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CoAuthor
icon
搜索文档
主题阿尔法 - 人工智能应用的动能正在积聚Thematic Alpha-Momentum Around AI Adoption Is Building
2025-11-10 11:34
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行业:人工智能(AI)行业、科技行业、通信服务、金融、医疗保健、能源、工业、材料、公用事业、非必需消费品、必需消费品等广泛行业[3][4][27] * 公司:摩根士丹利研究覆盖的众多上市公司,包括但不限于大型科技公司/超大规模厂商(如微软、字母表、Meta、亚马逊、英伟达、苹果)、各行业的AI应用者(如宝洁、美国银行、摩根士丹利筛选出的“高定价权应用者”和“错误定价应用者”列表中的公司)[5][80][82][83][91][92][93][94] 核心观点和论据 AI应用势头增强,可量化效益提升 * 自2022年底ChatGPT发布以来,AI已成为市场的一股决定性力量,其价值创造模式遵循过去的计算周期:先半导体,后基础设施,再互联网/软件/服务[3] * 公司从AI应用中获得可量化效益的比例稳步上升:在摩根士丹利分析师认定的“AI应用者”公司中,3Q25有24%的公司提到了量化影响,高于2Q25的21%和3Q24的15%[5][8][20] 在更广泛的标普500指数成分股中,3Q25有15%的公司提到了可衡量的效益,高于2Q25的14%和3Q24的11%[5][8][20] * 这种效益增长不仅限于科技行业,在金融、非必需消费品等多个行业也越来越明显[4][5] * 大多数关于可量化效益的讨论与“生产力增益”(运营和流程效率)相关,其次是广泛的“财务影响”(收入增长、成本节约)[21][69] 行业应用差异 * 科技行业在讨论可量化AI效益方面领先,3Q25有39%的科技公司提及,高于3Q24的26%[27][75] 通信服务(26%)和金融(16%)紧随其后[27][75] * 在科技行业内部,软件与服务子行业的提及率最高,达59%,其次是科技硬件与设备,为33%[27][33] 对市场领导地位、盈利和估值的影响 * AI应用是公司美国股票策略观点的一个关键驱动因素,预计未来6-12个月市场领导地位将拓宽,盈利基础将扩大[2][8][9][13] * 在基本情况下,AI驱动的效率预计将为标普500指数2026/2027年的净利润率贡献增量30个基点/50个基点[9][13] * 尽管估值相对于历史水平较高,但公司认为估值可以维持在当前水平附近得到支撑[2][9][13][31][35][95] * 与1999-2000年科技泡沫时期相比,存在重要差异:当前中位大盘股的自由现金流收益率几乎是2000年的三倍(当前3.5% vs 2000年1.2%)[8][31][34][35][95] 经利润率调整后,标普500指数远期市盈率较科技泡沫高点有约35%的折价[8][35][95] 当前前10大权重股的估值较1999年高点低13倍[8][37][100] 前10大权重股的中位数营业利润率比1999年高出20个百分点以上(2025年51% vs 1999年29%)[37][40][41][45][100][103][104][105] * 当前的宏观背景(从滚动衰退过渡到早期周期,美联储正在降息)与1999-2000年的晚期周期(美联储加息)形成对比,这支持估值[47][48][49][114] 信贷市场与融资结构差异 * 当前的AI资本支出周期由资产负债表强劲、信用评级高(如微软AAA,字母表/Meta AA)、流动性缓冲充足的公司主导,与1990年代末主要由BBB/BB级公司通过公司债务融资的电信建设热潮形成鲜明对比[10][54][55][172][173][175][179] * 超大规模厂商在信贷市场中的代表性不足(占投资级公司债券市场的约3%),远低于其在股票市场中的权重(约19%),这意味着信贷市场对AI的风险敞口有限[55][57][58][173][176][177] * 当今更深的信贷市场(公司可以选择公司信贷、证券化市场、私人信贷和/或银行贷款)有助于信用风险更健康地分布[10][55][180] 电力瓶颈与替代解决方案 * 电力仍然是关键瓶颈,预计到2028年美国电力短缺将达到49吉瓦(GW)[181][185][186] * 潜在的解决方案包括天然气涡轮交易(15-20 GW)、Bloom Energy的燃料电池(5-8 GW,在乐观情况下可能更多)、运营核电站的电力购买协议(5-15 GW),以及利用比特币矿场(拥有近20 GW的并网协议)以实现快速供电[181][182][183][184] AI生态系统的资本流动与复杂性 * AI关键参与者之间的资本流动日益交织,包括供应商资助客户、客户集中度上升、收入分成协议、照付不议合同和供应商回购协议等[187][188][189][190][192][193][194][195] * 