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EyeQ
icon
搜索文档
Investor Reaction To Predictable Mobileye Earnings Was Negative: Analyst
Benzinga· 2025-07-26 02:34
Mobileye Global MBLY stock fell on Thursday after it reported its fiscal second-quarter 2025 results.The autonomous firm reported a quarterly revenue growth of 15% year-on-year to $506.00 million, beating the analyst consensus estimate of $463.26 million. Adjusted EPS of 13 cents topped the analyst consensus estimate of 9 cents. Mobileye raised its fiscal 2025 revenue outlook to $1.765 billion- $1.885 billion (prior $1.690 billion-$1.810 billion) versus the $1.770 billion analyst consensus estimate and adju ...
Mobileye上调全年营收预期至18.85亿美元
经济观察报· 2025-07-25 18:51
经观汽车 7月25日讯,Mobileye于2025年7月24日发布财报,宣布将2025财年营收预期上调至17.77亿至18.9亿美 元,相较于此前的17亿至18.1亿美元有所增加。公司表示,强劲的自动驾驶芯片需求是这一调整的主要 原因,特别是在疫情后汽车制造商库存逐步恢复的背景下,芯片订单显著增长。 第二季度,Mobileye实现营收5.06亿美元,超出分析师预期的4.81亿美元。公司首席执行官Amnon Shashua在电话会议中指出,自2025年4月以来,芯片供需关系逐步恢复,需求强劲,尤其是在高级驾驶 辅助系统(ADAS)领域。Shashua还表示,尽管整体经济环境依然充满不确定性,但公司对下半年市 场需求有了更为清晰的预期。 总体来看,Mobileye的营收增长预期反映了全球自动驾驶技术需求的强劲复苏。尽管面临外部风险,但 公司凭借在ADAS领域的技术优势,继续引领行业发展,未来几年将迎来更大的增长潜力。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供参考、交流,不构成任何建议。 对于即将到来的技术突破,Mobileye预计2027年将成为其增长的关键时期。届时,基于其EyeQ芯片架 构的自动驾驶技术将迎来大规 ...
赛道Hyper | 英特尔出售Mobileye股份:肌腠影响几何?
华尔街见闻· 2025-07-11 11:00
英特尔出售Mobileye股份交易概况 - 英特尔计划出售4500万股Mobileye股票,价值9亿美元,同时Mobileye将回购1亿美元股票,交易总收益可能达10亿美元 [1] - 交易完成后英特尔在Mobileye的持股比例将降至不足80% [1] - Mobileye当前市值约135亿美元(截至7月10日收盘),较2022年IPO发行价每股21美元表现不佳,年初以来回报率为-7% [5] 英特尔战略调整背景 - 公司面临AMD、苹果和英伟达等竞争对手压力,前任CEO激进转型战略导致财务不堪重负 [2] - 新任CEO陈立武调整战略,聚焦财务健康与资源高效配置,系统梳理非核心资产 [2][3] - Mobileye 2024年二季度下调全年营收预期至16-16.8亿美元(原预期18.3-19.6亿美元),调整后营业利润预期降至1.52-2.01亿美元(原2.7-3.6亿美元) [3] 交易战略意义 - 资金将用于改善现金流,并投向数据中心芯片、人工智能芯片等核心战略领域 [3] - 部分资金可能用于先进制程研发和工厂建设,以缩小与台积电、三星的技术差距 [4][5] - 体现公司从"垂直整合"转向"水平协作"的战略转变,回归芯片制造核心能力 [8] Mobileye业务现状与挑战 - 专注ADAS和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客户包括宝马、奥迪、大众等主流车企 [5] - 面临"视觉主导+封闭生态"技术路线的系统性挑战,行业转向多传感器融合方案 [6] - 封闭生态模式受到特斯拉自研路线、英伟达开放平台等替代方案的冲击 [6][7] - EyeQ Ultra芯片176TOPS算力落后于英伟达Orin芯片的254TOPS+ [7] 行业趋势影响 - 汽车行业软件和服务收入占比将显著提升,预计2030年达50%以上,2025年全球规模2500亿美元 [8] - 车企加速"去Mobileye化",大众、日产等客户已减少订单,采用多供应商策略 [10] - 中国本土供应商崛起,如地平线征程6芯片进入比亚迪、理想供应链 [11] - 行业呈现三大变化:中小玩家生存空间挤压、跨界融合加速、地域化技术标准分化 [12] 交易深层影响 - 反映自动驾驶行业资本逻辑从"规模为王"转向"精益投资" [9] - 车企通过自研、合资等方式夺回产业链主导权,案例包括大众与地平线合资、宝马与高通绑定等 [10] - 可能加速全球产业链从"欧美技术输出"向"多极协同"转变 [11] - 预示行业将进入洗牌阶段,技术路线和商业模式面临重构 [12][13]
