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

搜索文档
中国芯片企业的2025:光从裂缝中透过来 | 海斌访谈
第一财经· 2025-08-01 21:57
他们可能成功,也可能一败涂地,但时代已不允许苟且。 活下来 算力设施提供商,将上半年视作重要窗口期。 2025年的上半年,林致远及其团队马不停蹄,密集拜访了20余家企业的首席信息官。他们的目标清晰,希望获得这些企业对其数智化平台的认可。这些工 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与部分受访企业在核心经营系统、质量和风控管理、人力资源、客户关系与销售管理等领域启动合作。 2025年的上半年,对国内人工智能的算力企业至关重要。 DeepSeek在春节期间出炉,加之国外大模型迭代,人工智能重造各行各业的共识已经广泛达成。人工智能在千行百业的应用正依次铺开。国外芯片受 限,貌似铁板一块的AI算力市场出现裂缝,光线穿透进来。中国本土算力抓住了机会,上半年的出货量快速增长。 经历高端制造设备以及芯片设计工具受限,国产算力企业扛过来了。2025年是AI应用的爆发年,也是关乎国产算力企业兴衰存亡的关键之年。用一家企 业高层林致远的话说:中国芯片企业下一个阶段要做的是"冲上去"。 林致远说,这些合作下半年就会落地、产生收入实效。 林致远所在企业收入规模增长迅猛,其核心能力是在国产算力的基础上构建起来的。上半年该公司AI算力带来的收入同比跃升59 ...
计算机行业快评报告: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大力推进人工智能规模化商业化应用
万联证券· 2025-08-01 20:16
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 [4] 核心观点 - 我国"人工智能+"行动从"开展"到"持续推进"再到"深入实施",已迈入规模化商业化应用阶段,国产大模型如DeepSeek、阿里通义千问、智谱、豆包等持续创新迭代,降低AI训练及使用成本,推动应用加速落地 [2] - 腾讯、阿里巴巴、字节等头部云厂商及三大运营商加码算力资本支出,支持AI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形成AI基础设施与产品落地的良性循环 [2] - 政府及国资央企在"人工智能+"行动中发挥引领作用,聚焦应用落地、智算基建及核心技术研发,加大资金投入 [3] - 政策支持从资金、人才等多维度保障人工智能国产化水平,优化创新生态,强化算力、算法和数据供给 [7] - 重视人工智能治理,加快形成动态敏捷、多元协同的治理格局,保障产业安全规范发展 [8] 投资建议 - 关注AI产品规模化商业化落地的领先企业,包括AI终端、AI Agent及潜在杀手级应用 [9] - 关注AI算力产业链需求提振,包括智算中心建设、液冷服务器、光通信、铜连接等领域 [9] - 关注布局人工智能安全方法及治理的相关企业 [9] 行业表现 - 计算机行业相对沪深300指数表现显著优于大盘 [6]
一次美国自驾,看清中美AI的差异性
创业邦· 2025-08-01 18:20
以下文章来源于南七道 ,作者南七道 南七道 . 我强烈的感受到: AI,已经从技术圈走进生活圈了。这次旅行,让我对中美AI发展的差异有了切身感 受,更让我看到了中国AI公司,在这场全球竞赛中的独特优势与潜力。 南七道:环球旅行的商业博主,边旅行,边访谈;去100个国家,访谈1000个华人创业者; 来源丨 南七道 (ID:nanqidao33 ) 作者丨 南七道 编辑丨卓然 图源丨Midjourney 2025年7月,我和好友吕伟胜,在美国自驾4000多公里,8个州,15个城市,深入体验美国的文化、 经济、科技、社会等真实情况。从加州洛杉矶出发,途经优山美地、芝加哥、底特律、哥伦布、辛辛 那提、圣路易斯、春田等。 伟胜是美股上市公司高途的联合创始人,创业者和投资人。他投资的新加坡AI公司已经盈利。这次在 美国,见了包括了硅谷创业者、投资人、企业家、自媒体大 V、银行从业者、房产中介等各行各业的 人。 原本这是一次放松身心的行程,但没想到,一路上各种关于 AI 的对话、体验和观察,最后变成了一 场深度对比中美 AI 路线的"田野调查"。 AI开始渗透生活 这次旅行,让我感受到了AI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是 ...
基模下半场:开源、人才、模型评估,今天的关键问题到底是什么?
