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HYROX健身跑
icon
搜索文档
HYROX在中国,与时间赛跑
36氪· 2025-08-25 10:22
公司发展历程与全球扩张 - HYROX于2017年由德国企业家Christian Toetzke与奥运金牌得主Moritz Fürste共同创立,旨在为健身房常客提供标准化的竞技出口[4] - 赛事设计融合耐力与力量,包含8个功能性训练项目及1公里跑步间隔,形式为高强度、可量化竞赛[4] - 2018年在德国汉堡举办首场赛事,7年内扩张至近30个国家,2022-23赛季全球参赛运动员超9万人[4] 中国市场进入策略与现状 - 2022年通过香港和台湾市场试水,2024年11月16日在北京举办中国大陆首场赛事,目前仅布局北京、上海、深圳三城[8] - 合作健身房年费为1500美元,全国已有110+家健身房达成合作,北京站参赛人数较去年增长近三倍[8][9] - 核心策略为快速建立市场认知度,通过签约合作场馆实现品牌站稳脚跟,合作条件灵活且不设数量限制[8] 赛事社群构建与用户黏性 - 场馆通过HYROX模拟赛凝聚社群,例如北京Join Strength·云场馆举办200人馆赛,为会员提供官方赛前模拟[18] - 赛事竞技属性赋予训练目标感和持续性,团队协作氛围增强社群凝聚力,形成以场馆为单位的报名模式[13][18] - 用户群体包括CrossFit、马拉松爱好者等,因门槛低、趣味性强及跑步环节设计而实现拉新和留存[13] 商业合作与品牌生态 - 官方赞助商包括彪马(鞋服独家)、红牛、华米amazfit、汤臣倍健、韶音等品牌[5][26] - 运动品牌因彪马独家合作受限,转而通过赞助个别运动员或周边品类寻找突破口[26] - 商业生态尚未渗透至更广范围,当前以健身相关本土品牌为主,需填补合作体系空白[26] 运营挑战与课程专业化 - 部分合作健身房场地条件不足,如推雪橇空间局促,影响选手发力节奏与比赛体验[15] - 课程设置存在照搬模式问题,缺乏细化体系,需通过分模块周期化训练提升专业性[23][25] - 官方计划2025年推动城市联赛体系及教练认证,以应对用户对竞技性和社交属性的需求[21][22] 市场竞争与时间窗口 - 中国健身市场新概念生命周期缩短,HYROX需在2-3年内建立差异化优势[27][28] - 综合训练领域竞争者增多,包括传统健身房团课升级和新兴功能性训练品牌[28] - 成功关键在于适配本土用户训练习惯,打造可持续赛事体系而非依赖短期热度[22][28]
来场“暴汗”挑战!体能训练成健身新风尚
新华网· 2025-07-04 09:10
行业趋势 - 体能训练在中国持续升温,CrossFit综合体能训练、HYROX健身跑、斯巴达障碍赛等体能赛事吸引了大量健身爱好者参与 [1] - 健身项目细分化及体能类综艺节目涌现推动体能训练被更多人了解和接受,训练内容从增肌减脂转向综合能力提升 [2] - 体育消费场景从健身房延伸至户外等更多空间,消费者更关注运动的功能性 [2] 市场表现 - 重庆市解放碑十字金街举行的体能挑战赛吸引约200名选手参与,涵盖专业运动员、健身教练及各行各业运动爱好者 [1] - 社交媒体平台上体能训练和赛事相关话题阅读量超过数千万次,社群化传播显著 [2] - 各大城市体能赛事兴起激活运动服装、营养补剂等体育消费,部分人群开始"跟着赛事去旅行" [3] 用户行为 - 大众体能赛事门槛低,爱好者广泛参与,例如电商从业者苏晓龙一年内参加国民体能赛等多个赛事 [1] - 体能训练强调团队氛围和挑战精神,社群中互相鼓励、合作训练,赛后社交活动丰富 [2] - 健身人群社交化趋势明显,通过线上打卡、线下赛事建立新的社交认同感 [3] 产品形态 - CrossFit融合举重、体操和有氧训练,强调多样性 [2] - HYROX健身跑将跑步与功能性训练结合 [2] - 斯巴达障碍赛突出越野、负重与团队协作,兼具挑战与趣味 [2] 行业影响 - 体能赛事针对不同年龄段、训练基础人群设组别,推动全民参与 [2] - 体能训练逐渐从健身手段发展为融入日常的生活方式 [2] - 体能赛事成为推动体育消费升级与全民健身融合发展的新引擎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