Aeva & Mobileye: LiDAR Stocks Powering the Autonomous Revolution
MarketBeat· 2025-07-02 21:40
自动驾驶行业竞争格局 - 特斯拉在奥斯汀推出Robotaxi服务 与Waymo在无人驾驶出租车领域展开直接竞争 [1] - Waymo已累计完成5600万英里无人驾驶测试 覆盖洛杉矶 旧金山等6个城市 并计划2025年拓展至东京 [3] - Waymo采用LiDAR技术实现80%的事故率降低 显著优于人类驾驶员 [8] 技术路线差异 - Waymo核心优势在于LiDAR系统 通过每秒数千次激光脉冲实现高精度3D环境建模 [4] - LiDAR采用"飞行时间"原理测量物体距离 相比雷达使用光波而非声波 空间数据精度更高 [5] - 特斯拉坚持纯视觉方案 依赖摄像头与AI算法 成本更低但面临安全性和可靠性挑战 [6][7] 关键供应商表现 Aeva Technologies - 4D LiDAR技术突破 可同步测量目标距离与速度 采用FMCW技术路线 [9] - 股价过去12个月暴涨1400% 近期单周涨幅达30% [10] - 2025年Q1营收340万美元 同比增长62% 运营亏损收窄至2590万美元 [11] Mobileye Global - 提供ADAS系统及自动驾驶平台 整合摄像头 雷达与LiDAR技术 [13] - EyeQ芯片已搭载于全球2亿辆汽车 但2024年营收同比下降20% [12] - 2025年Q1实现每股收益0.08美元 连续三个季度盈利 [14]
QCOM Focuses More on Automotive Business: Is it a Key Growth Driver?
ZACKS· 2025-06-30 23:00
高通公司业务进展 - 高通Snapdragon Digital Chassis平台在汽车客户中日益受到青睐 硅映科技已完成其通用闪存解决方案与Snapdragon Cockpit SA8295P平台的兼容性验证 这将增强汽车客户对两者协同设计的信心 [1] - Snapdragon Cockpit SA8295P平台具备强大AI性能 支持高级多屏图形显示和ASIL B功能安全等级 专为智能座舱设计 该平台正推动联网汽车增长 车内体验变革及车辆电气化等新兴行业趋势 [2] - 通过收购Veoneer 高通在驾驶辅助技术领域获得更强立足点 将Veoneer旗下Arriver业务的计算机视觉 驾驶策略等技术整合至Snapdragon Ride ADAS产品组合 为车企提供开放竞争平台以应对自动驾驶市场竞争 [3] 竞争对手动态 - 英伟达推出专为ADAS和自动驾驶设计的可扩展AI计算平台NVIDIA Drive 其DRIVE Thor平台将ADAS 座舱和自动驾驶功能集成至单颗SoC 目前与超320家车企 一级供应商及研究机构合作开发自动驾驶AI系统 [4] - 英特尔通过收购Mobileye切入ADAS市场 Mobileye正从低成本纯视觉系统转向高端ADAS软件和SuperVision方案 其EyeQ6和EyeQ Ultra芯片瞄准高算力全自动驾驶场景 [5] 财务与估值 - 高通股价过去一年下跌20.8% 同期行业增长21.8% [6] - 公司股票当前远期市盈率为13.45倍 显著低于行业平均的33.17倍 [7][8] - 2025年每股收益预测过去60天下调0.4%至11.71美元 2026年预测下调5.3%至11.82美元 [9]
英特尔放弃汽车业务
虎嗅· 2025-06-25 16:11
英特尔退出汽车业务决策 - 公司决定关闭汽车处理器业务部门并裁撤大多数员工 [2] - 此举是战略收缩的一部分 旨在聚焦核心计算与数据中心业务 [3][4] - 此前已出售傲腾存储业务并暂停部分晶圆厂投资 汽车处理器团队成为最新调整对象 [4] 汽车业务失败原因 - 未能将客户端处理器平台成功拓展至座舱/网关/边缘计算领域 [5] - 缺乏对标高通8295的座舱SoC产品 未建立类似英伟达的自动驾驶合作网络 [5] - 处理器业务面临苹果自研架构替代压力 同时遭受台积电与英伟达的双线竞争 [6] Mobileye业务现状 - 作为唯一保留的车载资产 保持独立运作模式 [7][8] - 2022年分拆上市后强化EyeQ芯片平台 推进辅助/高级自动驾驶方案 [9] - 2025年上海车展展示SuperVision/Chauffeur系统 计划建设中国本地化团队 [10] 业务局限性分析 - Mobileye不涉及通用车规处理器/座舱计算域/芯片标准制定 [11] - 主要聚焦自动驾驶领域 无法代表英特尔整体汽车业务能力 [11][12] - 被描述为"幸存者"而非继承者 体现战略收缩后的残余价值 [17] 行业影响与启示 - 中国市场中低端需求已由本土SoC厂商填补 英特尔缺乏深度客户绑定 [13] - 行业门槛在于嵌入主机厂研发节奏 完成本地化验证与国产化平衡 [13] - 计算巨头进入汽车领域需深度产业协作 单纯技术优势不足以保证成功 [14][15] 战略调整方向 - 公司需在通用计算和AI战场重新确立竞争优势 [16] - 汽车业务因进展缓慢且资源投入不足成为战略放弃对象 [16]
