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Mortgage Banking Fees
icon
搜索文档
Higher NII & Non-Interest Income to Aid U.S. Bancorp's Q3 Earnings
ZACKS· 2025-10-13 23:16
核心观点 - 公司预计将于2025年10月16日盘前公布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预计营收和盈利将实现同比增长 [1] - 公司拥有良好的盈利超预期历史,在过去四个季度盈利均超预期,平均超出幅度为2.93% [1] - 综合模型显示公司本次盈利超预期的可能性较高 [12] 净利息收入 - 管理层预计第三季度净利息收入将在41亿至42亿美元之间 [2] - 市场共识预期为41.3亿美元,较上一季度增长2% [3] - 尽管美联储在季度末降息25个基点,但由于收益率在大部分时间内维持高位且融资成本可能已趋稳,预计对净利息收入影响有限 [2] 贷款活动 - 尽管存在关税政策不确定性,但贷款活动在第二季度保持强劲,得益于宏观经济前景改善 [3] - 美联储数据显示商业和工业贷款以及商业房地产贷款需求显著强劲,公司贷款活动预计将有可观改善 [3] - 平均生息资产的市场共识预期为6.166亿美元,显示环比小幅增长 [4] 非利息收入 - 市场共识预期第三季度非利息收入总额为29.8亿美元,环比增长1.9%,管理层预期为30亿美元 [8][9] - 资本市场收入共识预期为3.967亿美元,环比增长1.7%,反映出市场活动和投资者参与度提升 [5] - 抵押银行收入共识预期为1.671亿美元,环比增长3.1%,主要因再融资活动和贷款发起量表现良好 [6] - 银行卡收入共识预期为4.444亿美元,环比小幅上升 [7] - 信托和投资管理费共识预期为7.119亿美元,环比增长1.3% [7] 费用与效率 - 薪酬、员工福利和净占用相关的较高成本预计将使费用基础保持高位 [9] - 管理层预计第三季度经调整的非利息支出总额为42亿美元或更低 [10] - 公司预计将实现超过200个基点的正运营杠杆 [10] 资产质量 - 鉴于美联储暗示今年可能进行两次降息以及经济前景改善,公司可能为潜在不良贷款拨备了适量资金 [10] - 不良贷款的市场共识预期为17亿美元,较上一季度增长4% [11] 盈利预期 - 第三季度每股收益的市场共识预期为1.11美元,在过去七天内保持不变,较去年同期增长7.8% [13] - 第三季度营收的市场共识预期为71.6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7% [13]
Citizens Financial's to Report Q3 Earnings: What's in Store for the Stock?
ZACKS· 2025-10-10 03:26
财报发布安排 - Citizens Financial Group (CFG) 计划于2025年10月15日开盘前公布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 [1]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的盈利和营收预计将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1] 盈利预期与历史表现 - 市场对第三季度每股收益的共识预期为1.02美元,较去年同期报告的数值增长29.1% [18] - 市场对第三季度营收的共识预期为21亿美元,较去年同期报告的数值增长10.2% [18] - 公司过往盈利表现超出市场共识预期三次,符合预期一次,平均超出幅度为2.41% [2] 净利息收入 (NII) - 管理层预计第三季度NII将环比增长3-4% [4] - 市场对NII的共识预期为14.9亿美元,环比增长3.4% [4] - 美联储在9月降息25个基点,但整个季度利率相对稳定,有助于融资/存款成本企稳,支持NII温和增长 [3] 贷款与生息资产 - 第三季度整体贷款环境强劲,商业、工业和消费贷款需求旺盛 [5] - 市场对平均生息资产的共识预期为1973亿美元,较上一季度略有上升 [6] 非利息收入 - 管理层预计第三季度费用收入将较第二季度实现低个位数增长 [14] - 市场对费用收入的共识预期为6.081亿美元,环比增长1.3% [14] - 抵押银行费用预计将受到负面影响,市场共识预期为6090万美元,环比下降16.6% [7][8] - 因市场波动和客户活动增加,信托和投资服务费用预计改善,市场共识预期为9160万美元,环比增长4% [9] - 全球并购活动在季度后期回升,预计支撑资本市场费用,市场共识预期为1.306亿美元,环比大幅增长24.3% [10][11] - 服务费和手续费收入共识预期为1.143亿美元,环比增长2.9% [13] - 卡费收入共识预期为9290万美元,环比增长3.3% [13] 支出与资产质量 - 因私人银行网点开设、全国业务扩张及技术投资,公司第三季度支出预计增加 [14] - 管理层预计第三季度经调整的非利息支出将环比增长1%-1.5% [15] - 考虑到利率维持高位及关税对通胀的影响,公司可能为潜在不良贷款计提大额准备金 [15] - 市场对非应计贷款的共识预期为15.7亿美元,环比上升3.3% [16] 其他提及的银行 - Texas Capital Bancshares (TCBI) 盈利ESP为+0.35%,Zacks评级为2,预计于10月22日公布财报,季度盈利预计同比增长7.1% [19][20] - BOK Financial (BOKF) 盈利ESP为+4.76%,Zacks评级为2,预计于10月20日公布财报,季度盈利预计同比增长4.8% [20]
JPMorgan Set Report Q1 Earnings Next Week: How to Play JPM Stock?