这些安排加速了数据中心建设并确保了产能,但交易的复杂性使得投资者难以理解真实的经济状况和风险,需要更 robust 的信息披露[187][188][189][196][197] 其他重要内容 AI应用效益的具体案例 * **财务影响案例**:例如,宝洁公司使用AI工具将广告测试时间从几周缩短到几天,成本降至十分之一;美国银行使用AI编码技术节省了10-15%的代码生成成本[80] * **生产力增益案例**:例如,IAS的AI标签速度比人工注释快29倍;沃尔玛使用生成式AI完成产品目录工作,效率比人工提高了100倍[82] * **销售、营销和客户增长案例**:例如,Match Group的AI推荐算法使匹配和联系交换增加了15%;Meta的推荐系统改进使Facebook、Instagram和Threads的用户使用时间分别增加了7%、6%和35%[83] 企业AI应用计划与现状 * 摩根士丹利的3Q25 CIO调查显示,79%的CIO预计到2026年底将拥有基于AI/LLM的项目投入生产,其中58%的活动预计在今年年底前发生[142][143][144] AI部署最显著的领域是IT运营(45%)、营销(27%)和客户服务(24%)[142][145][146] 仅有5%的CIO表示近期没有使用AI/LLM的计划,较2023年底的32%大幅下降[142][147][148] * 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的数据,目前只有10%的美国公司积极使用AI,但大公司的采用率更高,整体采用仍处于早期阶段[126][127] 采用率较高的行业包括信息、专业服务、金融和保险等[128][130][131] 长期潜力与风险 * 长期来看,代理AI和具身AI为标普500公司带来的经济价值创造总额估计约为9200亿美元(扣除实施成本后),约占2026年共识预期税前利润的28%(代理AI约4900亿美元/15%,具身AI约4300亿美元/13%)[163][164][165] 不同行业的潜在影响差异很大,对某些行业(如必需消费品分销/零售、房地产管理与开发、运输)而言,价值创造可能超过其2026年预期税前利润的100%[166][168][169] * 风险包括电力限制、AI生态系统的复杂性/不透明性、技术整合的时间滞后(从研究突破到广泛业务应用需要时间)以及宏观经济变化等[123][132][133][181]
Certara(CERT) - 2024 Q4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2-27 09:03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全年营收3.851亿美元,同比增长9%;第四季度营收1.004亿美元,同比增长14% [8][30] - 第四季度预订量1.445亿美元,同比增长22%;滚动12个月预订量4.453亿美元,同比增长11% [9][31] - 第四季度软件营收4230万美元,同比增长26%;全年软件营收1.557亿美元,增长18% [32][33] - 第四季度软件预订量5970万美元,同比增长38%;滚动12个月软件预订量1.697亿美元,同比增长24% [34][35] - 第四季度服务营收5810万美元,同比增长7%;全年服务营收2.295亿美元,增长3% [36] - 第四季度技术驱动服务预订量8480万美元,同比增长12%;滚动12个月服务预订量2.756亿美元,同比增长4% [37] - 第四季度调整后EBITDA为3350万美元,2024年全年为1.22亿美元,利润率分别为33%和32% [41][42] - 第四季度净收入为660万美元,上年同期为净亏损1250万美元;调整后净收入为2470万美元,上年同期为1430万美元 [42][43] - 第四季度摊薄后每股收益为0.04美元,上年同期为亏损0.08美元;调整后摊薄每股收益为0.15美元,上年同期为0.09美元 [43] - 预计2025年总营收在4.15 - 4.25亿美元之间,调整后EBITDA利润率在30% - 32%,调整后每股收益在0.42 - 0.46美元之间 [46][47][48]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软件业务 - 第四季度软件净留存率为106%,全年为108% [35] - 可评级和订阅收入在第四季度软件收入中占比63%,低于上年同期的68%;全年占比65%,高于2023年的62% [33][34] 服务业务 - 2024年监管写作收入为5470万美元,低于2023年的6050万美元 [37] - 第四季度生物模拟服务预订量在所有三个生物制药客户层级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全年增长13% [38] - 第四季度监管写作预订量恢复增长,较上年同期实现个位数增长,全年则为两位数下降 [39]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2024年在软件研发基础设施投资,目标是将生成式人工智能集成到现有产品、加速新产品和更新开发、将软件集成到统一平台;加强商业团队建设,增加高级人才 [14] - 2025年计划继续投资研发,开发发现和先导优化阶段软件产品,投资生物模拟软件前沿领域,构建集成软件平台 [21][22] - 进行监管写作业务战略审查,预计短期内做出决策 [25][26] - 行业采用生物模拟趋势强劲,但市场仍较疲软,客户支出谨慎,决策时间延长 [11][12]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2025年临床研发支出预计与2024年相似,市场仍面临资金约束、医保药品价格谈判和地缘政治不确定性等挑战 [11][13] - 尽管市场环境严峻,公司软件业务增长良好,客户数量增加,对未来发展有信心 [18][20] 其他重要信息 - 2024年收购Chemaxon,使其进入发现生物模拟市场;成功整合Formedix和ABM [16][17] - 团队专业能力强,多名员工入选斯坦福/爱思唯尔全球前2%科学家排名,研究人员发表超100篇论文 [24]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2025年营收指引高低端的影响因素及与Q4预订量的关系 - 执行团队表现使Q4业绩良好,但市场仍具挑战;Tier 1客户受裁员、投资组合优先级调整和决策时间延长影响,Tier 3客户资金到位后决策时间长;市场改善则营收指引达高端,恶化则达低端 [52][53][55] 问题2:2025年EBITDA指引及对Chemaxon的投资情况 - EBITDA利润率在30% - 32%,代表了软件业务和人工智能的持续投资;Chemaxon业务处于整合初期,预计年底达到公司利润率水平 [57][58] 问题3:从钱包份额角度看公司业务情况 - 过去几年对新产品和产品更新的投资获得客户积极反馈,带来预订量和额外销售增长;2025年将继续投资软件套件,有很大发展机会 [65] 问题4:新政府上台带来的机遇和风险 - 目前正在密切关注,相关讨论存在潜在机遇和风险,但情况较新,需观察局势稳定后再做判断 [68] 问题5:软件净留存率下降的驱动因素、赢率变化及大小药企需求差异 - 第四季度净留存率低于全年,归因于Tier 1客户支出模式,如决策缓慢、投资组合重新优先级调整和人员减少影响了Phoenix和Pinnacle产品续约;Tier 3客户在软件和生物模拟服务方面表现强劲 [72][73][74] 问题6:2025年有机增长预期及与2024年的差异驱动因素 - 预计2025年有机增长4% - 6%,主要驱动因素是服务业务中监管业务预计持平至低个位数增长,而2024年该业务下降 [77][79] 问题7:Chemaxon的利润率差异及竞争格局 - 2025年利润率较2024年下降约100个基点,约一半与Chemaxon有关,另一半与增量投资有关;发现空间竞争格局分散,Chemaxon有一套独特工具,无类似竞争对手 [85][87] 问题8:收购产品的协同效益及对模型知情药物开发的推动作用 - 打造集成平台的计划吸引了制药行业更多关注,Certara Cloud的建设有助于与药企高层的讨论;目标是将工具整合为涵盖分子开发全流程的平台,创造更多价值 [91][92] 问题9:向平台发展过程中额外投资的持续时间 - Certara是盈利公司,为软件增长投入利润可提高公司增长率;有未来两年产品规划,预计会有定期升级和新功能推出并带来收入 [95][96][98] 问题10:2025年季度进展的潜在阻力或助力因素 - 历史上业务下半年表现较好,预计今年仍会如此,除Chemaxon业务的季度变化外,需考虑上下半年业务平衡 [103] 问题11:监管服务业务反弹情况及后续规划 - 第四季度监管业务在预订量和收入上恢复增长,主要来自Tier 1客户,部分被Tier 2和3的疲软抵消;这表明大型Tier 1客户仍有支持,预订量将影响2025年收入 [105][106] 问题12:CoAuthor产品的市场表现和扩展机会 - 产品有多个付费客户,市场表现良好,有一定潜在客户管道;可大幅减少监管文件创建时间,预计今年带来数百万美元收入,未来发展机会大 [109][110][112] 问题13:各业务线有机增长指引 - 预计2025年服务业务有机增长2% - 4%,软件业务(含Chemaxon)增长16% - 19%,软件业务有机增长6% - 8% [117][118] 问题14:Simcyp软件向核心联盟外客户扩展的情况 - 通过多种方式交付Simcyp软件,包括直接销售、为小客户提供项目服务等;开始将Simcyp与QSP软件集成,未来将带来更多扩展机会 [120][121][122] 问题15:目前对业务发展和收购资产的看法 - 公司有资产负债表支持并购,持续关注机会,倾向于软件领域的收购,有能力进行额外的小规模收购 [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