Founder Park· 2025-07-31 22:57
中国开源模型的崛起 - 中国开源模型如Kimi、Qwen、智谱GLM-4.5等近期密集发布,Hugging Face热门榜几乎被中国模型垄断[1][3] - 中国模型发展速度惊人,一旦模式被验证可行,中国擅长集中资源快速工程化实现[5][8] - 中国开源模型可能成为发展中国家的模型标准,尤其在"全球南方"市场占据优势[6][7] 中美AI竞争格局 - 大模型竞争已演变为中美之间的比拼,开源标准可能转向中国模型[3] - 美国如Meta等公司正加大投入,但中国在公私合作和资源投入方面更具优势[8][10] - 中国机构如清华大学已拥有先进语言模型,而美国部分高校资源相对不足[8][10] 模型训练与人才 - 不同机构间人才差异并不显著,模型好坏更多取决于资源利用效率[15][16] - 顶尖实验室内部普遍存在混乱,但关键在于能否产出有效模型[19][20] - 实验速度和基础设施比单纯追求"天才"更重要,需要重视团队协作价值[21][22] 模型评测与基准测试 - 当前更需要好的基准测试来评估模型能力,而非仅关注技术细节[3][24] - 制作高质量评测的门槛越来越高,但可能带来新的话语权[24][25] - 评测领域存在巨大蓝海机会,定义新任务不需要庞大算力[26] 强化学习与推理技术 - RL无法泛化到数学和代码之外的说法被夸大,这些领域只是更容易验证[32] - GSPO算法通过分组序列策略优化显著提升样本效率[28][29] - 模型推理研究进展有限,蒸馏小模型比RL更实用[27] 未来挑战与趋势 - 验证难度将越来越大,特别是在科学发现等复杂领域[36][37] - 智能体相关能力可能成为未来关键基准,参数规模扩张不再是主要路径[23] - 行业需要改变模型优势的传达方式,超越单纯基准测试分数[24]
新一代青年与新一代人工智能 | 两说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7-31 18:01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迎来革命性突破,以ChatGPT、DeepSeek等为代表的大语言模型展现出惊人的理 解、推理和创造能力,正在重塑人类社会的知识生产方式和价值创造模式。与此同时,新一代青年成长 于数字时代,他们的学习方式、思维模式都不可避免地与AI交织在一起。 在此背景下,本集《两说》以"新一代青年与新一代人工智能"为主题,特邀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 务学院教授高奇琦、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长聘副教授贾开展开对话。他们将讨论这些话 题:青年一代如何认知和使用人工智能?教育体系又该如何调整帮助青年一代适应和引领这场技术变 革?面向未来,人工智能会进一步压制青年一代的机会,还是帮助他们更好地释放潜力? 01 人工智能怎么用? 今年大模型评测高考成绩理科达985水平,文科甚至可冲击顶尖高校,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 院长聘副教授贾开指出从技术到应用,人工智能已进入全新节点。 人工智能逐渐嵌入到我们生活中,正确认知和使用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全国高校纷纷开设AI通识课, 贾开向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高奇琦问道:"学生用了AI后,还愿意思考吗?"高奇琦提 出,如果人工智能仅仅是用来完成作业就会 ...
ACL'25最佳论文独家解读:大模型有「抗改造」基因,现有后训练范式失灵预警
机器之心· 2025-07-31 16:58
尽管全球科技界正热烈庆祝 GPT-4、DeepSeek 等大模型展现出的惊艳能力,但一个根本性问题仍未被真正解决: 这些 AI 模型是否真正理解人类的指令与意图? 当前大模型研究的主流观点认为,仅通过「99% 的预训练 + 1% 的后训练」便可使得大模型(LLM、VLM、VLA)被对齐。但, 大模型真的能够 被 对齐吗? 近日, 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研究员、北京智源大模型安全项目负责人杨耀东研究团队「Language Models Resist Alignment: Evidence From Data Compression」 的研究荣获了 ACL 2025 年度最佳论文奖。 该论文首次从理论与实验层面系统性揭示:大模型并非可以任意塑造的「白纸」,其参数结构中存在一种 「 弹性 」机制 —— 该机制源自预训练阶段, 具备驱动 模型分布回归的结构性惯性,使得模型在微调后仍可能「弹回」预训练状态,进而抵抗人类赋予的新指令,导致模型产生抗拒对齐的行为。 论文标题:Language Models Resist Alignment: Evidence From Data Compression 论文链接: http ...