ZACKS· 2025-04-04 23:45
文章核心观点 - 摩根大通将于4月11日公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其业绩受关注,此次表现预计一般,虽有盈利超预期历史但面临资本市场业务波动和估值溢价问题,投资者决策需综合多因素考量 [1][2][31] 财报公布时间 - 摩根大通4月11日开启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公布,花旗集团和美国银行4月15日公布季度数据 [1] 业绩预期 整体业绩 - 第四季度表现稳健,此次预计表现一般,扎克斯普遍预期第四季度营收430.1亿美元,同比增长2.6% [2] - 过去七天,待公布季度盈利共识预期微升至4.60美元,较上年同期下降近1%,因信贷损失拨备增加、运营费用上升和资本市场表现疲软影响盈利增长 [3] 各业务板块业绩 净利息收入 - 第一季度美联储维持利率在4.25 - 4.5%不变,稳定资金/存款成本,或支持净利息收入;但特朗普关税计划致宏观经济不确定,贷款需求一般;扎克斯普遍预期净利息收入232亿美元,同比略有上升,预计增长1%至233.1亿美元 [8][9] 投资银行费用 -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并购表现不及预期,虽亚太地区带动交易价值和数量微升,但特朗普相关政策未落实致市场波动、经济不确定,企业重新考虑并购计划;不过摩根大通行业领先地位或支撑咨询费,投行业务费用预计有一定增长 [10][11] - IPO市场谨慎乐观,股市表现不佳致后续股权发行和债券发行活动疲软,承销费增长预计一般 [12] - 首席运营官称第一季度投行业务费用同比将实现两位数中期增长,受“健康”股市、债务发行和IPO复苏推动;普遍预期企业与投资银行部门投行业务收入25.3亿美元,同比增长13%,预计为26.1亿美元 [13][14] 市场收入 - 第一季度客户活动和市场波动活跃,关税对美国经济影响和美联储货币政策不确定性推动投资者转向避险资产,股市和其他资产类别波动高,市场收入预计有不错增长 [15] - 管理层预计第一季度市场收入同比实现低两位数增长;扎克斯普遍预期股票市场收入30.1亿美元,同比增长16.5%,固定收益市场收入59.9亿美元,增长10.4%,预计股票市场收入31亿美元、固定收益市场收入58.5亿美元 [16] 抵押贷款银行业务费用 - 2024年央行降息后,2025年第一季度抵押贷款利率仍接近6.5%,再融资活动和贷款发放量不错,抵押贷款银行业务费用预计有所改善;普遍预期抵押贷款费用及相关收入3.557亿美元,同比增长29.3%,预计为3.986亿美元 [17][18] 费用与资产质量 - 开设分行进入新市场、无机扩张及技术投资或使第一季度运营费用增加,预计非利息费用238亿美元,同比增长4.5% [18][19] - 鉴于利率维持高位和特朗普关税对通胀影响,预计为潜在不良贷款(主要是商业贷款违约)预留大量资金,预计信贷损失拨备24.5亿美元 [19] - 扎克斯普遍预期不良贷款93.2亿美元,同比增长21.5%,不良资产98.2亿美元,增长18.8%,预计不良资产84.5亿美元、不良贷款87.9亿美元 [20][21] 盈利超预期历史 - 公司过去四个季度盈利均超扎克斯普遍预期,平均超预期幅度为10.96% [6] 模型预测 - 模型显示公司此次盈利超预期可能性高,其盈利预期差值为+0.88%,目前扎克斯评级为3(持有) [22][23] 股价表现与估值 - 第一季度摩根大通股价表现良好,跑赢标准普尔500指数及美国银行和花旗集团 [24] - 与行业相比,股票估值偏高,目前远期12个月市盈率为12.40倍,高于行业的11.66倍;与花旗集团和美国银行相比也有溢价,花旗集团远期市盈率为7.93倍,美国银行远期市盈率为9.66倍 [27] 投资建议 - 公司规模和业务领先地位使其有望受益,2023年收购第一共和银行支撑财务,拓展新地区业务和交叉销售机会利于长期发展,但资本市场业务波动使费用收入增长面临挑战,股票估值溢价有压力 [30][31] - 投资者在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需关注管理层对今年净利息收入和投行业务前景的评论,同时关注宏观经济因素和政策对公司未来业绩的影响 [31] - 已持有股票的投资者可继续持有,有意购买者需谨慎考虑上述因素并评估风险承受能力 [32]