维度涵盖首付款、收入偏差、回购条件等,比单店数据更立体 [57] 市场争议 - 法律定性存分歧:介于股债间的ABS、高成本债权、类P2P资金池等观点并存 [33][34][35] - 收益可持续性受质疑,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与收益稀释问题显现 [46] - 信披挑战:多层证券化导致投资者难追踪底层资产,存在道德风险隐患 [49][50] - 21章公司历史污点:2014年前曾被用于借壳炒作,监管审批态度不明朗 [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