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旅项目开发运营
icon
搜索文档
为何一大批文旅项目死在开业前?
虎嗅APP· 2025-08-05 19:40
文旅EPCO模式分析 核心观点 - EPCO模式被包装为文旅全产业链解决方案,实则成为政府与企业间的利润转运机,通过设计、采购、施工、运营各环节提前套现,而非打造可持续文旅项目[13][15][39][56] - 该模式依赖政府乡村振兴专项贴息贷款(年化4.5%),企业需承担利息并通过招商收益弥补,但运营效果与财务可持续性存疑[8][9][11][37] - 项目设计以审批通过为核心目标,导致同质化严重(仿古街/非遗工坊/玻璃栈道等组合),而非考虑游客需求[20][21][22] 模式环节拆解 工程设计(E) - 方案设计聚焦政府审批需求而非用户体验,预算预埋空间大,重复模板化设计确保"过会保险"[18][19][21] - 典型案例包含非遗街区、高空玻璃桥、康养民宿等标准化模块,总投资可达数十亿元[6][20] 采购环节(P) - 采购成为关联交易套利窗口,通过设备高配、装修增项、进口苗木等抬高成本[23][25] - 常见操作:EPCO团队控制多家关联公司分别负责申报、供货、施工、监理,形成封闭利益链[26][27][28] 施工管理(C) - 预算动态调整是核心策略,通过设计变更、材料替换、施工难度申报等手段追加费用[29][31][32] - 地方政府因担心"烂尾工程"被迫接受成本追加,形成"不放款不干活"的博弈局面[33] 运营阶段(O) - 运营目标降级为维持表面运转,招商以品牌背书为主,实际客流与二次消费转化被忽视[34][36][37] - 运营团队核心能力转为财务控损与政府关系维护,而非文旅内容打造[38][39] 模式盛行原因 政府层面 - 满足乡村振兴政绩指标需求,通过单一审批完成设计/施工/运营多维度KPI,无视长期效果[43][45][47] - 财政预算消耗与开工率达标优先于实际运营质量,责任可随任期结束转移[44][48] 企业层面 - 利用期限错配获取现金流,前期赚取方案费/施工利润,后期依赖政府托底,体量越大套利空间越显著[49][50] - 风险点包括政策收紧(如贴息利率上涨)、政府换届承诺失效、平台公司财务恶化等[51][52][53] 行业现状 - 典型案例显示,数十亿元级文旅项目普遍存在招商困难、游客稀少问题,最终沦为"PPT文旅综合体"[41][58][59] - 企业盈利依赖精准测算与快速退出,而非项目可持续运营能力[55][56]
为何一大批文旅项目死在开业前?
虎嗅· 2025-08-04 08:58
01 这几年,从濒临破产的张家界大庸古城到国内一座座空城抑或烂尾的数亿、十几亿元大型文旅项目背 后,往往有很多乱七八糟的新兴名词。 比如,我们说个最常见的——EPCO(工程、采购、施工、运营)。 就这四个字母,普通人绝对一头雾水,做文旅的老板们个个讲起来却头头是道,眼睛放光,自带一种玩 明白了文旅全产业链闭环的自信,但一通猛如虎操作下来,往往项目一地鸡毛。 许总回了句模棱两可的:"是,也不是。" 这种回答后面,往往有故事。 许总解释说,他们做这种EPCO项目,最重要的是拿到政府的"乡村振兴款"。 说白了,就是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专项贴息贷款,名义上发给村镇,由村镇成立地方平台公司(XX城 投、交投、文旅投),再把项目发包给他们。 问题,出在了哪里? 我突然想起前段时间新认识的读者朋友许总,他原本干古建施工出身,盖庙、修祠堂、做仿古街是过去 十年的主业,现在转型干乡村振兴文旅项目,靠一整套EPCO打包模式,横跨工程、融资、招商、运 营。 说到最引以为傲的,许总称自己在华南某地运营一个总投资几十亿的乡村文旅项目,项目分三期,含非 遗街区、高空玻璃桥、康养民宿、研学营地…… 听上去就很宏大,但我按照固有思维问了一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