经纬恒润(688326):季度亏损同比收窄,智驾业务持续拓展新客户及新产品
东方证券· 2025-06-08 15:5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110.24元 [2][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调整收入、毛利率及费用率等,新增2027年预测,预计公司由亏损转向盈利 [2] 报告总结 公司主要财务信息 - 2023 - 2027年预计营业收入分别为46.78亿、55.41亿、69.52亿、85.37亿、102.06亿元,同比增长16.3%、18.5%、25.5%、22.8%、19.5% [4] - 2023 - 2027年预计营业利润分别为 - 2.84亿、 - 5.95亿、0.26亿、2.49亿、3.79亿元,同比增长 - 248.6%、 - 109.7%、104.3%、875.7%、52.2% [4] - 2023 - 2027年预计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 - 2.17亿、 - 5.50亿、0.26亿、2.49亿、3.79亿元,同比增长 - 192.2%、 - 153.3%、104.6%、875.7%、52.2% [4] - 2023 - 2027年预计每股收益分别为 - 1.81、 - 4.59、0.21、2.08、3.16元 [4] - 2023 - 2027年预计毛利率分别为24.6%、21.5%、23.8%、23.9%、24.1% [4] - 2023 - 2027年预计净利率分别为 - 4.6%、 - 9.9%、0.4%、2.9%、3.7% [4] - 2023 - 2027年预计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 - 4.2%、 - 12.0%、0.6%、5.2%、7.4% [4] - 2023 - 2027年预计市盈率分别为 - 53.7、 - 21.2、456.8、46.8、30.8 [4] - 2023 - 2027年预计市净率分别为2.4、2.8、2.5、2.4、2.2 [4] 公司经营情况 - 2024年营业收入55.41亿元,同比增长18.5%;归母净利润 - 5.50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 - 6.18亿元;4季度营业收入19.95亿元,同比增长9.7%,环比增长31.3%;归母净利润 - 1.40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 - 1.44亿元;1季度营业收入13.28亿元,同比增长49.3%;归母净利润 - 1.20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 - 1.34亿元 [9] - 2024年毛利率21.5%,同比下降3.1个百分点;2025年1季度毛利率21.4%,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2024年期间费用率30.7%,同比提升1.5个百分点;2025年1季度期间费用率33.2%,同比下降14.1个百分点;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 - 5.38亿元,2025年1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 - 1.79亿元 [9] - 2024年电子产品业务营收44.06亿元,同比增长28.9%;毛利率19.4%,同比增加0.1个百分点;车身域控、底盘域控、新能源多合一等产品配套多个主流车型,物理区域控制器产品出货超10万套,中央计算平台CCP产品配套小鹏MONA,分布式控制器获较多新项目定点,EyeQ6L方案前向八百万一体机陆续上量,基于辉羲500T芯片开发的城市NOA项目预计2025年量产落地 [9] - 2024年研发服务及解决方案营业收入10.60亿元,同比减少14.0%;毛利率31.9%,同比减少7.6个百分点;正在与部分头部整车厂洽谈国产研发工具链导入,与海外厂商交流进行中,预计2025年海外客户有望贡献增量 [9] 可比公司估值比较 - 德赛西威、虹软科技、华阳集团等可比公司2024 - 2027年平均市盈率分别为57.75、99.06、52.83、38.51 [10]
