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AE
搜索文档
谭蔚泓院士团队开发核酸适配体偶联药物ApDC,抗癌效果令人鼓舞
生物世界· 2025-09-25 18:30
癌症治疗市场背景与未满足需求 - 2022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近2000万例,癌症相关死亡病例达970万例,癌症已成为全球疾病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3] - 传统化疗和放疗因缺乏肿瘤特异性,会对正常组织造成损害并导致严重不良反应[3] - 行业需要能够将细胞毒性药物选择性递送至肿瘤细胞、实现精准杀伤并降低全身毒性的新策略[3] 靶向药物递送技术平台演进 - 抗体药物偶联物已成为肿瘤学领域增长最快的治疗类别,目前有15种ADC药物获美国FDA批准,超过100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5] - 多肽药物偶联物作为下一代靶向抗癌药物已获得行业关注[5] - 核酸适配体-药物偶联物是新兴策略,通过将适配体的靶向准确性与药物载荷的治疗效果结合[5] 核酸适配体-药物偶联物技术优势 - 核酸适配体是一类短的单链DNA或RNA寡核苷酸,具有合成简便、可定制、热稳定性好、分子小、组织穿透能力强等广泛优点[5] - ApDC将核酸适配体作为独特靶向配体,成为靶向癌症治疗领域颇具吸引力的新策略[3][6] Sgc8c-M ApDC候选药物特性 - Sgc8c-M由强效抗有丝分裂剂MMAE与靶向PTK7的核酸适配体Sgc8c偶联而成,用于治疗PTK7过表达的癌症[4][6] - 在多种PTK7过表达癌症模型中,Sgc8c-M能有效诱导持续肿瘤消退,效果优于未偶联MMAE、紫杉醇及靶向PTK7的ADC药物[6] Sgc8c-M临床前研究数据 - 小鼠药代动力学研究显示Sgc8c-M能在肿瘤中快速蓄积并维持MMAE水平,同时从血浆和正常组织中快速清除[7] - 大鼠研究中超过75%的MMAE在24小时内通过尿液和粪便排出,重复给药后全身药物暴露量相当且无蓄积现象[7] - 食蟹猴研究中Sgc8c-M表现出良好剂量依赖性药物暴露,多次给药后未见明显蓄积,耐受性良好[7] - 毒性评估显示高效力治疗剂量安全,极高剂量产生的毒性可被可控逆转[7] 行业影响与前景 - 该研究为新兴ApDC的临床转化提供了有价值见解[9] - Sgc8c-M显示出作为有效抗肿瘤药物的潜力,从啮齿类到非人灵长类的全面评估结果充满希望[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