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CO模式(工程

搜索文档
为何一大批文旅项目死在开业前?
虎嗅· 2025-08-04 08:58
文章核心观点 - EPCO模式在文旅项目中并非真正的全产业链闭环管理 而是以政府资金为支撑 通过设计 采购 施工 运营各环节的利润操作实现现金流快速变现 最终导致项目空心化和资源浪费 [3][41][66] EPCO模式运作机制 - 工程环节(E)以通过审批为核心目标 设计方案追求"过会保险"而非游客吸引力 导致项目同质化严重 [17][18][19] - 采购环节(P)通过关联公司内循环套利 控制设备 装修 苗木等采购价格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24][26][28] - 施工环节(C)采用预算动态管理 通过设计变更 材料更换等理由追加费用 形成"不放款不干活"的绑架机制 [29][31][33] - 运营环节(O)仅承担托底保壳功能 招商以品牌背书为目的 实际运营效果并非核心指标 [36][37][40] 资金与收益分配 - 项目依赖政府乡村振兴专项贴息贷款 年化利率4.5% 由企业承担利息成本 [6][7][8] - 企业通过方案费抠取 采购利润挖掘 招商收益分配等多渠道实现收益 但需精打细算维持现金流 [9][10][56] - 政府通过平台公司(城投 交投 文旅投)发包项目 实现政绩指标和财政预算消耗 [7][51][52] 模式流行原因 - 政府端追求立项效率和政绩展示 将设计 施工 运营指标批量完成 无需关注长期运营效果 [48][51][54] - 企业端通过期限错配的现金流业务 在前中后期分别依靠报批能力 垫资能力和拖字诀实现盈利 [55][57][64] - 大体量项目提供更大预算空间和采购回旋余地 更适合该模式运作 [58] 潜在问题 - 项目生命周期被提前消耗 最终形成空置商铺 褪色招商海报等空心化结果 [46][69][70] - 存在政策收紧 政府换届承诺失效 平台公司财务吃紧等系统性风险点 [60][61][62] - 模式本质是资金转移和责任传递 可持续性无人关心 [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