经纬恒润-W:经纬恒润动态跟踪 —— 季度亏损同比收窄,智驾业务持续拓展新客户及新产品-20250608
东方证券· 2025-06-08 15:3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110.24元 [2][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调整收入、毛利率及费用率等,新增2027年预测,预计公司由亏损转向盈利 [2] - 公司1季度实现同比减亏,毛利率略有下降但费用率及现金流同比改善,汽车电子业务全面推进,研发服务及解决方案业务将迎来增量 [9] 公司主要财务信息总结 营业收入 - 2023 - 2027年分别为46.78亿、55.41亿、69.52亿、85.37亿、102.06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6.3%、18.5%、25.5%、22.8%、19.5% [4] 营业利润 - 2023 - 2027年分别为-2.84亿、-5.95亿、0.26亿、2.49亿、3.79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48.6%、-109.7%、104.3%、875.7%、52.2% [4]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 2023 - 2027年分别为-2.17亿、-5.50亿、0.26亿、2.49亿、3.79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92.2%、-153.3%、104.6%、875.7%、52.2% [4] 每股收益 - 2023 - 2027年分别为-1.81、-4.59、0.21、2.08、3.16元 [4] 毛利率 - 2023 - 2027年分别为24.6%、21.5%、23.8%、23.9%、24.1% [4] 净利率 - 2023 - 2027年分别为-4.6%、-9.9%、0.4%、2.9%、3.7% [4] 净资产收益率 - 2023 - 2027年分别为-4.2%、-12.0%、0.6%、5.2%、7.4% [4] 市盈率 - 2023 - 2027年分别为-53.7、-21.2、456.8、46.8、30.8 [4] 市净率 - 2023 - 2027年分别为2.4、2.8、2.5、2.4、2.2 [4] 公司经营情况总结 盈利情况 - 2024年营业收入55.41亿元,同比增长18.5%;归母净利润-5.50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6.18亿元。2024年4季度营业收入19.95亿元,同比增长9.7%,环比增长31.3%;归母净利润-1.40亿元。1季度营业收入13.28亿元,同比增长49.3%;归母净利润-1.20亿元 [9] 毛利率与费用率 - 2024年毛利率21.5%,同比下降3.1个百分点;2025年1季度毛利率21.4%,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2024年期间费用率30.7%,同比提升1.5个百分点;2025年1季度期间费用率33.2%,同比下降14.1个百分点 [9] 现金流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5.38亿元,2025年1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79亿元,主要系公司销售回款增加所致 [9] 汽车电子业务 - 2024年电子产品业务营收44.06亿元,同比增长28.9%;毛利率19.4%,同比增加0.1个百分点。多款产品2025年有望起量 [9] 研发服务及解决方案业务 - 2024年研发服务及解决方案营业收入10.60亿元,同比减少14.0%;毛利率31.9%,同比减少7.6个百分点。预计2025年海外客户将有望贡献增量 [9] 可比公司估值比较总结 | 公司 | 2024A市盈率 | 2025E市盈率 | 2026E市盈率 | 2027E市盈率 | | --- | --- | --- | --- | --- | | 德赛西威 | 28.73 | 21.48 | 16.95 | 13.57 | | 虹软科技 | 101.41 | 76.39 | 57.95 | 43.11 | | 华阳集团 | 25.72 | 18.98 | 14.59 | 11.50 | | 思瑞浦 | -103.26 | 150.38 | 65.33 | 46.05 | | 格科微 | 214.76 | 171.91 | 100.78 | 62.35 | | 立昂微 | -59.85 | 156.37 | 60.25 | 39.16 | | 全志科技 | 192.72 | 90.68 | 63.64 | 50.66 | | 调整后平均 | 57.75 | 99.06 | 52.83 | 38.51 | [10]
自动驾驶将在今年大爆发!这四家美股公司必须关注!
