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TPF/C负极新材料
搜索文档
南师大新成果提升电池性能
新华日报· 2025-10-29 04:33
□ 本报记者程晓琳 你是否经历过手机电量"跳崖"、电动车冬天续航"腰斩"、充电慢如蜗牛?这些日常用电烦恼,未来或将 被一种新型钾离子电池解决。近日,南京师范大学周小四教授团队成功研发出一种名为KTPF/C的负极 新材料,该材料不仅让电池充得更快、用得更久,还能在-40℃的严寒和60℃的高温中稳定工作,循环 使用20000次后仍损耗极小。 尽管实验室成果喜人,但团队也坦言,新材料要真正走进生活,还需跨越成本控制、批量生产一致性、 全电池系统集成三大关口。目前,团队已与多家企业展开接洽,推动KTPF/C材料的产业化进程。周小 四透露,团队下一步将聚焦于研发与之匹配的高性能正极与电解液,打造"充得快、用得久、全气候、 高安全"的实用化钾离子电池,为绿色能源时代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团队选择磷酸钛氧钾(简称KTP,一种无机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作为基础材料,通过"氟取代+碳包 覆"的协同改造,极大提升了电池性能。周小四教授用"停车场"比喻解释道:原来材料中的部分钾离子 像长期不动的"僵尸车",占据了大量"停车位",导致电池容量受限。而"氟取代"相当于提前清理出空车 位,形成"K^+空位",让更多钾离子能够顺畅"停车",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