AI动态跟踪系列(七):国产大模型竞争力持续提升,坚定看好我国AI产业发展
平安证券· 2025-07-31 14:2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国产大模型竞争力持续提升,坚定看好我国AI产业发展 [1] - 国产开源模型通过推进模型性能、参数效率、性价比的全面提升,在全球大模型领域的竞争力持续增强 [6] - 6月APP MAU全球前十国产AI应用占据六席,部分国产AI应用月活增速高 [6] - 我国AI算力市场将持续高景气,国产AI算力芯片产业链将深度受益 [6] - 建议关注AI主题的投资机会,推荐相关算法、应用和算力标的 [6][3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算法端 - 国内大模型领域迭代加速,多个团队推出新模型,涵盖推理、代码、Agent、多模态等细分领域 [6][9] - 智谱GLM - 4.5性能跻身全球开源模型第一,在综合能力和12个评测基准平均分表现优异,且参数效率和性价比高 [11][15] 应用端 - 2025年6月APP MAU全球前十的AI应用中,国产AI应用已过半数 [6][17] - 从全球总榜MAU环比增速看,抖音海外版Cici增速最高;出海总榜环比增速前三为字节Cici、同花顺DreamFace、昆仑万维Linky [6][19] 算力端 - 我国AI算力芯片自主可控取得长足进步,海光、华为、寒武纪等有突破,燧原等公司也在发展 [6][21] - 英伟达恢复H20在中国销售,推出全新兼容GPU [25] - 我国AI算力市场未来将持续高速增长,国产AI算力芯片产业链将受益 [6][26][29] - 上海出台扩大人工智能应用的政策支持措施,有望形成示范效应 [30] 投资建议 - 关注AI主题投资机会,AI算法和应用强烈推荐恒生电子等,推荐道通科技等,建议关注鼎捷数智等;AI算力推荐海光信息等,建议关注寒武纪等 [6][31]
谷歌前CEO施密特:中美大模型之间存在一个显著区别|文末赠书
AI前线· 2025-07-31 13:02
7 月 26 日,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在上海拉开帷幕。香港科技大学校董会主席、美国国家工 程院外籍院士沈向洋和前 Google CEO 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围绕"人工智能全球合作展 望"的主题,展开了一场"炉边对话",回顾了中国在 AI 领域的飞速发展,并探讨了 AI 安全、中美合作 等核心议题。 施密特强调,过去两年,中国的 AI 技术,特别是 DeepSeek 和 Mini Max、Kimi 等大模型,已经取 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发展的过程中,开源和技术合作将是推动 AI 健康发展的关键,但与此同 时,技术滥用的风险也不容忽视。施密特对中美如何携手应对这一时代变革充满期待,认为只有通过 开放对话,才能真正引领 AI 走向一个更加负责任和可持续的未来。 以下为对话内容实录: 沈向洋: 欢迎你来到上海,埃里克。 埃里克·施密特: 大家好,非常高兴来到上海,一座美丽的城市,谢谢大家,也感谢 WAIC 大会主办 方的邀请。 沈向洋: 刚才辛顿先生的发言,的确给了我们很多思考和深度的想法,但是在这里面我也有很多的 问题。这次大会探讨的主题特别好,有关全球 AI 治理的原则和标准,您和 ...
这是最新AI产品百强 | 量子位智库AI 100
量子位· 2025-07-31 07:56
以下文章来源于量子位智库 ,作者AI 100组委会 量子位智库 . 为了确保榜单的客观性和准确性,「AI 100」双榜单据称采用了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的双重评估体系。 从综合实力到突破潜力,两份榜单共同勾勒出一个更加立体、真实的AI产品地图,也为产业参与者与观察者提供了可参考的样本坐标。 连接AI创新,提供产业研究 二喵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2025年已经过半。 国内AI产品,也从高速爆发期走进了精细打磨的深水区。 用户红利逐渐触顶,产品体验日趋同质化,各家AI产品之间的较量,也从"有没有"进入"好不好""用多久""还用不用"。 而在这场关乎留存、体验和持续价值的较量中,哪些产品已经确立了领先优势?又有哪些新面孔正在快速突围,成为下一个爆款种子选手? 量子位智库最新发布的 「AI 100」双榜单 ,给出了一个阶段性的判断。 这份AI产品观察体系由 "旗舰100" 和 "创新100" 两个榜单组成,一个代表当前格局中的领军阵营,一个代表未来市场的种子选手。 新的机会窗口也在同步开启。 Vibe Coding 作为新蓝海崛起,推动AI低代码平台和AI编程工具的入榜产品数量激增。 相较之 ...
港美股看台丨年内港股表现领先全球,还能涨吗?
证券时报· 2025-07-30 19:38
港股市场表现 - 2025年以来恒生指数累计上涨超过25%,显著领先于美股(道指4.91%、纳指9.26%、标普500指数8.32%)和日股(日经225指数1.91%)[3][4] - 港股表现优于A股,上证指数同期涨幅仅7.88% [5] - 7月30日恒生指数单日下跌1.36%,创近一个多月最大跌幅 [1][6] 推动港股走强的核心因素 - 宏观经济稳定:上半年GDP增速超5% [8] - 中美关系改善及行业利好:创新药、DeepSeek等领域发展正面 [8] - 美元走低带来流动性充裕 [8] - 估值洼地与盈利增长形成"戴维斯双击",国际资本从高估值市场向港股迁移 [9] - 南向资金主导定价权:2025年上半年净买入8537亿港元(超2024全年8079亿港元),成交额突破15万亿港元(超2024全年11.23万亿港元)[11][12] - 国际资本参与度提升:韩资机构前5个月证券交易额达1.5万亿港元(为2024全年2.8倍)[12] 后续市场机会 - 恒生指数当前25739.89点较历史高点仍有超20%差距,恒生科技指数较历史高点低逾40%,显示市场未过热 [14] - 外资与南向资金持续流入,叠加宏观政策发力,AI、创新药等产业趋势明确 [16] - 恒生科技指数估值处于合理区间,具备配置价值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