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ke Best Music
搜索文档
程序员用AI写歌还赚钱了,用AI 批量生产“爆款”,这个副业“杀疯了”?
36氪· 2025-10-17 13:49
AI音乐创作的市场表现与用户接受度 - 2024年1月,由AI生成的《奥奇坎竟是我自己》在B站获得近640万播放量,被评价为对人工剪辑的“碾压”[1] - 2024年3月,AI创作的《七天爱人》在网易云音乐播放量迅速突破200万次,评论超4600条,并跻身主流榜单,其版权以数万元价格售出,实现了商业突破[1] - 截至2023年,AI已生成超过一亿首乐曲,业界预计AI音乐市场收益将在2026年达到70亿美元,到2030年将占据50%的音乐市场份额[4] - 有Spotify月听众超百万的乐队被曝其音乐由Suno等AI工具制作,显示AI音乐已达到以假乱真的水平[2] 创作者对AI工具的态度演变与应用模式 - 创作者态度从2023年的担忧排斥,转变为2024年将AI作为助手和灵感来源,再到当前务实讨论“如何用好AI”[4] - 专业创作者将自身定位为“总监”,AI技术可解决80%的工作,人类负责10%的错漏修正和10%的画龙点睛[5] - AI的核心价值是“补位”:帮助普通人实现创作,无需学习乐理;为专业创作者提升效率,而非取代[5] - 创作模式是通过定义“美”、不断反馈迭代、个性化记忆和设置创作边界来引导模型[5] AI音乐的技术发展现状与挑战 - 当前AI音频已可取代中低端和标准化需求的传统音频制作,但在情感叙事、高端真人感、互动和实时性上仍有优化空间[5] - Suno公司采用Transformer架构,其竞争优势在于音频表征创新,例如如何对音频进行“分词”[6] - 生成速度是关键指标,用户体验显示10秒的延迟比8秒差,会影响用户好感度[6] - 音乐生成是主观的,模型需具备“好品味”,当前技术方向类似基于人类反馈的强化学习,但未来方法可能不同[9] 未来工具平台的发展方向 - 未来将出现“AI创作操作系统”或全能平台,特征包括统一的工作空间(文本、图像、音频、视频无缝切换)和具备全局理解与任务协作能力的Agent[6] - 工具链的核心是Agent构成的自动化工作流,需集成优质AI能力,优化工具流与工作流以降低成本和简化流程[7] - GPU开销是主要成本项,厂商预期将持续投入更多GPU进行高质量研究和技术迭代[7] 人类创作者的核心壁垒与未来趋势 - 人类创作者的壁垒在于“道”,即如何理解世界、解构问题以及表达独一份的生活感悟,而非“术”的技法[9] - 未来趋势是“品味比技能更重要”,能从海量AI内容中筛选出好作品、具备良好判断力的人将更受认可[9] - 当前AI工具能为普通人生成“60分水平”的合格作品,但难以实现创新性词曲创造和复杂多曲风节拍设计[9] - 有观点期望AI能从底层真正“理解”音乐,从而创造全新音乐形式,而非仅基于版权音乐进行修改训练[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