美股研究社· 2025-05-13 18:58
自动驾驶行业爆发 - 2024年将成为自动驾驶商业化爆发起点 特斯拉将在奥斯汀启动Robotaxi UBER和LYFT将在德州和亚特兰大推出自动驾驶出租车 Waymo计划到2026年底将亚利桑那州工厂产能扩大两倍 [3] - 未来十年自动驾驶市场规模将从1.7万亿美元增长至3.9万亿美元 完全自动驾驶市场将从2024年600亿美元增长至2033年2000亿美元 麦肯锡预测2035年自动驾驶可能创造4000亿美元收入 [4] 自动驾驶技术路径 - 渐进式部署路线(L2/L3向L4演进)被特斯拉/奔驰/宝马等传统车企采用 通过积累驾驶数据逐步实现完全自动驾驶 优点在于商业化路径明确 缺点是人机共驾责任安全问题 [6][7][8][9][10][11][12] - 直接部署L4 Robotaxi路线由Waymo/Cruise/百度Apollo等技术公司主导 面向特定区域运行 优点是完全自动驾驶 缺点是技术门槛高部署成本高 [13][14][15][16][17][18] Mobileye(MBLY)核心优势 - 在ADAS市场占有率高达50% EyeQ芯片已安装在全球约三分之一新车中 合作伙伴包括宝马/大众/福特/吉利/日产等 [26] - EyeQ芯片在性能/能效/成本间取得平衡 适合大规模量产 被比喻为"自动驾驶版英伟达" [26][28] - 与UBER/LYFT合作实现技术验证和商业化 UBER全球用户基础有助于快速普及 LYFT合作聚焦美国市场 [29][30][31][32] Mobileye商业合作 - 大众汽车将采用MBLY技术在未来十年部署数千辆自动驾驶ID.Buzz车队 预计2026年在洛杉矶上线 [33][34] - MQB平台合作每年可能带来1-3亿美元收入 SuperVision产品单车价值1200-1500美元 预计未来几年年收入1-2亿美元 [36][37][38][39] 出行平台竞争格局 - UBER美国市场份额75% 净利润率22.4%远超同行 远期EV/Sales 3.3倍 已完成向盈利驱动转型 [48][50][52] - LYFT市场份额25% 营收增速31.4%但净利润率仅0.4% 盈利模型尚未跑通 [48][53] - UBER在自动驾驶/外卖/货运等多业务线布局形成生态优势 LYFT主要聚焦网约车业务 [54][55] 小马智行(PONY)发展 - 中国Robotaxi市场预计从2023年5400万美元增长至2030年120亿美元 车队规模从2025年0.41万辆增至50万辆 [58] - 已实现L4级无人驾驶 在北京重要交通枢纽推出收费服务 与丰田成立合资企业生产自动驾驶出租车 [59][60][61][63] - 自动驾驶卡车业务同比增长73% 但商业化初期收入波动大 面临百度Apollo等激烈竞争 [64][65][66]
Here's Why You Should Retain Mobileye Stock in Your Portfolio Now
ZACKS· 2025-05-12 22:05
行业趋势与公司优势 - 自动驾驶和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需求上升推动公司发展前景 公司创新技术如Supervision Chauffeur Drive和EyeQ系列产品强化了产品组合 [1][2] - 多摄像头配置的普及成为主要增长动力 受安全法规趋严和大众市场车辆高速自动驾驶需求推动 [2] - 2025年预计收入达16 9-18 1亿美元 较2024年的16 5亿美元增长 EyeQ芯片销量预计3200-3400万颗 第二季度收入同比增7% [3] 战略合作与客户拓展 - 与ZEEKR保时捷一汽大众等车企达成关键设计合作 2023年获得多个OEM项目 [4] - 2024年3月与大众深化合作 将SuperVision和Chauffeur技术集成至量产车型 2025年3月宣布为大众MQB平台车型提升安全性与驾驶舒适性 [4] 财务状况与运营压力 - 截至2025年3月25日持有15 1亿美元现金及等价物 零债务 提供财务灵活性 [5] - 前十大客户2025年产量预计同比下滑3-7% 中国市场竞争加剧导致辅助驾驶技术出货承压 [6] - 运营费用压力显著 2025年调整后运营费用预计同比增7% 主因员工薪酬上升和军事储备投资增加 [6][7] 同业比较 - 行业其他高评级标的包括Hesai Group(2025年盈利预期同比增336 36%) 法拉利(2025年销售/盈利预期分别增12 37%/4 8%) 和Standard Motor Products(2025年销售/盈利预期分别增17 1%/12 62%) [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